谁是孙国伟?
青春热血奉献军营——记武警承德支队一中队中队长孙国伟。
本报通讯员杨李凯本报记者那文江
从握着他手的那一刻起,我就很难把他和那个面对歹徒无所畏惧,面对困难从不低头的男人联系在一起,他是人们心中的偶像。孙国伟,我们的采访对象,是一个著名的人,一个真正的现代军人。
1997 19年2月,19岁的孙国伟成为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从一名战士到班长、排长、副中队长,如今,他是武警河北总队承德支队一中队中队长。
十年来,孙国伟怀着对军人职业的无限热爱,对党和人民的赤诚忠诚,扎根基层,矢志尚武,真爱军人,率先垂范。危急关头,他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挥下,勇敢奔赴一线,带领官兵成功处置承德市“8·09”和“10·22”事件。协助海关总署圆满完成“12.28”查获“献帝走私集团”及其主要头目抓捕任务,圆满完成“利剑2”河北反恐演习任务,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接下繁重临时安保任务30余次。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07年被共青团河北省委授予“十大杰出青年”,河北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他所在的中队两次被河北总队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荣立三等功1次。
在紧要关头
-他冒着生命危险忘记死亡,向前冲。
“人民武装警察是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守护神。关键时刻,一定要忘我,冲锋在前。”孙国伟日记的扉页掉在了地上。面对持刀的恶毒绑匪,他足智多谋,勇敢无畏,正气凛然,用无言的行动践行着自己庄严的誓言。
2007年8月9日,骄阳似火。承德市双桥区发生重大劫持人质事件。一名绑匪在居民区劫持了一名女大学生,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影响。当日12,正在休假的孙国伟接到支队救援命令后,二话没说,迅速归队,带领反恐小分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此时歹徒已将房屋大门反锁,窗户封锁,室内情况不明,观察视线不清,救援难度很大。而且歹徒挟持人质已经十多天了,随时可能孤注一掷,走向绝路。形势极其危急。孙国伟带领反恐小组等候在狭长的门外。一方面,他通过门缝里晃动的光线观察和判断歹徒的活动。另一方面,他也做好了随时抓捕战机、解救人质的准备。气氛紧张,天气闷热,蚊子乱咬他。他全副武装,汗流浃背,却不敢放松。狡猾的犯罪嫌疑人用各种借口拖延时间。天黑了,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情绪激烈,秩序混乱。如果拖到天黑,会给救援行动造成更大的困难。多次交涉无果后,19: 45,指挥部决定采取引爆炸弹作为突击命令进行强攻。“轰”的一声巨响,爆轰的巨大冲击波把门窗玻璃炸得像子弹一样飞了出去。一块飞来的玻璃正好刺穿埋伏在门口的孙国伟的眉心,鲜血直流。但他却完全不顾个人安危,忍着剧痛一声巨响冲进房间,扑向歹徒。一记漂亮的“卷腕刀”成功制服歹徒,整个解救过程。
事后,当人质父母含泪跪下,当社区群众自发向英雄献上鲜花和横幅时,他把战友推到了前面;当医生说“伤口再深,会伤到神经,造成永久的遗憾”时,他淡淡一笑:“我是中队长,是干部。我受伤的时候很平静。如果我的士兵受伤了,我会内疚一辈子。”
两个月后,生与死的考验再次出现在孙国伟面前。65438 2007年10月22日8时30分,犯罪嫌疑人尤某因女友与其分手,持刀在承德市某教学楼内劫持一女学生。以此为要挟,让女友耿出来跟他殉情。当孙国伟接到命令赶到现场时,许多学生已经在现场了。特别是某尸体紧贴在楼梯拐角处,头贴在人质脸颊旁的墙壁内侧,一把一尺多长的尖刀架在人质的喉咙上。一个被你打伤的男同学躺在地上,没人敢上前帮忙。孙国伟带领反恐小组迅速占领了三楼和四楼的有利位置。你看到武警来了,他就开始慌了,挥舞着砍刀,狂吼:“让耿XX出来见我。”“如果你不出来,我会杀人的。我已经杀了好几个人了,我不在乎再杀一个。”在这极其危急的时刻,孙国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公安人员要继续对犯罪分子实施政策打击,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以一名士兵为掩护抢救伤员,以狙击手的枪声为命令,在犯罪分子惊恐的时刻采取“上蹿下跳,活捉犯罪分子”的战术,以达到解救人质的目的。共同手指同意他的建议。孙国伟立即带领抓捕小组进入战斗状态。正当尤某喘着粗气准备休息时,看到两名武警向此处靠近。他立刻警惕地把刀架在人质的喉咙上,警告说:“你别过来,再给我上前——我要杀人了!”孙国伟说,“我们是来救伤员的。看看地上的伤员。”你看着受伤的人说,“当你抱起他时,你不能再靠近了”,然后把刀对准了孙国伟。就在孙国伟和战友们搀扶伤员离开的时候,“砰”的一声枪响,一个惊呆了的身体突然向前栽了下去。原来人质是被打晕了。就在嫌疑人愣住的一瞬间,孙国伟大喊一声“放下刀”,向你冲来,右手紧紧握着砍刀。此时,已经失去理智的尤某瞪着血红的眼睛,拼命想夺回砍刀。在生死相持中,鲜血沿着利刃染红了孙国伟和歹徒的所有衣袖。孙国伟临危不惧,左拳猛击嫌疑人咽喉,紧接着一个干净利落的“踢膝锁喉”,将嫌疑人击倒在地,与随后冲上来的战友一起将其制服,安全解救了人质。
这两起成功劫持人质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全国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受到承德市委、市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面对猖獗的走私分子,他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查封抓捕任务。2006年2月28日,65438,孙国伟奉命带领中队协助海关总署捣毁“献帝走私集团”,抓捕主要头目。承德“献帝走私集团”背景复杂、地域广、涉案金额大、人员多、头目私藏武器,是海关总署督办的大案。为了更好地执行任务,他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连续执行外围封控任务12小时,不喝一口水,不吃一口饭。为了保证下属的安全,他在抓捕任务开始的那一刻,把防弹衣和防爆头盔给了战士们。在被不明真相的人围攻时,他带领官兵模范地执行群众纪律,不还手、不骂、不还嘴,不后退一步。他冒着随时被情绪激动的人伤害的危险,深入群众积极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我声音嘶哑,手臂被石头划伤。我完全不理会,有效稳定了1000多人的情绪,确保了抓捕任务的顺利完成。受到了海关总署领导和武警总部、总队负责人的高度赞扬。
面对艰难困苦
——他勇于斗争,不屈不挠。
1997年的冬天,孙国伟满怀热血地踏进了武警秦皇岛支队的大门。新训结束后,一直梦想成为特种兵的孙国伟如愿被分配到机动中队。但是,梦想和现实总有一定的差距。在实现孙国伟梦想的过程中,残酷的现实给了他严峻的挑战。当时,孙国伟身高只有1.65米,体重60公斤。他的身体素质并不突出。中队的超强度训练就像是挡在他面前的路障。一天的训练下来,他总是疲惫不堪,尤其是5公里越野训练和400米障碍训练,但他从未气馁。他晚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别人能做到的,我就是。”
从那以后,孙国伟一直在与自己作斗争。别人每天只做100个俯卧撑,他却总是完成200多个;别人每天跑5公里,他却想利用晚饭后的时间再跑10公里;当其他人在休息的时候,他继续在操场上训练。有空就缠着跑5公里快的班长讨教。他让投篮好的班长当老师,让体能好的老将当教练。晚上,他还用被子偷偷记录了一天的训练经历...好事多磨,努力工作终于有了丰厚的回报。当年支队举办的五科目比武,他一举夺冠。
2002年7月,刚从警校毕业的孙国伟被分配到武警承德市支队一大队二中队任排长。中队位于燕山山脉深处。营房都是70年代的老房子。夏天漏雨,冬天漏风,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孙国伟认为,越是艰苦的条件能磨炼人,平凡的岗位越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年轻人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如此艰苦的条件没有退缩,热情奔放,大胆管理,严格要求,把从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中队工作中。那一年,他所在的排在支队组织的反恐分队比武中获得第一名,荣立集体三等功。
2005年,连续十年的老兵先进分队机动中队,因为种种原因,工作下滑。支队党委多次测量、易手。2006年7月,孙国伟被任命为机动中队的中队长。上任之初,他连续几天彻夜未眠,苦苦思索:为什么一个有十几年历史的老先进单位,在2005年后走下坡路,失去了先进性?经过反复调查思考,得出结论:主要原因是干部的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战士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中队军事训练水平不高,管理不规范。孙国伟坚持从自己做起。从上任第一天起,他就一直在日常工作中走在前面,在艰巨任务中走在前面,在危险时刻走在前面,在遵守规定中走在前面。并且在中队里喊出了“军事技术不太硬,我以做拳头中队战士为耻”的口号。5公里武装越野训练,他带领战士一起跑,冲在最前面;训练场上,他和战士们一起匍匐前进,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他像军人一样,汗如雨下,手上沾满了血泡,树立了“领头雁”的形象。中队的建设很快就有了新的面貌,但孙国伟认为,仅仅靠点燃几堆火和做一些漂亮的事情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像管家一样依靠中队,希望带领官兵打牢基础,在工作中反复落实。从8月到退伍,他在班里住了150多个日日夜夜。孙国伟白天工作,晚上检查店铺,第二天睡觉前还得整理工作思路。几个月后,人虽然瘦了一圈,但以队为家的官兵主人翁意识被调动起来,中队工作进步很快。第三、四季度,他们接连获得先进中队的红旗,第二年又回到了先进行列。
近年来,孙国伟带领全体官兵在省武警总队“利剑1”和承德市“梁健2”反恐演习中圆满完成任务,受到省市领导的好评。
战友家里有困难,他带头伸出援手,解决战友的燃眉之急。
当家庭和事业出现矛盾时,他会放弃家庭,关心每一个人,永远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践行着党员的钢铁誓言,中国的一个生产者。
这就是孙国伟,一个关心军队、热爱事业的现代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