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主要污染是什么?有哪些原因和解决方法?
1,工业污染
黄河污染中,工业废水污染占60%-70%,生活污水污染占30%左右,农业及其他污染占不到10%。监测数据显示,2005年黄河流域工作废水排放量为32亿t,占污水总量的73.5%。工业是黄河的污染大户,化工、食品、酿造、石油加工、焦化、造纸等五个行业也是污染大户。据统计,这五个行业的COD排放量约占黄河工作废水排放量的90%。氨氮排放量约占黄河工业废水的80%。从工业污染的构成来看,黄河的污染物以有机物为主,以氨氮、生化、需氧量、石油类、溶解氧、挥发酚、汞为主要成分,部分重金属也明显超标。
2、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对黄河的威胁主要表现在农田径流、水土流失和分散耕作。资料显示,到2007年,黄河流域面源污染年入流量已分别超过39万t、654.38+0.5万t、654.38+0.3万t和2万t。
3、流域水资源短缺,流量减少。
黄河本身就是一条水资源相对贫乏的河流。此外,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流域降雨量趋于减少,黄河整体水量在减少。另一方面,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黄河的需求急剧增加,不断提高了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直接导致流域生态环境流量不足,加剧了流域水环境质量恶化。一方面水的流入量在减少,另一方面污染的流入量在增加,这使得黄河的水污染形势更加严峻。
4.城市污水处理率低,污水直接排入河流。
城市污水处理不达标,大量不达标甚至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黄河,是导致黄河污染的一大因素。据统计,2007年前后,黄河流域实际日处理污水量不到0.9万t,处理率仅为1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环保投入不足;
流域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污染监督管理体制不畅,环保执法不严,也是影响黄河水质的重要因素。
6.黄河的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安全。
1999年,黄河龙门以下河段出现污染,下游部分城市黄河供水被迫停止一个月。2003年,黄河遭遇有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污染,三门峡水库变成污水库,第七次引黄济津被迫中断。2004年,黄河内蒙古段发生严重水污染事件,历时11天,黄河三湖河口-万家寨水库340km河段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治理黄河污染,保护黄河良好的水环境,是黄河治理工作者的责任和任务,也是确保科学发展的紧迫任务。
二、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措施
1,非工程措施是管理措施。主要根据流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实际情况和水体的功能需要,加强法制建设,统筹规划,加强监督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点源、面源污染物的排放和向河流的排放,防止和减少对地面和地下水的污染。
(1)依法治河要结合流域自身情况,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水资源。只有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国家法律是不够的。还要加强法制建设,根据流域实际情况,建立更加细化、易于操作的法律体系,依法保护水资源。就黄河流域而言,多年来,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会同有关省(区)水利、环保部门,先后制定了一些水系水污染防治的规定(办法),一些省(区)还制定了水污染物排放的地方标准。然而,事关流域全局的《黄河水污染防治条例》至今仍未颁布实施,尽管已经过去多年,几易其稿。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规定毕竟符合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客观需要,是管理方式的一种改进。在国家高度重视黄河水污染防治的有利条件下,应尽快实施。此外,根据近几年入河排污口调查和取水许可制度实施情况,应尽快制定取水许可水环境管理实施办法和水质监测归口管理办法。在实际工作中,除了行政和法律手段外,还应该运用经济手段加大水资源费的征收力度,对不合理使用和浪费水资源的人进行经济处罚。为限制废水排放,促进废水治理,保护水环境质量,有必要征收“水污染补偿费”。
(2)搞好宣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水资源保护是一项群众工作,只有流域内广大群众参与,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加大新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实施力度,提高全民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2.工程措施在河流水污染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程度重的情况下,仅仅依靠非工程措施来控制或减少污染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针对性强的工程措施。工程措施是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各类废水处理装置(设施)、污水处理厂和不同处理深度的处理系统。在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中,一般分三个层次设计:对重点污染源(工矿企业)进行分散处理,根据其废水特性选择有针对性的处理装置或设施;利用不同处理深度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基本采用污水土地生态处理系统,即实施污水回用工程。在一些大中城市重污染河段,这三个层面多被认为是系统工程,工程措施组合方案得到优化。
(1)一大批高效污水处理厂建成,黄河流域各省及重点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废水综合深度处理是控制污染的根本措施。因此,应建设大量高效污水处理厂,大幅度提高城市和工业废水处理率、废水处理达标率和废水处理深度。目前首先要做到废水达标排放,然后进一步减少废水和污染物的排放。2004年排入黄河流域的39.5亿吨废水中,经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废水不到总排放量的20%,大量未经处理的高浓度污染物废水直接排入黄河。据不完全统计,黄河流域一级支流71个排污口932个,水质超过ⅴ类的占53.5%..流域年污水量:化学需氧量97.3万吨,氨氮65438+24万吨..因此,许多污染严重的废水、污水和河水直接或间接地排入黄河。黄河怎么才能不被污染?我们可以下令关闭一家或几家工厂,但不能下令大部分工厂停产,也不能阻止收集大量废水、污染严重的支流流入黄河。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建设大量高效污水处理厂,严格废水处理,达标排放。
(2)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在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以农业用水为主,大分流、大蓄水、大洪水灌溉居多。灌溉方式落后,耗水量大,用水效率低,浪费严重,导致土壤中农药化肥大量流失,加剧了水污染。目前,流域内大部分自流灌区水价不到成本的40%,下游水价仅为成本的18%。如果采取价格杠杆、先进灌溉控制技术、农田工程、节水管理等措施,农业灌溉用水节水潜力巨大。鉴于黄河流域节水潜力巨大,应大力开展黄河流域节水规划,重视推广节水技术,制定相关节水法规,加强节水管理。节约用水不仅是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保护水资源、减少黄河水污染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在防治水污染的同时,有关部门还要加强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工程建设,种草种树,封山育林,保护植被,涵养水源,综合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对黄河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