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跑步比起来,竞走就是这么奇怪。
如果是同一个人,走路比跑步快。我以前觉得竞走又丑又无聊。在最近的田径锦标赛上,我看到50公里竞走的速度其实是12-13公里左右,20公里竞走的速度是15公里,比一般人骑自行车长跑要快很多。我们要省力,所以只走了几次。平时慢跑9公里,每小时跑4公里还是有点累;这两种走的速度都是7.5-8 km/h,走4 km显然比跑步省力很多。据说比跑步更有肌肉,而且不伤膝盖——还在实现中。
现在——事实上,在1996年——国际田联的规则发生了变化。不可能有“看得见”的飞行。也就是说(以下为个人理解,非官方“司法解释”等。)——首先,从规则上承认空缺的存在。假期确实存在,在一些公认的记录中,会有超过50毫秒的飞行。第二,只要看不到飞行,就不影响表演。第三,“回放”在事后是无效的,也是“肉眼可见”的意思。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可能有人会觉得50毫秒很短。只有0.05秒,但根据我看过的数据,有的中长跑运动员,比如王鹤、曲,飞起来还不到100毫秒。如果分析一些更短的马拉松选手,相信他们的飞行时间会更短。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就是说竞走有没有“飞”,竞走和跑步没有区别。-如果严格保证100%有“双拥阶段”,每公里时间不会快于五分钟,但可能会慢于六分钟左右(这是我的数据推断,不是官方数据)。然后走50公里比赛大概要5个小时。
那么走路和跑步有什么区别呢?也就是腿是直的,垂直阶段要保持腿是直的。这是关键。可以看一些照片。当跑者越过重心的投影点时,应该是重心最低的时刻;它不仅是一个跑步项目,也是三级跳远的落地和起跳过程。而且这个重心是最低的,伴随着屈膝的动作。竞走的腿要直,就是过重心的投影点时,腿一定要直,否则判“屈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