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拉伸的好处运动后拉伸需要多久?

导读:我们通常会在运动前后做一些拉伸运动来放松肌肉。我们来看看运动后拉伸的好处。运动后拉伸多久?

运动后拉伸的好处是运动后拉伸可以缓解肌肉紧张或酸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降低运动中肌肉受伤率,保持身体的柔韧性,促进肌肉生长。

1,缓解肌肉紧张或酸痛

运动疲劳后的拉伸运动可以保护韧带,降低肌肉张力,放松紧绷的肌肉,减少肌肉压迫,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训练后的恢复,使身体更加放松。灵活的拉伸运动可以减缓运动后的肌肉酸痛。

2、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运动后的拉伸可以让身体在之后更容易活动,从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3.减少运动中肌肉受伤的几率。

强壮、柔软和拉伸的肌肉比僵硬和未拉伸的肌肉能承受更大的压力,所以运动后有规律的拉伸可以防止肌肉扭伤,从而降低运动后肌肉的损伤率。

4.保持身体灵活

运动后有规律的拉伸可以保持身体的柔韧性,这样身体就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僵硬。这也有助于未来体育的发展,从侧面提升体育的训练效果。此外,它可以让你的肌肉更结实,身体线条更流畅。

5.促进肌肉生长

肌肉拉伸时,短时间内肌力会下降,但肌肉的整体协调性会提高。当肌肉的协同作用增强时,肌肉生长的能力就会增强。

运动后拉伸多久?很少运动的人需要每周拉伸三次左右,以保持身体的柔韧性。每次需要30分钟。运动量大的人应该每周拉伸7天,每天2-3次,这样就不需要那么长时间重复各种拉伸动作,直到身体重新感到灵活为止。

拉伸可以使肌肉韧带和关节之间的协调性变得更柔软,减少关节和肌肉受伤的可能性,降低背部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天累了,第二天特别容易腰酸背痛,这是因为身体没有及时拉伸。如果人们在做大量运动之前花20分钟左右的时间拉伸身体,可以缓解肌肉酸痛,保持关节健康。拉伸其实可以算是一种力量练习,最基础的一种。它的主要目的是让身体感觉柔软有力。

运动拉伸注意事项1。很多人在拉伸时注重更大程度的弯曲身体,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实际正确的拉伸应该只针对被拉伸的肌肉,可以克服其他肌肉的阻力。一次拉伸的肌肉越少,效果越好。比如分开拉伸大腿后侧肌肉的两侧,比同时拉伸两侧效果更好。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控制拉伸的程度,并且很容易调节拉伸的程度。

2.很多人在拉伸的时候,习惯性地一做深弯动作就屏住呼吸。但是一旦停止呼吸,全身就会憋着一股不正常的力量,肌肉很难充分伸展。尤其是比赛前,拉伸放松很重要。为了消除拉伸时的紧张感,必须注意保持深呼吸,小心翼翼地拉伸肌肉。

3、正确的拉伸不会造成第二天肌肉酸痛,有的人在拉伸时会让自己感到强烈的疼痛,很可能造成伤害。比如可能引起关节扭转,导致韧带或肌腱劳损;还可能对椎体造成很大压力;或者扭转造成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如果在拉伸过程中感到局部热感,应适当降低拉伸强度;如果有灼烧感,立即停止拉伸;如果出现肌肉刺痛,很有可能是肌肉拉伤。

4.人体一定程度上存在左右不对称。肯定会有容易拉伸的一面和比较难的一面。所以在左右两侧做同样的拉伸动作时,要注意更难拉伸的一侧。减少左右两侧的差异,提高跑步姿势的平衡性是非常重要的。

5.在进行一个特定的拉伸动作时,除了拉伸目标肌肉外,其他的支持协同肌肉也被拉伸。拉伸时应先拉伸协同肌,这样的好处是目标肌肉的拉伸程度不受协同肌的限制。比如在拉伸腘绳肌的时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拉伸臀大肌和小腿三头肌。所以先拉伸这些肌肉,再拉伸大腿后面的肌肉会更好。

6.被动拉伸姿势保持多久?有人认为应该是10秒到1分钟,而大多数研究认为应该是30 ~ 60秒。对于腘绳肌,一般认为15秒足够维持拉伸状态。对于儿童和青少年,一般以7 ~ 10秒为宜。被动拉伸下,一般每组2 ~ 5次,组间间隔15 ~ 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