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有名的糕点是什么?
上海的特色小吃太多了,很难一一列举...只能从中西两部分介绍几款老上海人追捧的小吃。
中式点心:青年团
在四月清明节的时令食品中,艾草汁与糯米粉混合,加入各种馅料包饺子。
我小时候吃的传统青团基本都是豆沙馅的。从几年前开始,“杏花楼”突然冒出一批咸蛋黄肉松,一盒难求!可以说上海的老派网络大行其道。
这两年,上海很多老字号的糕点、小吃也推出了这种网络名人产品,口味更加多样。除了传统的豆沙、莲蓉,还有咸蛋黄肉末、鸡丝腊肉、马兰头、抹茶奶等各种创新。甚至可以吃到老上海的鲜味道,还有广东佛跳墙的味道。
推荐店铺:杏花楼、王家沙、虹口糕点厂、沈大成。
鲜肉月饼
每到中秋节,排队买鲜肉月饼绝对是老上海人的标准节日。基本上就是传统的苏式糕点,裹上鲜肉,两面煎或烤。饼皮酥脆糯糯,肉质饱满,咸中带微甜,恰到好处。
尤其是光明村酒店,高峰期绝对在2小时以上,中秋期间一饼难求。
当然,趁热吃绝对好吃。现场买的月饼,香味四溢。
除了中秋节,日常生活也会作为各大点心店的常规产品,不难买到。
口味也有了探索和提升。除了传统的鲜肉、榨菜鲜肉、青苔月饼,还可以买到小龙虾、咸蛋黄、臭香、松子月饼等口味。
推荐门店:光明村酒店、泰康食品、上海第一食品店、西区老大房。
馒头
作为上海的标志性产品,这里有成千上万家口味各异的包子铺。薄薄的皮上盖着猪肉和果冻,蒸熟后配上姜醋丝。薄皮汁很好吃。
除了传统口味的鲜肉,还有虾鲜肉、蛋黄鲜肉、荠菜鲜肉.....随着大闸蟹上市的季节,当然不能错过蟹粉笼。
包子馆遍布大街小巷,绝对不是只有去城隍庙才能吃到正宗的。很多老店都藏在不知名的小巷里,给你推荐几家。
推荐店铺:佳佳汤包、富春包子、德隆餐厅、南翔包子店。
跳头蛋糕
跳头饼是江浙沪一带的特色糕点。它是由糯米粉和豆沙做成的。有的会撒上桂花,口感柔和香甜,老少皆宜。
据说在清朝的时候,上海老字号乔家榨推出了一款顶级蛋糕。沈大成创建于光绪年间,以拳头产品闻名沪上。
顶饼是用糯米和晚稻做的,外观晶莹剔透,口感顺滑,很浓不粘牙,豆沙馅很甜,非常适合早餐和下午茶。
推荐店铺:沈大成虹口烘焙厂。
其他中式点心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中式点心,不能一一列举。
比如沈大成的八宝饭,双酿组;老香斋的沙琪玛,小苔条;王家沙的八宝饭,蟹粉饺子;Kutokuhayashi的素食小吃等等。如果你想试试,不妨赶紧来上海。
西式点心:
蝴蝶爆竹
作为中国最具异国情调的城市,上海人爱吃西式点心是毋庸置疑的。选礼物的话,蝴蝶酥一定要有名字。
最有名的是国际饭店的蝴蝶酥。拐过南京西路的拐角,就能闻到甜甜的黄油味,看到长长的队伍。平时工作日半小时内就能买到,节假日会更久。
大小规格都有,只是包装不一样。黄油和牛奶的浓浓香味,一口吃下去,酥到掉渣,再加点糖的糕点,可以治愈一切不快。
除了国际酒店,还有很多高端蛋糕店的蝴蝶蛋糕在网上也很受欢迎。比如米其林卢布森餐厅的蝴蝶酥,比脸还大,还有巧克力口味的。
推荐店铺:国际酒店、La Boutique de、哈斯。
栗子蛋糕
上海秋冬怎么能没有栗子蛋糕呢?因为那是栗子的季节!
法式、日式、改良中式,几乎每一家有名字的甜品店、蛋糕店都会在秋天供应与栗子口味相关的产品。老上海人最爱的红宝石栗子杯一年四季爆款。五车二酒店的面包房,法式甜品的超级高手,每年的栗子万宝龙有限公司都是招牌产品。由日本超著名甜品师柴田岳志创立的柴田西点,也常年主打栗子挞和蒙古棕。
栗子糊浓厚细腻的口感,加上淡奶油的清淡和糖渍栗子的香甜,让人感受不到秋冬的味道。
推荐店铺:Ruby,柴田西点,La Boulangerie,Smaka。
拿破仑
外国上海人怎么会不喜欢拿破仑这种法国经典产品呢?上海几乎所有的第一代老字号蛋糕店、蛋糕店都会把这款产品作为重要的主打产品。
随着各种网络名人的层出不穷的登陆,过去的经典仍然作为保留节目在大家的脑海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层层酥皮和浓郁的奶油依然让人怀念那种酥脆绵密的口感。
老蛋糕店依旧保留着物美价廉的风格,味道依旧怀旧,用料一般;新兴的蛋糕店大多用料考究,外观精致,口味更丰富,选择更多,对新一代年轻人更有吸引力。
推荐店铺:凯司令蛋糕、Harsh's、LENOTRE、蔡家发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