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李若彤身材曲线曝光:运动与不运动的生活差距有多大?

1

近日,54岁的李若彤出席了一场时装秀。

她穿着紧身金色裙子,戴着金边眼镜,与模特并肩而行。

她很久没露面了,风格依旧,独特的气质,还有一丝远远才能看到的冷。

以她的“冻脸”和S型曲线身材,和专业模特站在一起也毫不逊色。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李若彤的状态非常好,皮肤白皙细腻。

即使在这样的特写高清镜头下,也没有明显的面部下垂和法令纹的迹象。

优雅的颈部线条和开放式直角肩部。

这样的李若彤,你能相信她已经半岁多了吗?

好身材的呈现自然需要持之以恒的自律。

李若彤有近20年的运动经验。即使出门或者远行,他也总是带着哑铃、瑜伽垫、运动服。

为了继续前进,让自己保持在巅峰。

李若彤从年轻时起就非常热衷于健身。

平日里社交平台上的晒也和健身有关。

每周去健身房锻炼2-3次,看似简单的习惯,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十年。

但是李若彤做到了。

正是你花在玫瑰上的时间,让你的玫瑰变得如此珍贵。

李若彤是最好的答案。

除了运动,李若彤的生活习惯也非常健康。

每天早睡早起,饮食清淡,戒咖啡和饮料,以白水为主。

正是因为这种强大的自制力,李若彤由内而外散发着青春的光彩。

即使与25年前的自己相比,时间的刀子也没有改变李若彤年轻的样子。

有一种说法是:

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升值方式就是读书健身。

对自己的身体和健康负责是最基本的生活态度。

强健的体魄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健身不仅能塑造身材,提升个人魅力,还能锻炼意志,提高素质,坚定自信,热爱生活。

只要你变得优秀,其他的事情也一定会变好。

健身也好,读书也好,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有一天你会因为坚持做一件事而带来不一样的人生。

2

对于那些把运动视为爱好的人来说,年龄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数字。

老人名叫刘,今年107岁。

尽管年龄很大,但在过去的30年里,她每天坚持锻炼65,438+0小时,可以做65,438+000次拉伸。

老年人之所以健康长寿,与经常锻炼不无关系。

除了经常锻炼,老人的生活习惯也很健康。

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加蜂蜜醋的温水。

据老人自己说,她一年能吃十多斤蜂蜜。

在饮食上,老人喜欢吃野菜、青菜、红薯、包谷三、小米粥、面条。

日常牛奶和鸡蛋是必需品。

有了运动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虽然107岁,但老人的身体除了听力没有任何问题。

世卫组织认为“锻炼”是“对抗疾病的最佳良药”。

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和提高人体免疫力。

不仅减少患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几率,还有助于降低死亡率。

很多中老年人稍微动一下就会有关节“咔嚓”一声,并伴有疼痛。

因此,我总是担心进一步增加关节磨损,认为最好卧床休息。

西北大学医学院一项10年的研究发现:

对于有不适但尚未发生膝关节炎的人来说,中等强度的运动不会增加他们患膝关节炎的风险。

每周1-2次的适度运动,甚至可以降低30%左右的膝关节炎风险。

适度运动不仅安全,还能优化身体其他方面。

网络名人79岁银发老太王奶奶,精致的外表圈粉无数。

2065438+2009年8月参加中国达人秀6。一段精彩的舞蹈让观众疯狂。

以一种姿态展现老一辈艺术家的风范。

也许时间总是对美丽的人仁慈。王奶奶不是“冻龄”,而是当下的美好与自律。

这是王奶奶的日常生活安排:

早上8: 35起床,拉伸,开肩,护颈。

9: 15am化妆选衣服出门。

10: 30am健身房、跑步机、重量、有氧运动和力量

下午3:50跳舞,守护事业

下午6:00咖啡馆的咖啡。

晚上9:00睡美容觉。

跳舞是王奶奶一生的事业。

每天坚持练舞至少一个半小时,永不停歇。

这一跳就是66年。

无论是四肢的张开,拉筋压腿都是一字马,标准化到不输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每一步都需要坚持不懈的自律。

如果说坚持日常锻炼是最好的自律,那么饮食节制就是王奶奶对自己的严格表现。

既不暴饮暴食,也不盲目节食。

她喜欢喝燕麦片和吃水果,这让她有饱腹感。

其实精致的生活里,有你喜欢的生活。

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王奶奶一生过着精致的日常生活。

早上起床为自己护肤、化妆、造型、选衣服,是王奶奶精致一天的开始。

“一辈子只穿高跟鞋”是她坚持的精致生活。

她会穿得像复古的上海桂台皮草,再配上一抹妖娆的红唇,增添气质。

珍珠项链,香奈儿耳环,精致的红色支架,无不透露着王奶奶对生活的追求。

即使她现在已经79岁了,但她仍然愿意接触新鲜事物,喜欢和年轻人一起学习和玩耍。

在她的认知里,年轻是一种心态,年龄只是一个数字。

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这条路上最大的绊脚石不是别人,而是你愿意为更好的自己多努力,多自律。

王奶奶坚持了几十年后出现的状态,再一次让我们相信了健康运动的力量。

《心流》里有一句话:

人生的意义在于“寻找意义”。不管本质是什么,从哪里来,只要找到一个统一的大方向,人生就有意义。

在“26种人类疾病运动干预指导方案”中,研究人员通过对26种疾病的运动干预证实:

运动可以对疾病的预防和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BBC制作的纪录片《运动的真相》颠覆了人们对“运动”的常识。

你在早餐前还是早餐后锻炼?

答案应该是:早餐前。

同样的早餐,饭前运动明显减少饭后血液中的脂肪量三分之一。

脂肪进入肌肉,大部分被消耗掉,而不是进入内脏损害身体。

饭后运动,这种脂肪很容易藏在我们的肝脏、肾脏、脾脏等内脏周围。

进而导致心血管疾病。

奥巴马曾在接受《男性健康》杂志采访时说:

“我每天早上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锻炼。事前预防总比事后弥补好。”

李嘉诚事前也锻炼过。

早上6点起床后,李嘉诚通常会做一个半小时的运动,包括打高尔夫、游泳和跑步,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外表瘦的人,内心未必真的瘦。

表面上看,很单薄。其实体内脂肪很多,内脏含量很高,也就是内脏脂肪过剩。

这种人属于“外瘦内胖”型。

当我们谈到减肥的时候,一般是指可见的皮下脂肪,也就是所谓的“良性脂肪”。

内脏脂肪长在器官周围,完全看不出身体的样子。过多会引起心脏病和中风,这就是所谓的“恶性脂肪”。

临床上:

90%以上的“大肚子”,尝试各种方法都减不掉腰围的人,经常便秘的人,很可能是内脏肥胖。

纪录片中,看起来很瘦的迈克在用磁共振成像扫描后,看到一大片白色部分时,吓了一跳:

他体内有大量不健康的脂肪,会造成二型糖尿病的形成,增加胰岛素抵抗。

他们静静地潜伏着,等着某个时刻让人猝不及防。

为了不被这些潜伏的可怕脂肪扰乱人的健康,运动是最好的办法。

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代替运动。

迈克继续做第三个实验:

短期、高强度的运动。

迈克以他的极限速度骑了20秒,然后在短暂休息后继续。

一次三组,一周做三次训练。

实验证明:

这种锻炼方式对健康的好处相当于每周在健身房锻炼两到三个小时。

这种锻炼方法的原理在于:

高强度运动可以分解肌肉中的糖原储存,这正是血糖的储存方式。

而且高强度的运动可以调动70%-80%的肌肉组织。

更有利于糖分的提取。

其实每周三分钟的高强度运动,会让你更健康。

HIT运动,即高强度运动。

与散步或慢跑相比,可以多激活50%的肌肉组织,显著改善肌肉代谢。

用你所有的力量和超快的速度推动室内自行车。

一周三次,一周三次,每次20秒,也就是一周只需要3分钟。

“久坐”是危害人体健康的最大杀手。

当身体处于闲置状态时,粘性物质不断堆积,血糖和血脂水平开始升高。

坐着不要超过1小时,每小时起来运动一下。

只要你“离开椅子”,在日常工作中尽可能保持锻炼,能走路的时候尽量走路,能上下楼梯的时候不要坐电梯。

通过非运动卡路里的消耗,可以控制血液中的脂肪含量,提高代谢率,而不会出汗。

实验证明:

整天走来走去不做正式运动的咖啡店服务员比整天坐着工作,晚上抽出特定时间锻炼的作家消耗的热量更多。

四川省成都市老龄委对该市720名百岁老人进行了调查。

其中89.17%是乐观主义者,良好的心态是他们唯一的性。

美国研究人员对700名百岁老人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跟踪调查,并揭示了他们长寿的秘密:

性格开朗,很少烦恼,基本不生气,一辈子都保持着平静的心态。

研究早已证实:

长期锻炼可以抵抗焦虑,使人感到放松,精力充沛。

4年前,53岁的何明被确诊为肺癌晚期。

医生告诉他还能活三个月,倔强的何明选择马拉松向病魔宣战。

他举着一面写着“肺癌晚期,赛马抗癌,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的小旗子,立志在有生之年完成100次马拉松,不向命运低头。

直到今年6月去世,他益铭跑了61个马拉松。

与医生的预期相比,他多活了将近4年。

在跑马拉松的过程中,不仅何明身体的一些指标有所提高。

更重要的是,何明在跑步中调整了对癌症的态度。

何鸣说道:

“癌症真的没有那么可怕。人要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就算不能延长生命,至少也要让自己过好每一天。”

生命的长度是我们无法控制的,生命的宽度是可以很好把握的。

马拉松就像人生的跑道。有人得到排名,有人得到健康,有人得到重生。

跑步的意义在于,你通过自己的身体状况改变对生活的想法。

你找到了你应该为之骄傲,在生活中不放弃的理由。

马拉松看似是耐力长跑,其实也是对生活的掌控。

我想这大概就是“运动”的真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