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丸简介

目录1拼音2概述3中药部颁布的标准3.1拼音名称3.2处方3.3制备方法3.4性状3.5鉴别3.6检查3.7功能与主治3.8用法与用量3.9贮存4三黄丸的说明4.1药品类型4.2药品名称4.3汉语拼音4.4药品英文名称4.5成分4.6性状4.7作用类别4.8适应症/ 功能主治4.9规格4.10三黄丸用法用量4.11禁忌4.12三黄丸的不良反应4.13注意事项4.14三黄丸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4.15三黄丸的药理作用4.16备注5《千金方毅》卷19三黄丸5 功能主治6.5三黄丸的药理作用7.1成分7.2功效主治7.3制备方法7.4三黄丸的用法用量8以上体积海印京味三黄丸8.1成分8.2功能主治8.3三黄丸的用法用量8.4注意事项9外科全寿卷四方三黄丸9.1成分9.2功能主治9.3三黄丸的用法用量9.4制备方法9 (卷59-3)补心丸,本方名称见《丹溪心法》卷三三黄丸别名10.1.2处方10.3制法10.4三黄丸用法用量10.5功能主治11三因卷。 丸11.1三黄丸的别名11.2成分11.3适应症11.4三黄丸的用法用量11.5配制方法65438。5438+0.6注12口袋卷三面三黄丸12.1方名12.2三黄丸别名12.3成分12.4适应症12.5三黄丸用法用量6543。8+02.6加减12.7制法12.8注13《普济方》卷二十九六方三黄丸13.1处方名称13.2组成13.3主治13.4。三黄丸用法用量13.5制法14《外台秘笈》卷三十八路三黄丸14.1方名14.2成分14.3功效14.4适应症14.5。三黄丸用法用量14.6制法15《太平盛辉方》卷83三黄丸15.1处方名称15.2成分15.3适应症15.4三黄丸用法用量6543。8+05.5制法16《活书》卷十八三黄丸16.1配方名称16.2成分16.3适应症16.4三黄丸用法用量16.5制法6543。8+07片玉新书卷三黄丸17.1方名17.2成分17.3适应症17.4用法用量三黄丸17.5制法18幼儿新书卷16引用。处方三黄丸18.1处方名称18.2组成成分18.3适应症18.4三黄丸用法用量18.5制法19《备急千子》卷二十一引巴县太守方三黄丸65。438+09.1方名19.2三黄丸别名19.3成分19.4适应症19.5三黄丸用法用量19.6制备方法19.7用药禁忌1。9.8评论19.9注20《儒教·家学》卷12三黄丸20.1方名20.2组成20.3适应症20.4三黄丸用法用量20.5制法21三黄丸底卷《小儿医学证直诀》丸21.1方名21.2组成2654381处方22.2组成22.3适应症22.4三黄丸用法用量22.5制备方法23医方集卷184引用经验方三黄丸23.1处方23.2组成23.3适应症23.4三黄丸用法用量药丸23.5制备方法24三黄丸喉科秘笈24.1处方24.2组成24.3适应症24 成分25.3适应症25.4三黄丸用法用量25.5制备方法26清囊秘传处方26.1处方名称26.2成分26.3适应症26.4三黄丸用法用量26.5制。 制备方法27参考附件:三黄丸*三黄丸相关药品说明书1古籍其他版本1拼音sān huáng wán

概述三黄丸为方剂名称,同名方剂约有22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了这种中成药的部颁标准。

3 .中药部颁布标准3.1拼音名称三黄丸

3.2处方黄连100g黄草(炒)100g大黄(制)100g。

3.3将上述三味药准备好,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合均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成品。

3.4性状本品为黄水丸;好吃。

3.5鉴别本品,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直径40 ~ 140μ m,纤维束亮黄色,壁厚,坑大而略稀,坑厚,纤维淡黄色,纺锤形,长60 ~ 250μ m,直径9 ~ 33μ m,壁厚而坑薄。

3.6检查应符合丸剂(附录1A)项下的有关规定。

3.7功能主治:泻火解毒。可用于治疗痢疾、吐血、鼻出血、咯血、便秘、疮痈。

3.8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6 ~ 9g,一日3次。

3.9储存应密闭、防潮。安徽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4三黄丸说明书4.1药品类型中药

4.2药品名称三黄丸

4.3药品中文拼音4.4药品英文名称4.5成分4.6性状4.7作用类别4.8适应症/功能主治泻火解毒。可用于治疗便秘和痈。

4.9说明书4.10用法用量三黄丸口服,一次6-9g,一日3次。

4.11禁忌症孕妇不宜服用。

4.12不良反应4.13注意事项1。避免吸烟、饮酒和辛辣油腻的食物。

2.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3.服药后大便次数一天2 ~ 3次,应减少;每天使用3次以上者应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4.如果服药3天后或服药期间症状没有改善或加重,应立即停药,到医院就诊。

5.儿童、老人及体弱者、脾胃虚寒者慎用。如有必要,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特性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督下使用。

9.请将本产品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10.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请在使用本产品前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4.14药物相互作用如果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4.15三黄丸的药理作用4.16备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书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使用。

5《千金方毅》卷19-3黄丸5.1方剂春、三月:黄芩、黄连各四两,大黄三两;夏三月:黄芩、黄连、大黄;秋、三月:黄芩、黄连、大黄;冬天和三月;黄芩、大黄、黄连[1]。

5.2制法为细粉,炼蜜为丸,黄豆为大[1]。

5.3三黄丸用法用量:每日三次,每次五至七粒[1]。

5.4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治男五株七伤,解渴不生肌;女人取下来的时候手脚冰凉发烫[1]。

6《太平惠民和济举方》(卷6.1)六方三黄丸处方:黄连、黄芩、大黄[1]。

6.2制法细粉,蜜炼为丸,梧桐树大[1]。

6.3三黄丸用法用量每次服30粒,开水冲服[1]

6.4功能主治清热、泻火、解毒。用上焦热治三焦积热,导致目赤头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使心膈烦躁,饮食不美;下焦有热,导致尿红,便秘;五脏皆热、坏疽、生疮、生疥疮;治疗五种痔疮疾病,肿痛或出血;治小儿积热[1]。

6.5三黄丸药理作用实验研究表明,本方对福氏志贺氏菌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还具有降低血压、抑制神经兴奋、一定程度降低血液中总脂、中性脂和胆固醇的作用[1]。

7三黄丸7.1海印京味之巅由黄连1、黄芩1、大黄(酒浸炒)3 [1]组成。

7.2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大眼角红脉,其症状常为涩涩、视物不准、目赤、眼内有虚肉,看起来像梳子梳样的刺[1]。

泻心火。心经火满,大眦赤而脉目,大眦常涩,人不得见物。

7.3制法为散,炼蜜为丸,如梧桐[1]。

7.4三黄丸用法用量:每次服30粒,送热水[1]。

《脉诊辨证论治》书顶三黄丸8.1由大黄两部分、芒硝地黄两部分、黄连黄芩栀子一部分组成[1]。

8.2功能主治:出血、大便干燥患者[1]。

8.3三黄丸用法用量为细粉,炼蜜为丸[1]。

8.4注释中,遗漏了芒果的用量。

9.《外科全生集》卷9.1由熟大黄三副、乳香一副、没药一副、雄黄五块、麝香牛黄三钱[1]组成。

9.2功能主治悬痈肿毒,热毒痈肿,杨梅中毒,毒痛[1]。

9.3三黄丸用法用量每服五元[1]。

每次5元,需要10次。

9.4制备方法为细粉,大黄汁为丸,梧桐子为大[1]。

先将煮好的米酒浸泡,蒸软,捣碎;然后将牛奶、蜂蜜、公、麝、西5混合在一起,再捣成丸,有梧桐树那么大。

9.5用药禁忌孕妇不宜服用。

10《太平盛慧芳》卷五十九,第三补丸,此方名称见《丹溪心法》卷三十三黄丸,为第三补丸,第三补丸出自《太平盛慧芳》卷五十九,其名称见《丹溪心法》卷三。

10.1三黄丸别名:三步丸、三黄丸[1]

10.2处方黄连、黄芩、黄柏均分[2]。

10.3制作方法为细粉,蒸糕为丸,梧桐树为大[2]。

10.4三黄丸的用法用量[2]。

10.5的主要作用是清热泻火。三焦证的治疗[2]。

11三因卷三黄丸11.1三黄丸的另一个名称是金丸。

11.2由黄芩6两(冬3两)、大黄2两(冬4两、夏3两)、黄连4两(夏7两、秋6两、冬2两)组成。

11.3主治骨极热、耳鸣、面色焦黄、隐曲性膀胱梗阻、齿痛脑痛、手足酸痛、便秘。

11.4三黄丸用法用量:每次10丸至15丸,配饭喝。

11.5的制作方法是粉,炼蜜是丸,大如豆。

11.6注金丸(《普济方》卷三十三)。

12口袋卷三黄药丸12 438+0方明黄三药丸

12.2三黄丸别名蜀花三黄丸。

12.3由大黄两半、黄芩两半、黄连两半、黄药子两半1、白药两半1、山豆根两半1、黄柏两半1、苦参两半1、硼砂两半、京墨三块、麝香少许、脑片。

12.4适应症:喉痛。

12.5三黄丸用法用量:饭后服用1丸。

12.6加减冬加知母。

12.7的制作方法是粉,与猪胆汁混合,摊蒸三次,再放入片剂,麝、硼为丸,如豆。

12.8舒化三黄丸(神方第四十八卷)注释。

13《普济方》卷29流芳三江黄丸13.1方明三黄丸

13.2由雄黄1、硫磺1和黄丹2组成。

13.3痔疮适应症。

13.4三黄丸用法用量:每次服用10丸。如果大肠有出血,或者之前有粪便出来,就吃木通汤。如果大便后有血,甘草汤送下去;甚至加到15药丸里,空腹服用。

13.5的制作方法是细粉,放入杯中,盖上黄丹,用湿纸封好,烧,等烟出来,取出,待凉,研末,取软柿饼为丸,如绿豆。

14《外台的秘密》卷三十,三黄丸14.1方明黄三丸

14.2由黄连、黄芩和大黄组成。

14.3功效:清上焦之火,润大便。

14.4主要用于乳石、虚热阻络、头痛、上火、大便轻度停滞的患者。

三黄丸用法用量14.5每次服15丸至20丸,汤即送。好处是治愈。

14.6的制作方法是把药磨成粉,蜂蜜炼成丸,大如梧桐树。

15太平盛慧芳卷83-3黄丸15.1方明三黄丸

15.2由黄芩1、黄连(去须)1、川大黄(锉,微炒)1组成。

15.3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各种发热。

15.4三黄丸用法用量:每次服5粒,用热水送服。

15.5的制作方法是端,以水浸蒸饼为丸,如绿豆。

16《活经》卷十八方万16万438+0

16.2由黄连3两、大黄1两、黄芩2两组成。

16.3适应症为三笑呕血和黄疸。

16.4三黄丸用法用量:每次服用15丸,用水煮汤送服。

16.5的制法是细粉,炼蜜是丸,大如梧桐树。

17片玉舒心卷三黄丸四方17 438+0方明黄三丸。

17.2由黄连、黄芩和大黄组成。

17.3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初起痢疾,急性腹泻,腹痛。

17.4三黄丸用法用量:屈伸膏丸,木香槟榔汤送服。

17.5的编制方法是最后的。

18《幼儿新书》卷16引《家宝》方三黄丸18.1方明三黄丸。

18.2由雄黄1、玉瑾(焙)1和巴豆3组成。

18.3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咳嗽痰多,缓解各种药物,以及上焦疮疡。

18.4三黄丸用法用量:婴儿丸3粒,随餐随饮;薄荷汤就可以了。

18.5的制作方法是粉,烂米是丸,比如小米。

19《备急方》卷二十一引巴郡太守方三黄丸19.38+0方明三黄丸。

19.2三黄丸别名为加味三黄丸、四季三黄泻心丸、四季三黄丸。

19.3三月:黄芩4两,大黄3两,黄连4两。夏三月:黄芩6两,大黄1两,黄连7两。秋三月:黄芩6两,大黄2两,黄连3两。冬三月:黄芩3两,大黄5两,黄连2两。

19.4主治男子五劳七伤,解渴不生肌,女子服下,手脚冰凉发热。男女有积热于三焦者,热袭上焦,目赤肿痛,头痛舌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饮食不好;下焦有热,小便赤,便秘;五脏俱热,生痈、疖、疥疮。并治疗五种痔疮疾病,大便胀满或出血,小儿积热。

三黄丸用法用量19.5服用5粒,每日3次1;不知道,加7片就好了,脱了。

19.6的制备方法是随时将药物混合捣碎,以蜂蜜为丸,如黄豆。

19.7用药禁忌:忌猪肉;注意不要投液竭血燥。

19.8各种学校讨论1。《钱进·闫芳忆》:巴蜀有着浓郁的乡土风情,其人血浓于水。他们虽然又累又渴,但多半是缺水又火。所以巴郡玩的公式,以一阴三黄为加减与四阶;春天阳气旺盛的时候,虽然冷,但也要整平才能分解;岳夏殷琦,那里总是湿热,却又像干燥一样苦涩;秋燥使思泉,热邪多损伤表,故取光剂以泄之;阳气藏于冬,热邪伏于内。它专门从苦寒中取之。虽然药割严重,但是日常衣服很少,所以不用担心受伤,连湿热的女人都做不到这一点。

2.《医疗处方审查》:最后一部分也是消防证。火是干的,所以解渴;干万物者,不在火中,故使其瘦,无筋;火甚至比传播还快,所以对山谷有好处。秦、连、大黄味苦寒。寒能胜热,苦能泻火。火消则阴生,阴生则肌长。

3.《察瑶函》:味苦能降火,黄芩味苦燥,黄连味苦燥,大黄味苦寒。质干则升,故能泻火于膈;气燥则火,故能泻心火;厚味使你快乐,所以你可以攻击真正的邪恶。此天地近,水湿则火干。

19.9注释加减三黄丸(《辨证论治规范·类方》第五册)、《四季三黄泻心丸》(验药函第六册)、《四季三黄丸》(北京中医方剂学文选)。原书注:一片云,夏三不服月。

20《儒林外史》卷12三黄丸20.1三黄丸

20.2大黄、黄芩、黄柏等分。

20.3主治:男女咯血、鼻出血、咳血、咳脓、梅疮。

20.4三黄丸用法用量:每次服30粒,用水冲服。

20.5制备方法为粉剂,水为丸剂。

21三黄丸儿科医学卷底证直战术21.1方明三黄丸

21.2由黄芩(去心)、大黄(去皮湿纸炖)1、黄连(去须)1组成。

21.3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发热、心热、夜哭不安,也用于治疗昼哭。

21.4三黄丸用法用量:57粒至15粒,每次20粒,饭后服用。

21.5的制作方法是细粉,面糊是丸子,绿豆大或有麻子。

21.6注《健康普查》由参鸡汤送。

22《伊名张之》卷三黄丸之六22.1方明黄三丸

22.2由苍术1、陈皮1、黄连7.5、连翘组成。

22.3适应症为热积聚和便血。

22.4三黄丸用法用量:白汤送服。

22.5制法为末,糊丸在地中捣碎,如梧桐树大小。

23《医方荟萃》卷184引《万经验方》23.6438+0万

23.2黄连、黄柏、槐米(炒、脱色)均分。

23.3主治痔疮。

23.4三黄丸的用法用量:每次30粒。米饮料送;也有葡萄酒。

23.5制备方法为粉剂,面糊为丸剂。

三黄丸下册喉科秘笈24.1方明三黄丸

24.2大黄、黄芩、黄连、山豆根等分。

24.3主治喉头。

24.4三黄丸的用法用量:每次35粒。

24.5配制方法:加入少许冰片,* * *为细粉,煮熟,青鱼胆为丸,大如绿豆。

25《生肌总录》卷一、二、六、三黄丸25.1方明三黄丸

25.2大黄(锉炒)1、当归(切焙)1、栀子1、柴胡(去苗)3、黄连(去须)半、黄芩(去黑心)半、茯苓(去黑皮)半。

25.3适应症:淋巴结肿大,形成恶性核。

25.4三黄丸用法用量:每次服10丸,用空心温酒送服,每日三次,1。小赚一笔。有意义的加减更多。

体表面积计算器身体质量指数指数计算和评估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正常体重增加用药安全分类(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压评估体温水平评估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钠补充计算器铁补充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缩写快速检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快速检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酒精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现在算!

25.5制作方法为粉末,炼蜜为丸,大小如赤小豆。

26《清囊秘传》方志黄三万26.1方明黄三万

26.2补军3两,乳香(去油)1两,没药(去油)1两,男精5元,麝香1元5元,犀牛黄2元,丹参(酒混晒干)1两,亚莲3元。

26.3主治:悬痈、肿痛、热毒痈、杨梅光疮、火毒。

26.4三黄丸的用法用量为每服5元。

26.5准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