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酸碱性对人体的酸碱性有影响吗?奕譞健身

不要!

“酸碱体质”是谬论。

近两年,出版物和网络上流行一种“健康新论”——大多数疾病的罪魁祸首是“酸性体质”,几乎涵盖了目前所有的常见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甚至抑郁症,所以提倡吃“碱性食物”。

此言论被部分媒体和网络转载,影响了相当一部分读者。但《生命时报》记者从肾脏病、肿瘤学、营养学权威人士处获得的信息显示,这种说法纯属伪科学,没有科学依据。

肾病专家:食物不能影响体液的酸碱度。

听到上述说法后,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肾脏病中心首席专家陈教授首先表示,现代医学没有“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之类的词汇。他解释说,正常人体内的pH值稳定在7.35到7.45之间。

之所以如此稳定,是因为人体有三大调节系统,即内部缓冲系统调节、肺调节和肾调节。

在体内缓冲系统中,最重要的是碳酸氢盐系统。简单来说,它的“工作原理”是体内有很多酸,有碱性物质中和;碱多了,还有酸性物质中和。而肺调节是指当体内酸性物质增加时,人会加快呼吸,呼出更多的酸性二氧化碳,反之亦然。肾脏也很重要。能吸收碱性碳酸氢盐,排泄酸性产物。只有当上述三个调节系统都出现问题时,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才会被打乱而发生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酸碱度不会受到食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