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参加线上减脂训练营。

自我介绍

我是小荠,一个上班族的妈妈。平时喜欢看书,思维导图,禅画,现在解锁了一项新技能——健身。

参加减脂营的目的是什么?

养成锻炼习惯。

我是一个久坐的人,最近总是感觉颈椎和背部疼痛,这是懒惰和缺乏运动的后遗症。我的身体告诉我是时候锻炼了。

有一句话,能不能坚持健身,取决于你家离健身房有多远。之前也办了健身卡,去了不到10次。各种准备和锻炼大约需要2到2.5个小时,所以上班族马宝伤不起。

参加训练营对我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在家锻炼。我可以在熊海子还醒着的时候做几组hiit,晚上可以和孩子一起锻炼。在做力量训练的时候,她也会在我身边放一张瑜伽垫练习劈叉,有时候我们还可以一起做开闭跳,既能锻炼身体又有亲子时间。不要太牛逼~

2.参加训练营有哪些改变?

因为我本身体重基数不是特别大,所以瘦了四斤,腰腹减了六厘米,腿围减了两厘米。

一开始家里人不支持说我不胖不需要减肥,但是人不能要马甲线吗?后来家里人看我这么注重饮食,渐渐就不说话了。别人怎么说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为了方便健身,家里空间很小(其实是我懒)。每次健身要铺瑜伽垫,都要收藏。后来我把飘窗收拾干净,铺上瑜伽垫,给自己创造了一小块专属的运动空间。每天一进房间就看到那个亮晶晶的橘黄色瑜伽垫,提醒我发手机健身。

如何看待练三分吃七分?

对于健身来说,吃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有一个道理,好吃的东西不利于减肥。

刚开始学做健身餐的时候,分不清属于哪一种食物,经常问老师,我能吃这个还是那个?是碳水化合物还是膳食纤维?我分不清愚蠢和愚蠢的区别。后来我用网上的app尝试给自己做各种健康营养的食物,还解锁了一些可以生吃的蔬菜,比如秋葵、紫甘蓝、彩椒、胡萝卜。

品尝食物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上班的午饭不能保持清淡营养,早上一起做午饭,开始带着饭盒上班的异国生活。希望以后能解锁更多的美食技巧,不辜负高价值的饭盒。

把经常吃的食物画成思维导图贴在冰箱上,早上就不用担心怎么吃了。

把记不住名字的动作画到思维导图里更容易锻炼。

关于健身你有什么想说的?

1.告别完美主义。

我是处女座A型血,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后来才知道,有时候过分追求完美,会让你陷入一个又一个坑。为了达到你想要的目标,你应该先完成它,然后再追求完美。

2.看自己的情绪,认识自己。

每天,无数的想法从我们的心中冒出来,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地意识到自己身上各种不同的想法。

分析一下什么情况下不想运动?什么情况下容易暴饮暴食?当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时,是否有更好的替代方案?不断完成与自己内心任性的孩子的和解。

3.不要过早退出

当我们尝试新事物的时候,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同的人碰壁次数不同就会退出。但是,我们的情感大脑毕竟比较原始,仅凭碰壁的次数来判断事情的难易程度并不一定可靠。

如果遇到困难,不妨借助互联网,借助群体的智慧,看看当时别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大多数情况下,你并不孤单。

你遇到的问题,别人早就遇到了。你踩过的坑,都是前人的脚印。不仅不会因为找不到线索和出路就退出。

问问你自己,你的戒烟决定是否基于足够的信息,你是否做了足够的研究,或者至少你是否简单地使用了搜索引擎。

过早退出是一切失败的根源。

决定本身没有魔力,也不会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神奇的是,在你做出一个决定后,你日复一日地完成那个决定。

最简单的例子:你决定去健身房,找个教练,交了钱,这不算什么。但是后来你真的天天去,不管工作多忙,不管训练多辛苦,你都咬牙坚持,有点厉害。

能让你长出新翅膀的,是你为了健身而努力的日日夜夜,比如放弃看戏的时间,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摆脱无意义的饭局,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设定可实现的目标,由内而外看到健身带来的改变。

我认识的一个女生,为了转行做金融,花了两年半的时间完成CFA一、二、三级。她说的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在备考之前,她花了一年半的时间,一边工作一边思考要不要考CFA。一旦做了决定,她就放弃了所有的娱乐时间,甚至去散步,去上厕所复习题目。

你看,不管不顾做决定很容易,但是想清楚之后做出适合自己内心的决定,并全力以赴去执行,才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