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做一个自律的成年人是如此简单。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才能收获命运。”
我们的生活就是被这种所谓的命运所驱使的。
在一个充满冲动和诱惑的时代,收获命运的关键是从播种行为开始。
三点建议,帮助你养成自律,拥有美好的人生。
01
自律从自我控制开始。
生活是由日子组成的。
看着我们走过的路,你可能会遗憾的感叹自己在某一方面不够努力,缺少一份坚持,让一些东西与我们擦肩而过。
像青春,像旺盛的精力,像时间一样稀少;像一个你曾经遇见的人,像初恋一样一去不复返。
自律不是限制自由,是更好的制定和规划。
控制外在因素,形成新的局面,让它更有效的实现我们的愿望,包括建立自己的内在驱动力。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呢?
人都有给自己找借口的习惯,这是最难改变的。所以,首先需要找到自己想要改变的“激励”目标。
比如,女性朋友想拥有婀娜多姿的身材和干净的皮肤,你就要戒掉熬夜,克制诱惑的食物;然后制定合理的健身计划,坚持不懈的坚持下去,不给自己任何找原因的机会。
这就好比村上春树先生在《我谈跑步谈什么?“除非万不得已,否则我一天也不会停。”
如果你想培养一种优雅知性的气质,就应该扔掉那些无效的刷屏和无限制的浏览,而是利用这些时间碎片去学习,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通过“目标诱导”开始人生新的一页,从自制力到习惯。
02
从行为上改变自己。
健康的身体是生命创造更多可能性的基础。当我们拥有并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可以走得更远。
善用自律这个利器,创造改变环境的条件和机会。
俗话说“勤能补拙”,勤也是良药。
曾国藩是晚清重要的官员。他一生极其自律勤奋。他一步一步攀上岩石,靠着“笨拙”的求索精神确立了自己的成就。
他建立了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发起了洋务运动...
你可能不相信,这样一个“力挽狂澜,救亡图存”的清朝名臣,并不是因为他的才华才做出了很多成绩。
相反,很多材料都形容他“笨”。
有一个小故事《比贼还笨》,证明了这一点:
都说曾国藩小时候天赋不高,可以说是笨,非常难学。
一天晚上,他在家看书。一篇文章我重读了很多遍,还是背不出来。他一遍又一遍地重读,一遍又一遍地背诵。
已经夜深了,他还不背,很担心一个人。
原来是一个小偷来到他家,躲在书房的屋檐下,想等他看完书上床睡觉了再进屋偷东西。
可等着等着,曾国藩却睡不着。小偷看不下去了,怒气冲冲地跳进屋里,对曾国藩说:“你这么笨,在看什么书?”我听几遍就背出来了!"
于是小偷把文章从头到尾背了一遍,然后走开了。
故事的真假不用深究,但可以说明曾国藩在学业上不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耕读书家庭,却从小勤奋好学,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
“愚蠢”并没有阻止他,反而让他更加勤奋。
据统计,曾国藩留下的文字信息(包括著作、书信、日记)达2000万条,令人咋舌。
这和他平时极度自律,对自己要求严格有关。
曾国藩早年虽有所建树,但由于性情直爽,忠言逆耳,得罪了咸丰帝及众多大臣,以至于陷于当时的境地。
直到曾国藩父亲去世,他在家呆了三年。在极度抑郁的情况下,接触了老庄的人生哲学,终于意识到自己太锋芒毕露,太强势自大了。
从此,曾国藩在生活中和谐了许多,变得和蔼可亲,谦虚宽容,愿意照顾周围人的情绪。这为以后更好的工作铺平了道路。
想要“学以致用”,不仅要靠努力,还要利用好周围的环境,实现自己的价值。
现在的解释是:统筹资源,互助共赢。
03
规划你的人生。
所有的质变都是量变引起的。
上帝是极其公平的,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如何运用,造就了不同的生活情境。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从事什么样的事业,想和异性成为什么样的伴侣,共度余生……这些都是人生规划。
虽然“随缘”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但有些东西是要靠努力才能赢得的。有了明确的方向,就能离自己想成为的人和向往的生活更近一步。
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让自己活得精彩?
《自律》作者小叶给出了一些建议,供参考:
减少物质的束缚,做一个不被物欲吞噬的人,给自己的眼睛更多的自由。
2要有选择的勇气和信心。我们在自律下获得的一切力量和成就,都是我们面对未来和未知的信心。
态度是我们面对世界的心情。
有时候客观条件和环境因素当然会对人产生影响,但真正能决定我们人生走向的,是我们的态度。
人生不像“成败”那么简单宽广。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体验和它所产生的价值。
04
标签
“自律就是自由”。
所谓自由,不是任意,而是自我支配。我们应该以此为基础,为生活创造更多的选择。
马歇尔?古德史密斯的《自律》封面上有一句话:创造持久的行为习惯,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与其因为自律而羡慕别人的自由,不如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
* * *鼓励!
作者:简Y,精读社成员,从简单中汲取生活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