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静坐最好,怎么静坐?
(一)坐前准备。
1.最好另外找一个安静的房间静心。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放在卧室。应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但不宜坐在有风的地方。最好关上门,以免被别人骚扰。
2.坐着时,坐在凳子上或床上,但始终以平放为宜。座椅上要铺被褥或垫子,这样可以使其厚实,便于久坐。
3.在你坐下之前,你应该松开你的腰带,这样你的肌肉就自由了,你的身体就不会受到阻碍。但在秋冬等寒冷天气,一定要把腿盖住,避免膝盖受风。
(二)静坐姿势——转移
1,坐着不动时腿
(1)坐着不动的时候,腿一定要卷起来。先把左小腿加到右大腿上,再把右小腿往上拉,加到左大腿上。这种坐姿俗称双盘膝,也叫双蹲;因为这种姿势,双膝外侧可以紧贴床垫,全身的肌肉就像弓弦的延伸一样,坐着的时候自然站直,不会前倾后仰。但如果初学者和老年人很难效仿这种坐姿,也没必要强求,可以采用下面的第二种方法。
(2)可以根据习惯把左小腿加到右大腿,或者把右小腿加到左大腿。这种坐姿俗称单盘腿,也叫单盘腿。与双盘腿相比,它有一些缺点,因为如果把左胜利加在右大腿上,左膝盖外侧就会失效,不能靠在床垫上,身体很容易向右倾斜。如果把右胜加在左大腿上,初学者是不能双板的,最好是双膝交叉一板,但是注意姿势要直,这样可以保持身体不倾斜,效果还是一样的。
(3)初学时会有麻木或酸痛,一定要有耐心。练久了,会慢慢变得自然。麻木感难以忍受时,可以上下交换双腿。如果实在受不了了,就暂时放下,麻木消失后再穿上。如果你能非常耐心,听它极度麻木,逐渐失去感觉,那么它就能反应过来,自然恢复原状。过了这个阶段,再经过几次,坐在盘子上就不会麻木了。
2.冥想时的胸部、臀部和腹部
(1)胸部可以稍微前倾,这样可以降低心窝。所谓心窝降低,就是放松横漏膜。胸部的肺和胃之间有一个隔膜,就是外侧侧翼之间凹进去的地方,叫心窝。我们刚开始打坐的时候,经常会觉得胸肠不通,说明心窝没掉。这时候可以用以下方法调整心脏,扎脐带或脐带,使膈肌松弛,心窝轻佻,不专注。时间长了就可以下放运输了。
(2)臀部要稍微向后突出,以保持脊柱挺直。脊柱的形状,原本三折如弓,在臀部处略向外弯曲,所以坐着时臀部要略向后突出;但不必刻意用力突出,可以顺着自然的姿势。
(3)腹部下部要放松、平静。平复小腹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全身的重心。
3.坐着不动时双手
(1)双手手掌放在背上,左掌放在右掌之上,大拇指相互靠着,放在肚脐下。
(2)如果右小腿放在左大腿上,右手掌不要放在左手掌上。(3)双手这样放,既自然又舒服,最能有助于集中注意力。
4.其他人
(1)头颈是直的,但自然不应该是故意直的。
(2)两耳要忽略。
(3)眼睛要轻闭。也有主张眼睛微睁的。这叫挂帘,坐着容易睡着,要用这种方法。
(4)闭上嘴,舌头碰到舌头,也是筋骨合一的意思。
(5)用鼻子呼吸,不要用嘴。
(6)坐位时,臀部也可抬高一两寸,视各人舒适度而定,不得压迫肾囊。
(7)身体要挺直,脊柱不要弯曲,坐得自然、稳,因为身正气正,气正心正。
(8)坐好后,起身,先把全身毛孔里的气放出来(不然以后坐的时候可能会坐立不安)。然后用徐遐生的胳膊渐渐地出发,搓搓他的手,摸摸他的脸,然后放他的脚,用手按摩他的脚,慢慢地起来。
(3)冥想时的呼吸——调息
1,呼吸方法的研究
呼吸与我们的生命机能有很大的关系。大多数人只知道饮食可以维持生命,不喝不吃就会饿死。真不知道呼吸比饮食更重要。但因为饮食不是有钱就能得到的,所以有价值,呼吸是靠大气中的氧气吸收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没有价值。但是,要知道禁食七天是不会死的。如果堵住口鼻不呼吸,很快就会死,可见呼吸比饮食更重要。学会静坐和调息是我们重要的努力,也非常有必要先研究调息的方法。
我们的呼吸叫做呼吸。呼吸肌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肋骨间的肌肉,一部分是膈肌。呼吸运动也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在大脑下方的延髓中,有一些神经细胞控制呼吸,称为呼吸中枢,与呼吸肌接触。呼吸机制是鼻在外,肺在内,肺的位置在两胸。呼吸时,肺的扩张和收缩有一个自然规律。我们平时的大部分呼吸都无法让肺部尽可能的扩张和收缩,只用到了肺的上半部分,而肺的下半部分几乎完全不用,无法尽全力吐碳吸氧,导致血液不干净,疾病无数。这都是因为呼吸不能符合规律。
呼吸有两种方式:自然呼吸和积极呼吸。
第一种自然呼吸,也叫腹式呼吸,因为在呼吸的时候,你必须一口气一口气能够到达小腹。吸气时,空气进入肺部,充满整个区域。肺底放松,压下横膈膜,使空气下降。此时胸腔空虚,腹部凸出。呼气时腹部收缩,横膈膜上推,到达肺部,使肺底浊散。可见,呼吸虽然与肺叶关系密切,但它的扩张和收缩往往依赖于小腹和膈肌的运动,这样可以符合自然规律,使血液循环通畅。我们不仅要在静坐时使用这种方法,事实上,无论是走路、生活、坐着还是躺着,我们都应该随时使用这种方法。自然呼吸的调节方法如下:
(1)呼吸时脐下腹部收缩,横膈膜向上,胸闷窄,肺底浊气可挤出。
(2)呼吸时,从鼻子慢慢吸入新鲜空气,充满肺部,肠横膜向下,腹部凸出。
(3)呼吸呼吸使之自然并逐渐纤细,达到小腹。
(4)呼吸逐渐变得安静而稀薄,出入很小。反复练习之后,不知过了多久,仿佛没有了呼吸。
(5)如果没有呼吸,那么没有呼吸也没有呼吸。虽然有呼吸器官,但好像没必要用,气息好像从全身的毛孔里进出。至此,可以说调息达到了。但是,初学者一定不要刻意要求,一定要顺其自然。
第二,呼吸。这种方法主张呼吸要纤细,应达到腹部,使横膈膜上下运动,与自然法无异。但是,呼吸时腹部的扩张和收缩正好相反。因为与自然呼吸相反,所以也叫反向呼吸。积极呼吸的调节方法如下:
(1)呼吸要慢而长,脐下气满,腹部胀满,胸腔空虚,膈松弛。
(2)呼吸要深而长,空气充满胸部,胸部扩张,然后肚脐腹部收缩。
(3)肺部充满气体向下压,腹部向上收缩。此时横膈膜上下按压,动作更加灵敏。
(4)静坐时,呼吸和呼吸要极其安静,以自己闻不到声音为宜。
以上两种呼吸方法,有的主张呼吸要比呼吸长,有的主张呼吸要比呼吸长,但根据一般的实验,长短一致似乎是合适的。此外,自然呼吸和积极呼吸都是为了移动横膈膜。积极呼吸是人为地使腹部的扩张和收缩逆自然而行,同时加强横膈膜的放松和收缩,使其更容易运动。但由于这种方法涉及人力,并不适合所有人学习,比自然呼吸更好,没有任何弊端。
2、呼吸练习
为了让呼吸变得正常和熟练,我们要练习,而且由于我们平时的呼吸,一次只能吸入350立方厘米左右的空气,所以气体的交换并不总是足够的。如果能加强呼吸的深度,就可以不每次吸入1500到2000立方厘米的空气,让肺部的气体充分交换。但是,安静坐着的时候,一定要一步一步的无忧无虑。如果你注意呼吸,你的心就不会安静,安静地坐着的时候,千万不要深呼吸。所以呼吸练习要在静坐前后进行,不考虑自然呼吸和积极呼吸。相似之处如下:
(1)盘腿坐,和坐着不动是一样的。
(2)先以短呼吸练习熟练度,逐渐拉长。每次呼吸最长可以用一分钟左右,但一定不能强求,一定要自然。
(3)呼吸呼吸要慢而细,静而长,慢慢注入小腹。
(4)呼吸时用鼻子代替嘴,因为鼻子是专门呼吸的器官,里面有毛,可以阻挡灰尘。嘴不是呼吸器。如果用于呼吸,相当于篡夺了鼻子的功能,可能会逐渐堵塞鼻孔。而且灰尘的入口容易产生疾病,所以任何时候都要管住自己的嘴巴,而不仅仅是静坐的时候。
(5)每天早上选择一个空气新鲜的地方,练习五到十分钟。
(6)至于安静呼吸,每天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