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里的人和自己差别有多大?
首先,谢谢你邀请我。
你以为你长得像雷神,其实你是低调版的徐锦江!!
一般认为,自己照镜子,会比自己好看30%。
事实是,可能还有更多。。。
1.内心感受
照镜子的时候,不能给自己加两个滤镜。
首先,我不是从侧面看自己,而是看自己,这样我害羞的肚子看起来就不那么大了。
然后,对着镜子你会忽略掉自己丑陋的地方,比如光头,厚嘴唇,然后盯着你明亮的眼睛,幻想自己是吴彦祖。
2.是你在镜子前练了半辈子的东西。
你很会照镜子,每天出门都要照一张。所以每次照镜子都会有不自然的凹造型,比如光线更暗(突出自己的线条),比如侧身看自己。。。
但是在别人眼里,你也不总是一个凹的人吧?!
3.商场的镜子欺骗了你。
很多镜子会把镜子做得略凹,会让你更高更瘦,增加买衣服的概率。
回家看看-
买家秀!!!
大概要耗费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毕竟我辣么~
在家里照镜子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在镜子里特别好看,但是在别人的照片里我总觉得自己丑。网上还有一种说法,镜子美化了我30%的真实长相。虽然没有证据来验证这个30%的数据,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我在镜子里确实比我真实的样子好看。
其实镜子一直在欺骗我们。镜子里的自己左右两边是颠倒的,但即使你把自己颠倒过来,也不会影响外貌本身。无非就是你左眉高右眉高,左脸更胖右脸更胖。本质上,倒挂不会对你的美丑有太大影响。镜子最大的影响就是“曝光效应”。
“暴露效应”是一种独特的心理效应,这意味着我们会更喜欢我们熟悉的东西。
1960社会心理学家Zayork把一群完全不懂中文的美国学生分成两组,给第一组学生看一些汉字,每组给他们相同的熟悉时间。第二组学生也展示了同样的汉字,但有些汉字展示了很长时间。最后,两组学生被要求选择他们最喜欢的汉字。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组学生选择的汉字相对一般,而第二组学生选择的汉字大多是自己熟悉的,并且显示时间较长。
这就是曝光效应。无论是汉字、数字、字母还是长相,人们都会偏爱自己熟悉的东西,越看越喜欢。
镜中的人和镜外的人一定是一样的,但是因为曝光效果,我们会更喜欢倒挂在镜中的自己。一旦我们对着镜子把自己倒过来还原,很多人肯定会不习惯。下面两张蒙娜丽莎可以很好的说明。左边是我们很熟悉的,右边是镜像。左边的乍一看更好看,右边的感觉像个胖大妈。这就是曝光效应。反转对外貌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我们更喜欢自己熟悉的东西。
说实话,镜子里的人像和自己确实有差距,但这种差距无法量化。其次,我个人认为这个差距比我和照片的差距要小。以前有句话叫镜子里的你比自己好看30%!!!!!!
哦,我的上帝,这个声明是...想想都不靠谱!
这是我在镜子里的样子。按照这种说法,现实中的我有多丑?
其实我们所说的真实长相一般是通过和照片对比来判断的。但是照片本身就是二维图像+镜头失真,人拍的照片大量失真,不好看。
再加上我们平时也习惯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们一比较它们,就开始问真相:
真实的自己比镜子丑吗?没有。。。或者你对着镜子犹豫不决。
下面就来说说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两者的差距。首先,外界环境和镜子本身都会影响成像效果。
镜子的曲率,摆放的角度和光线都会影响你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样子。
比如商场的镜子很有想法,可能用了微凹面镜,堪比美妆拉腿app,整个人瘦了一圈。
但是有些商店的镜子很讨厌。每次试穿衣服都不想买。看起来真的很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想让人买衣服。
光也是。感觉在侧面柔和的光线下照镜子会让整个人更好看。
第二,也和人的心理有关。
人在心情好的时候,一般会觉得自己在镜子里更好看。反而可能会觉得镜子里的自己不顺眼~
而如果你对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不满意,照镜子的时候可能会无限放大不满意的程度。
所以这个差距是存在的,但是因为影响因素是变化的,所以很难说差距有多大,也很难说哪个更漂亮。
而且我觉得总的来说,镜中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没有太大区别的原因是:
在没有一些极端的外界环境因素的情况下,如果你看着镜子里你朋友的样子,再看看你眼中ta的样子,你会发现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这是一张自拍。
一个朋友拍的。
自拍照
她开枪了。
我还是自拍一下比较上相。如果我照镜子,它只是一般般
我觉得我看起来更好。因为它不是镜子。哈哈的笑
第一张是他拍的,第二张是镜子的效果,有点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