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莲花山的历史
被称为“广东长城”的莲花山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地。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领兵驻防城中,设置第二道防线,防止英军入侵。现在莲花山建了一个仿清朝的兵营,游客可以在里面体验清朝的兵营,回忆鸦片战争时期的往事。
观音景区内,荷花盛开,“出淤泥而不染,清而不妖”,再加上观沧海的金身观音像,真是不凡,让人仿佛置身“净土”,心生敬畏。
南越王劈山取石。
秦末汉初,赵佗在岭南称王,派人寻找适合建造宫殿的建筑材料。南越的人们惊喜地发现了狮子洋边这片绵延数千米的红砂岩。质地坚硬、均匀、密度高、色泽鲜艳,是建造宏伟宫殿的最佳选择。从此,一场人与自然的战斗开始了。
时至今日,我们看到的那座几十米高、垂直于地面的赤壁,仍然无法想象它是如何在凿子和锤子中诞生的。从莲花山南部莲花岩开始,向北弯曲,向东延伸至莲花山渔港地基,形成一条南北长约1500m,东西宽50-200m,开采深度30-40m的采石带,开采面积33万m2,采石料约300万立方米。
当时,莲花山与陆地并不相连,而是南海中的一个孤岛。南越人要采石,必须开船。南越人,自古擅长划船,当时造船技术很高。采石后,他们经海路抵达广州江边,将石头运到南越国家宫署。
除了南越国宫室,1983在广州香岗山发现的南越王墓,由中科院地质研究所新技术研究室鉴定。建墓用的石头和莲花山的砂岩差不多,两者的石头组织和硬度完全一样。基本可以确定,这座墓的石头主要采集自莲花山。
巨额利润驱动采石业繁荣。
“莲花山的古采石场应该是国家造的,因为需要大量的财力、人力和技术手段来做,而且是在相对集中的时期开采的。这里的采石历史之古老,开采之规范,技术之高超,规模之宏大,遗产之美丽,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典型意义。”刘金山说。
西汉以后,莲花山的采石业从宋代一直延续到明末清初。在当时,红砂岩是应用最广泛的建筑石材,用于城市地基、官厅、祠堂、寺庙、住宅等建筑。
据屈大均《广东新话》记载,当时一些“亡命汉奸”聚集在莲花山,凿石牟利,“年收入数十万”。可见当时莲花山的采石业在利益的驱使下,发展的如火如荼。番禺博物馆提供的资料显示,宋明时期,莲花山大量采石工人居住在“石遗址”,即今天石楼镇的田埠头一带。
几个世纪过去了,当年的亭台楼阁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留存至今的古城墙见证了这段繁荣的历史。广州粤华路发现的宋代城址红砂岩石块与莲花山开采的类似,部分城砖侧面印有“番禺县”字样。明洪武十三年,即1380年,永嘉侯朱良祖对广州旧城进行扩建,修复了长12000余米、高6米多的城墙。今天,在越秀山,仍然有明代古城墙的遗迹,而用于建城的红砂岩大多来自莲花山的古采石场。
关于开放禁令的争论旷日持久。
当地居民认为莲花山是风水宝地,他们强烈反对私自开采石头。自明朝以来,采矿和禁止之间的长期斗争一直在进行。明万历七年,即1579年,陈因私采石被封禁。这是第一次在史料中被禁止。然而,在利益的驱动下,禁与开的斗争根本无法平息。
至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莲花城和番禺龚雪(今农学院)分别立碑,永远禁止开采。这两座古迹至今消失,在那一年,这标志着禁令争议的结束。
清代莲花山古采石场停止开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建筑材料的更替。随着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清代开采花岗岩的技术日趋成熟。与红砂岩相比,花岗岩更坚硬,不易风化,清代的墙基一直使用花岗岩。就这样,渐渐地,莲花山古采石场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留下了一道道豁口累累的绝壁,供后人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