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每日计划

前段时间分享了一个内容《你写每日计划吗?最近有朋友问:日常计划怎么写?

分享日计划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日本管理学的圣人稻盛和夫先生。他一生中创造了两家世界500强公司,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我很喜欢看他的《活法》三部曲,他的其他作品《干法》《敬天爱地》《变形虫的管理》《冷头清自传》都特别好。

每次看完都爱不释手,还想再看一遍。喜欢读书的朋友不妨看看。书中的文字比成功学要有活力得多,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我学习的一个特点是,我觉得某个作者的书比较好,所以我喜欢搜索阅读他所有的作品,这样我的学习会更加深入、全面、客观。这个方法挺实用的,喜欢看书的朋友不妨试试。

以前喜欢看谍战和战争系列,基本都是一个套路:描写日本有多残酷多恶劣,从小就不喜欢日本人。后来在大学图书馆看到了松下幸之助的《管理学全集》(一套5卷)。没看完,大概看了两本书,厚的竖的。我在网上搜了五套,价格是1774元。看完之后,我对日本人的仇恨少了,尊敬多了。不要误会,这是对他们敬业精神的尊重。

一直恨是没有用的。不管你有多讨厌,都结束了。不如牢记在心,化为力量,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好好发展自己不是更靠谱吗?!

后来读了稻盛和夫先生的作品,对日本民族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别是对稻盛和夫先生充满了崇敬。我感觉他的内容不仅属于日本,也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所以我特别喜欢把他的书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稻盛和夫说得有道理:他很少做长远规划。他重视年度计划和月度计划,但最重要的是日计划。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活法1的内容:

有些人可能会惊讶地知道,我从来没有制定过长期的商业计划。当然,我也知道长期管理理论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今天不过去,明天就不会来了。连明天都是未知的,我们怎么能预测五年或者十年后会发生什么?

我认为熬过这一天是非常重要的。再大的目标,如果不认真面对日常简单的工作,不积累成绩是无法成功的。伟大的成就除了努力积累别无选择。

不要急功近利,努力工作,认真过好每一天,明天自然会来;有了这样的毅力,五年、十年就会开花结果——我一直把这个信念作为“如果你把今天过得充实,你就能看到更好的明天”的人生真理和经验铭记在心。

眼光再高,也要脚踏实地。不管你的梦想和愿望有多崇高,现实中每天都要尽力重复简单的工作。为了继续昨天的工作,我不得不挥汗如雨,一毫米一厘米地前进,一个个解决眼前的问题。时间在看似微不足道的方式中流逝。

即使你的目标是短视的,功利的,今天不做完明天也不会去拜访。到达目的地没有捷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伟大的梦想,也是一步一步日积月累,最后才能实现的。

……

这种精彩的内容不胜枚举。每次看都充满激情,不是那种成功学,而是不断暗示自己,提醒自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日积月累,不能急功近利。

由此可见,过好每一天有多重要!

今天怎么过?

我觉得是做好日常计划。

那么日常计划怎么写呢?

首先,我想和你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舒瓦普请了一位效率专家来做业务诊断。总统说:我们知道我们的目标,但我们不知道如何更好地执行计划。李开复说10分钟能给他点东西,至少能让公司业绩提升50%。莎莉递给总统一张白纸,让他写下第二天最重要的六件事。

总裁写完后,李让他在纸条上用数字标明每件事对总裁和公司的重要程度。利接着说:“现在把这张纸放进你的口袋里。”明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拿出纸条做第一件事。不看其他的,只看第一项。做第一件事,直到完成。然后同样做第二条和第三条……直到下班。只完成第五件事也没关系。你总是在做最重要的事情。"

整个会议只持续了半个小时。几周后,利收到了一张两万五千美元的支票和一封信。舒瓦普在信中说,从金钱的角度来看,这是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课。

这是写每日计划的第一原则:每天睡觉前或起床后,把今天想做的事情按优先顺序排好,然后一件一件去做。

每日计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固定的。这些都是大目标的细分,也就是大目标,一般在三五年,也可以10年,分解成人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最后细化到每天。

这个必须每天做,需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比如训练专注力的能力,良好的习惯,瘦身等等。

我训练富兰克林的好习惯就是以三年为目标,每天不断重复日计划。

还有一些固定的小目标,也是需要固定和推进的,也可以安排在日常规划中。比如看一本书,学一门技能,完成某项任务,除了极其紧急的事情,我不喜欢为了急功近利去做。我更倾向于安排日本人的计划一步步推进,边做边提高。

我爸曾经跟我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勤快的人喜欢慢慢来,一次轻装一件事,但是来回很多次,时间长了,人却很轻松;懒人喜欢一次搞定,结果身体超负荷,背不动。我永远记得他的话;我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日常计划中还有一部分是不固定的,就是大家都会面临的一些临时性的事情,只是区别多了,少了。比如一些临时突发事件,客户突然来访,上级临时加的任务等。,都是不可预测的。

我把他当作我计划中生活的一个小提醒。当事情出现时,我会立即记录在笔记本上,然后安排在我的日常计划中,以免忘记。有时候忙起来会忘记很多事情,很多事情是可以补救的,很多时候是不行的。

比如亲戚客户的生日,以后祝福还有用吗?

我会在手机上安装一个准点闹钟,提前一个月或者更早设置。一般会提前一天提醒,当天再提醒,所以被遗忘的可能性很小。亲近的人总会奇怪我的记忆力怎么这么好。不是我记得好,而是我只是选对了工具。

这里有一个小准则:你计划的项目越多,你的计划就越细致,你独立掌控时间的能力就越强;如果你有很多不规律的计划项目,说明你计划松散,控制时间的能力较弱。

简单的理解就是,你的固定计划越多,你的主动性就越强;越是没有固定的计划,越是有被逼的机会。如果你没有计划,基本上就是一句顺其自然,为所欲为的话,没有主动性。

你为什么不试着查一下,看看你属于哪一个?

昨天,我和一个朋友聊天。他被迫离开地面,因为他没有计划好。他非常忙。最近计划的很好。我问他感觉如何。他说这不是一个“酷”字!

你想体验这种爽的感觉吗?

日常计划的实施有一个前提:一次只能做一件事,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我做事的时候喜欢绝对的安静。别人问我问题,我不理,跟我说话。不急。我退后,让自己绝对集中注意力,尤其是写文章的时候。

有句话说:“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关系都是流氓!”关于日本的计划也有类似的说法:“所有不推进目标的计划都是忙碌的!”

很多人把任务当成小目标,这是不对的。比如你这个月的业绩是65,438+百万,那一天的计划是3,500,拜访65,438+00客户就是一个任务。有人认为拜访10客户是一个目标。一个月后,他们发现有客户来访,但目标没有完成。这是关注的焦点,结果自然不好。

这就像一个女生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结果发现对方只是玩玩而已。难道不是大头吗?

今天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交了2.5万,至少能提高50%的效率。

你愿意执行吗?

你愿意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