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孩子身高体重标准是多少?
宝宝的体重可以根据以下标准计算:
1~6月龄体重(kg) =出生体重(或3kg)+月龄×0.6。
7~12月龄体重(kg) =出生体重(或3kg)+月龄×0.5。
2~10岁体重(kg) =年龄×2+7(或8)。
宝宝的体重可以根据以下标准计算:
出生后3-3.5厘米/月。
4-6个月增加2cm/月。
7-12月增加1-1.5cm/月。
1岁后身高=(年龄× 5)+80cm。
宝宝的体重一般和喂养方式有关。如果低于平均标准,可能是投喂不足,如果大大高于平均标准,可能是过量投喂。这两种情况都需要及时调整喂养方式。建议按需喂食,均衡饮食。
宝宝的身高受遗传、性别、睡眠、运动、营养、疾病因素的影响。如果宝宝身高增长过慢,要注意适量补充维生素D、钙、锌,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同时要增加宝宝的运动量。
扩展数据:
体重增加指数的基本规律:
正常足月婴儿出生时体重约2000-4000克。
前3个月宝宝体重每周增加180-200g,4-6个月每周增加150-180g,6-9个月每周增加90-120g,9-12个月每周增加60-90g。
按照体重增加的倍数,宝宝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约3倍,2岁时约4倍,3岁时约4.6倍。
在生命的第二年,婴儿的体重平均增加2500-3000克。
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期。
体长生长指数的基本规律:
体长是手指、躯干和下肢的长度之和,在宝宝的不同阶段,三者的比例是不一样的。婴儿出生时的平均身长约为50厘米。
1年体长增长最快,1-6月平均每月增长2.5厘米,7-12月平均每月增长1.5厘米。一岁时增加了25 cm,约为出生时的1.5倍。
出生后第二年,宝宝的身长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全年只增长了10-12 cm。从2岁到青春期,婴儿的身长平均每年增加6-7厘米。
年龄越小,头部与上半身的比例越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下半身比上半身长得快。
百度百科-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