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是什么茶?适合哪些人喝?
碧螺春属于绿茶。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洞庭山,故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芽多、香嫩、汤清、味醇。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民间最早称之为“洞庭茶”,也叫“吓人茶”。相传有个尼姑去山上春游,采了些茶叶。泡茶后闻起来怪怪的,脱口而出“香得吓人”,于是当地人就把这种茶叫做“吓人的人香”。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帝视察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大为赞赏,但又觉得它“又惊又香”,名字不雅,故取名“碧螺春”。此后,每年都成为贡茶。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与桃、李、杏、李、柿、橙、银杏、石榴等果树交替种植。一排排绿茶遮阳棚像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果树像遮阳伞一样遮阴,被霜雪覆盖,被秋日的阳光遮挡。茶树和果树枝干相连,根脉相连。茶果香馥郁,陶冶了“碧螺春”的天然品质。正如明代《茶解》所言,“茶园不可杂有邪树,惟桂花、梅花、玉兰、玫瑰、松竹可遮霜雪、秋阳。”茶树和果树交替种植,使得碧螺春茶具有独特的自然香气和优良的品质。成品茶外形紧凑,条索细长,淡绿色,香气淡雅,清新爽口,汤色清澈,叶底柔软均匀,饮后甘甜。
碧螺春茶紧结,卷曲如螺,白发露,银绿色隐,叶嫩,茶味冲泡后慢慢舒展,茶色银绿色,清香,清凉甘甜。早在唐末宋初就被列为贡品。适合居家办公喝茶。
[编辑此段]历史和传说
洞庭碧螺春是我国名茶中的瑰宝,以其外形美观、色泽鲜艳、香气浓郁、滋味醇厚而闻名中外。“碧螺春”始于何时,其名称从何而来,众说纷纭。据清代《野史大观》(卷一)“洞庭东山罗比峰石壁上有数株野茶,土人称之为‘瘆香’。康熙的生日.....陈辅·朱培买了这种茶......,因其名而得名“碧螺春”。当地既然有部门,18岁就购买服役。”相传明朝宰相王奥是东后山陆巷人,“碧螺春”是他的封号。据《随剑录》“洞庭山有茶,略细腻,味极甘,俗称‘吓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曰‘碧螺春’”。如果这是真的,碧螺春茶应该是从明朝开始的,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有名气了。有人认为“碧螺春”因其卷曲的形状像蜗牛,颜色碧绿而得名,是在早春采摘的。据《苏州府志》“洞庭东山罗比石壁产野茶桌植物,每年土人以筐采之,并无分别。康熙某年,茶叶照收,叶多。因为放在怀里,茶温温的,香味突如其来。采茶人叫嚣:吓唬人!茶由此得名。”
据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记载,清圣祖康熙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太湖。巡抚从当地制茶大师朱手中买下了“惊世骇俗”的上等贡品。皇帝以其名桀骜不驯,封号“碧螺春”。这是碧螺春雅号由来的故事之一。后人评论说,是康熙帝取其青绿之色,蜷曲如螺,春来采摘,得自洞庭罗比峰,赐之美名。从此,“碧螺春”名扬天下,成为清宫贡茶。
碧螺春雅号的传说
碧螺春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一个感人的民间传说。郧西年间,太湖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勤劳善良的孤女,名叫罗比。罗比美丽聪明,喜欢唱歌,有一副圆润清澈的嗓音。她的歌声像流水一样优美清脆,山村里的人都喜欢听她唱歌。在洞庭对面的东山上,有一个年轻的渔夫,名叫阿香。阿香勇敢、正直、乐于助人。洞庭东和吴县西山周围几十里的人都佩服他。罗比小姐悠扬的歌声时常飘进正在太湖上钓鱼的阿香的耳朵里。阿香被罗比美妙的歌声所打动,于是他默默地欣赏着她,但没有理由去见她。
某年初春的一天,一条龙突然跳出太湖,定居湖山,逼着人们在西洞庭山上为它建了一座庙,每年选一个姑娘做“太湖夫人”。太湖人民不应要求暴力,但龙乃阳说,他要铲平西山,抢劫罗比。阿香听到这个消息时非常愤怒。为了保护洞庭邻居和罗比的安全,维护太湖的宁静生活,阿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来到西洞庭,手持利器,与恶龙连续搏斗了七天七夜。阿香和龙都受了重伤,躺在洞庭岸边。邻居赶到湖边,打死了龙;受了重伤倒在血泊中的龙英雄阿香被救回了村子。为了报答救命之恩,罗比要求把阿香抬到他家,让他自己照顾自己,医治伤口。由于伤势过重,阿香处于昏迷状态,生命垂危。
一天,罗比寻找草药,来到阿香与龙搏斗的流血的地方,突然发现一棵枝叶繁茂的小茶树。为了纪念阿香对龙战的贡献,罗比把这棵小茶树移植到了洞庭山,并悉心照料。清明刚过,茶树吐出了鲜嫩的芽叶,但阿香的身体越来越虚弱,汤药进不去。焦急万分的罗比突然想到山上用阿香的鲜血培育的茶树,于是她跑上山,嘴里衔着茶芽,做了一碗碧绿清香的茶汤,双手递给了阿香。阿香喝了之后,神清气爽。罗比第一次从阿祥坚毅苍白的脸上看到了笑容,心里充满了喜悦和宽慰。当阿香问她从哪里得到“仙茶”时,罗比告诉了阿香真相。阿香和罗比期待着未来更好的生活。于是罗比每天早上上山,把满是晶莹露珠的新茶芽抱回来揉搓晾干,做成香茶给阿香喝。阿香的身体逐渐康复;然而,罗比却因为每天捧茶而渐渐失去了原有的精神,甚至还了吉祥的人情,最后憔悴而死。
阿香万万没想到,他得救了,却失去了美丽善良的罗比。他伤心欲绝,于是和邻居们把罗比* *埋在洞庭山上的茶树下,以慰罗比芬芳的灵魂,于是他把这种奇怪的茶树叫做罗比茶。后世用罗比茶树的芽叶在春季制成的茶叶,细长弯曲如螺,色泽淡绿,清香淡雅,汤色清亮翠绿。虽然洞庭湖历经沧桑,但由阿香的染血和罗比的赤子之心孕育出来的碧螺春茶,依然独特芬芳。
茶史溯源
碧螺春是茶中珍品,以其形美、色艳、香高、味醇而闻名中外。唐鲁豫在《茶经》中提到“苏州常州生于洞庭山”。据《随记》“洞庭山有茶,略似芥茉茶而细,味极甘。俗称‘吓唬人’,生产碧螺峰的人特别好,取名碧螺春”。也有说清朝康熙帝因为“吓唬人”的不敬,改名叫“碧螺春”,列为贡品。据清代甄君所著《茶经》记载:“茶以罗比(螺)泉为主,不易得之,故为苏州天池,次为龙井;这茶有点浓...六安第二好。"
碧螺春现在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54年,周总理从东山西坞村带了2斤碧螺春去日内瓦开会。
名茶鉴赏
碧螺春的品质特点是:索细长,卷曲成螺,披发,银白色而隐,清香淡雅,清新醇厚,回味悠长,其汤色翠绿清澈,叶色淡绿明亮。素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当地茶农形容碧螺春是“铜丝条,螺旋状,披发,清香果味,清新爽口。”
欣赏“碧螺春”挺有意思的。饮用时,先将茶叶放入透明玻璃杯中,用少许开水浸泡茶叶,待茶叶散开后再倒满杯子。一时间,杯子如雪花飞舞,只见“白云翻滚,雪花飞舞”,赏心悦目,清香扑鼻,捧在手里更是觉得贵如珍宝,宛如一件高档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
茶对联、茶诗、茶词就是佐证。
洞庭碧螺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