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洗澡的好处
2、排毒养颜的功效:洗澡可以打开全身的毛孔,使皮肤充分吸收水蒸气,补充水分,恢复皮肤的活力和水分。而且洗澡会大量出汗,同时沉淀大量污垢,使皮肤得到彻底清洁,从而增强皮肤的呼吸能力,使皮肤更加滋润光滑。
3、有效缓解疲劳:洗澡可以舒缓神经,释放心理压力,使身心得到洗礼。
4、预防关节炎:人体的关节容易受凉,导致关节炎的出现,洗澡可以保护人体的关节,适当的热疗也起到预防和缓解的作用。
5、减肥:当身体浸泡在温水中时,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会活跃起来,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扩展数据:
洗澡的健康指导
40℃是一个重要的界限。心血管病人要小心。
水温超过40℃,温度对身体的刺激就会加强,交感神经就会发挥作用。它的作用是使身心进入兴奋状态。对于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慢性病的人来说,洗澡时水温过高是一种危险的行为。
随着热水洗涤,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大量血液使体表血管扩张,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相对减少,可能发生心肌梗死等意外。
泡多久取决于水温。
洗澡时间取决于水温,尤其是身体不好的人。很多人不能长时间泡40℃以上的热水。水温42℃以上浸泡3-5分钟,40℃10分钟,37℃至39℃温水浸泡20-30分钟。
身体不好的人洗澡时尽量不要泡水。测量表明,当一个成年人让热水到达他的肩膀时,他全身的水压会达到500公斤左右。这样可能会让人心肺不舒服,身体也有负担。
你可以把身体浸泡在肋骨里,让你的心脏和肺离开水。水温的加热作用可以刺激“体内不断循环”系统,促进血液循环。热水还能促进汗液与体内废物一起从毛孔排出,对皮肤起到美容作用。
一个健康的人洗澡时可以把自己浸入水中。身体的位移使他体重减轻,肌肉紧张减轻,身心放松,睡眠改善。
警惕酒后洗澡
喝点酒,洗个热水澡。听起来很美。其实很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心血管专家认为,饮酒后,由于血液循环加快,洗澡时体内储存的葡萄糖会被大量消耗,导致体温迅速下降。
同时,酒精抑制肝脏的正常生理活动,阻碍体内葡萄糖储存的恢复,容易导致休克,严重时可致命。
所以,酒后最好不要马上洗澡。有些人误以为洗热水澡可以解酒,其实只会加重心脏缺血。洗澡时出现头晕、胸闷、眩晕等“澡堂综合症”时,也应立即停止洗澡,到医院就诊。
洗澡防“中暑”
中暑是由高温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和水电解质紊乱为特征的疾病。很多人认为中暑只有在夏天晒太阳的时候才会发生,但是冬天洗澡也有可能发生。
冬天很冷,许多人喜欢洗澡。在公共浴室,如果洗澡时间过长,会感到胸闷、气短、头晕,甚至晕厥。
这和中暑的原理是一样的。卫生间门窗紧闭,室内湿度高于外界。刚开始人体很舒服,肌肉放松,皮肤毛细血管长时间扩张。体表流了很多血,回流心脏的血液不足,心输出量减少,导致内脏供血不足,容易发生晕厥等意外。
如果想在浴池洗澡,最好先在暖池洗澡,然后过渡到热池。慢慢入水,从下肢开始,逐渐入水。饭后不要马上洗澡,卫生间要通风。经期、孕期、饥饿期、饮酒期不宜洗澡。洗后30分钟内适当进食。
洗澡“中暑”时,应将病人转移到通风阴凉处,并口服淡盐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如果感到胸闷气短,可按任重穴,服用速效救心丸,并及时就医。
百度百科-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