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可以祛湿吗?哪些穴位去除湿气?
2用哪些穴位去湿气?涌泉穴位置:足底,第二、三趾缝线头与足跟之间的前三分之一处,手掌前侧凹陷处寻找穴位。功效:涌泉穴被湿气侵入,会导致膝盖疼痛、风湿、全身疲劳、水肿。常按此穴有助于促进睡眠,对肾虚引起的头晕、失眠、耳鸣、头痛、腰痛等有一定疗效。
阴陵泉穴的位置:阴陵泉穴是祛湿的重要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髁下方的凹陷处。采用坐位或仰卧位,从膝盖以下摸索到膝盖,摸到膝盖内侧大骨的部分。功效:如果穴位被湿气侵入,会出现膝盖疼痛、脚重、行走不畅。刺激此穴位可达到清利湿热、通经活络的功效,有助于缓解腹胀、膝痛等不适。
大椎穴的位置:在颈背中间,颈背交界处的突骨,是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取点的时候,移动你的脖子,就在不动的关节上面。功效:大椎穴受湿气侵袭,容易引起肩颈疼痛不适等肩颈疾病。刺激此穴位可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提高免疫力。
承山穴位置:拉伸小腿时,小腿的肌肉出现在交叉处,承山穴(足太阳膀胱经上,小腿正下方)是排除人体湿气的最佳穴位。功效:这个穴位是除湿气最有用的一个。经常按摩这个穴位,不仅可以振奋我们的精神,还有很好的祛湿效果。
风龙穴位置:位于人小腿前外侧,外侧踝尖上方八寸,条口穴外一寸,胫骨前缘两横指(中指)。功效:具有和胃理气、燥湿化痰、通经活络、补气血、醒脑安神的功效。
3去除针灸湿气的注意事项1。表演者要认真,投入,精心操作。施灸前,应向患者说明施灸要求,消除恐惧心理。如需疤痕灸,须先征得患者同意,并做好灸疮处理,防止感染。
2.饿的时候,累的时候,压力太大的时候,不要做针灸;对于体虚者,要注意针的力度,以卧位为佳。
3、不要针刺血管,以免出血;对于自发出血或受伤后出血的患者,不宜进行针刺。
4.针灸用的针一定要严格消毒,最好是一次性银针。取穴后一般用1%碘酒消毒皮肤,再用75%酒精脱碘。还要注意医生的手指是否经过消毒,以免感染。
5.起针时检查穴位和针数,防止毫针遗留在患者身上造成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