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厨房里的母亲
就像树木与土壤的关系一样,母亲与厨房息息相关。
妈妈的手习惯第一眼就洗手,上面留有切菜不小心弄伤或者做饭时被油溅到的疤痕。母亲身上的油烟味似乎永远洗不掉。这种气味对孩子来说就像她还是婴儿时的奶味一样熟悉...对妈妈来说,其实没有休息日,下班回家也只是搬炉子。厨师似乎是全世界妈妈的第二职业。也难怪,一想到妈妈,我就自然而然的看到厨房的样子,看到妈妈一日三餐忙碌的身影。
妈妈表达母爱的方式就是给我们做好吃的。当我们由衷地赞美一道菜的美味时,她会像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一样高兴。对此最深的理解是,我一直不在家。一年一度的探亲假变成了一次美食节,妈妈向我展示了她的厨艺。每次回家,我妈都会好好看我一会儿。她在试图从我的胖瘦变化中揣摩我在外面过得怎么样。如果我碰巧长胖了,说明我在外面过得很好。如果我瘦了,她会问外面的饭菜是不是很差。那我就换一种方式,在假期里做一顿好饭。
我对她的荒谬逻辑无能为力,但我不想让她无谓地担心。我不得不把我瘦的原因全部归结于我不习惯北方的饮食,我让我妈在第二天给我做了一些会让我哭的饭。
总觉得和妈妈有代沟,有时候甚至无法沟通。比如我每次回家,放下行李之后,我都希望能和她好好谈谈我离开一年的感受。但是我妈帮我把行李放好之后,我就直接去厨房忙活了...很快我就能端出一碗肉汤,让我先垫垫肚子。我不得不把我想说的变成一句废话。
母亲这一代人吃过苦,生活的磨炼让他们不太注重心灵的交流。这种母爱,与其说是粗糙,不如说是坚韧。母亲把自己的爱倾注到水壶浆里,尽力让这种表达延续到下一代身上。姐妹的孩子来了,母亲也要通过孩子的胖瘦来判断孩子的育儿方法,然后她要做出安排,给孩子弄点吃的。可惜几个孙女都在努力减肥,所以被妈妈视为最有营养的肉在她们看来是目前的敌人。有一次侄女莫名其妙地问我:“奶奶怎么带孩子,怎么喂猪?我总觉得胖是最好的?”
我不知道如何解释经历过“瓜菜一代”时代的母亲们表达母爱的方式。记得在那个用红薯等东西来补充食物的年代,我妈几乎调动了所有的民间智慧,煮,烤,晒...我妈变红薯的花样差点赶上魔术师了。看着那些很少有人愿意动的大鱼大肉,我和我妈一样迷茫。母爱应该如何从营养学角度分析?这恐怕超出了营养学的解释。母亲留在厨房,母爱是一顿美餐,如此简单世俗却又不可分割。再简陋的一粥一饭,我们都能从中吃到幸福的味道。
厨房里的妈妈离艺术形象太远了。习惯了妈妈做的菜,不知不觉长大了,觉得一切都很正常,记忆就像那个烟雾缭绕的厨房,很难找到显著的光亮。我妈曾经说起过家里厨房的变化,我们意识到拥有一个好厨房一直是我妈最大的愿望,但是这个愿望一直被忽视...
40年前,厨房根本不是厨房,而是用作吃饭食堂的平房一角,搭了一个土灶,周围是一捆捆柴火和茅草茅草。妈妈做饭还要照看火堆,时不时停下锅铲,拿起喷灯吹个不停,弄得头都花白了是常事。当时我妈也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好在这个尘土飞扬的地方做了二十年的饭。接下来的几年,终于换成了蜂窝煤炉,省去了生火做饭的麻烦。可是蜂窝煤火的又慢又慢,想炒的菜经常变成炖菜,让我妈的厨艺大打折扣。遇到过节或者邀请客人,她还是会用那个土灶。大姐结婚的时候,家里用的是液化气罐。虽然搬液化气罐是个体力活,但妈妈还是很开心,不用生火。每个人一天比一天干净。火的问题解决了,感觉没有专门的厨房,那些锅碗瓢盆处处掣肘。做菜就像蜗牛壳里的道场一样难。
妈妈说她当时就有梦想,这辈子有个特别的厨房就够了。不过当时听起来有点奢侈,所以我妈不敢跟任何人说这个想法。但是社会的发展进步总是出人意料。不到十年,我们家也搬进了一栋楼,有餐厅,客厅,厨房。搬进新房,妈妈去看的第一件事就是厨房。看到煤气炉,她反复开始点火,像个玩火的孩子。有了新厨房,妈妈累多了。她不能容忍油渍或任何东西弄脏厨房。厨房用了好几年了,一直很干净。
几年前,装饰在这个城市开始流行。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开始考虑装修。装修方案很快就确定了,客厅和卧室自然也要装修了。只有厨房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可能是因为经济不宽裕,厨房平时无人居住,也没有客人去,自然要等一段时间。母亲不反对这个计划。所以,改造后的厨房成了家里的“经济欠发达地区”。
去年,这家人打算重新装修。这次我妈建议厨房一定要顺便做。
母亲的话让我们感到羞愧。忽视厨房其实就是忽视我们的母亲。有很多给妈妈写的赞美母爱的话,可能会给她一个很好的厨房。这个世界上好像不多。
厨房很快就按照妈妈的意愿装修好了。不仅有了新的无油厨柜和不锈钢水槽,空间还延伸到了阳台,可以抬头远眺附近的绿色公园。在新装修的厨房做好第一顿饭后,妈妈对我们说:“在这里做饭几乎就像在享受一样。我都七十多了,还不知道能用多少年?”
我好像意识到我妈已经七十岁了!我的母亲太阳穴上有一颗星星,她在厨房里呆了半个世纪...前不久听到一个电视剧里有个声音在唱:“真想再活500年”。不知怎么的,我突然想到,妈妈一定是想再活五百年,但她并不想抱着“日月自转”,而只是为了一个好的厨房,安静地为孩子点燃长久的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