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袁咏仪离婚(袁咏仪智利吵架保险离婚)
袁咏仪和奇拉姆结婚近20年,是娱乐圈少有的模范夫妻。
但是,即使是相爱多年的夫妻,也面临过离婚危机,是什么导致他们走下去,其实都是小事。
在综艺节目《我老婆的浪漫旅行》中,袁咏仪说生下儿子神奇小子后,情绪起伏不定,看不到顺眼的东西。
有一次,我看到妈妈逛街回来,觉得她好辛苦,于是流下眼泪责怪奇拉姆:
“你为什么不帮我一把?你不想这么做吗?”
奇拉姆感到不解,说:“你就是这么想的。”
于是,他们人生第一次吵架,奇拉姆摔门走了。
期间,类似这样的争吵发生过很多次。无奈之下,奇拉姆甚至说:“你再这样下去,我们就活不下去了。”
事实上,他们的感情危机并不是袁咏仪眼中不活跃的丈夫,也不是奇拉姆眼中多变的妻子,更不是一件小事就能让他们轻易吵架。
真正的问题是袁咏仪正处于产后哺乳期,情绪不稳定。她的思维方式是非理性的。
这种非理性的思维方式,也被称为“病态思维”,容易操纵一个人的情绪,使我们受制于他人。
02 3种病态思维让你被牵着鼻子走。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是世界公认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之父。他在《为什么我的情绪总是受别人影响》一书中指出,人不是因为不好的人和事而不安,而是因为对发生的事情的看法和意见而情绪不稳定。观点有好有坏,坏的观点叫病态思维。
书中指出的三种病态思维是:
(1)恐怖思维
有这种思维的人,凡事都往坏处想,为小事焦虑,习惯用“如果呢?”思维方式就是思考问题,对普通事物进行恐吓。
例如,上面袁咏仪的案例就是一种恐怖主义思维。当她看到她妈妈购物回来时,没有人帮助她。她突然想到不好的地方——“奇拉姆不想干”,没有考虑当时的实际情况。
我表姐曾经告诉我,她遇到了和袁咏仪一样的场景,她的思维更加恐怖:
“我老公不这么做,我妈累死了怎么办?”
“老公不想这样,是不是不爱我了?”
“老公不爱我了,要和我离婚怎么办?”
情绪飘忽不定,一天变化72次,让他看起来像个随时会发作的疯女人。一直折腾的姐夫一个星期不回家。
②思维要转变。
这是一种绝对的思维,通常的思维方式是“我必须……”“我应该……”“我只能……”“我必须……”。
那些说“我应该”经典的人,不仅是在批评自己,还会给别人带来麻烦。
比如我表妹,容易感情用事,用恐怖的思维把姐夫吓跑了,发现他好几天不回家,于是她就开始了“应该改变”的思维:
“我应该对老公温柔一点。”
“今晚我不会睡了。我得等我老公回来。”
可惜表妹这样做了,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还因为自己太情绪化,把自己压抑了。
③理性思维
当人们使用合理化思维时,他们是在否定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弱化问题,回避问题。思路是:“谁会当真?”“天还没塌下来!”以及“那又怎样?”
比如面对不回家的女婿,坐月子的姐姐一开始觉得没什么。后来,她看着焦虑不安的表妹,情绪也受到了感染,但她表现出了理性的思考:
“那小子不回来就算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都是我女儿的错,女婿不回来很正常。”
“年轻夫妻吵架很正常。也许他明天会回来。”
每个用理性思维思考的人都是在自欺欺人。
这种想法无济于事,不仅掩盖了真正操纵我们情绪的人和事,也耽误了我们寻找解决方案。
现在,我们知道了,不是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和事在忽悠我们,而是那些让我们难受的交易者。就是这三种病态思维。
换句话说,我们对人对事的思考决定了我们的心情,真正的始作俑者是我们自己。
既然破坏者是自己的“想法”,那我们为什么不改变自己的想法呢?
理性思维四步法:用更好的选择取代“病态思维”,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心理学家埃利斯指出,一个人对自己的感受和行为负责是必要条件。经过多年的研究,他找到了调解病态思维的四步法,帮助每个情绪过度的人改变情绪。
第一步:承认不良情绪的存在,反思其不合适。
第二步:识别什么样的病态思维导致不良情绪。
第三步:通过提问和回答来质疑和对抗病态思维。
第四步:用更好的选择取代病态思维,稳定情绪。
我们继续分析袁咏仪的情况。
首先,袁咏仪承认她很心疼妈妈的辛苦,所以难过到流泪。但是,生气到骂老公不帮忙,不愿意做家务是反应过度,是不合适的。
其次,袁咏仪能回忆起他此刻脑子里是怎么想的吗?你恐吓过事物吗,你应该融化它们还是合理化它们?
从上面的对话中,我们知道她的思想已经恐吓了事物。
第三,当袁咏仪认识到自己对恐怖的看法时,他可以通过自问自答来面对自己的病态思维。
例如,她可以这样做:
“老公一定要买菜吗?”“不,他不必去购物。”
“我老公袖手旁观真的不想帮忙?”“可能没有,他可能一直在忙自己的事。”
“如果我老公真的不想帮忙,那他就是不爱我了吗?”“不,这和爱不爱没关系。”
最后,袁咏仪告诉自己,他可以用更好的选择来改变和稳定自己的情绪。
这里说的更好的选择是除了病态思维之外的理性思维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取代任何一种病态思维。
例如,袁咏仪面对这件事可以这样想:
“希望妈妈不要太辛苦。如果有人偶尔能帮我,我会找时间让它发生。”
“我希望我的丈夫能分担一些家务。如果他真的不能或者不愿意分享,也没关系。我可以想其他办法。”
“我希望自己不要情绪化,但偶尔还是会忍不住哭。毕竟产妇的激素分泌不同于常人。因为情绪激动影响了家人,我很后悔,以后会努力调解自己的想法。”
这种思维的好处是试图用理性的思维来抵抗情绪的过度反应,解决问题。
千万不要低估自己头脑中的病态思维,警惕成为它的牺牲品。
很多人喜欢83版的《射雕英雄传》,尤其是黄蓉的扮演者翁美玲。
她古雅妩媚可爱,智慧无与伦比,是金庸大师眼中最理想的黄蓉。
可惜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她自杀离世,舆论一片哗然。
爱她的观众和粉丝,怪她的男朋友唐。
而唐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是目瞪口呆,因为在他看来,他们刚刚还在吵架。
然而,翁美玲的情况并非如此。
当她爱上唐的时候,她有多敏感?
第一,我无法忍受唐对她的冷漠。
第二,我受不了唐和女人的亲密游戏。
第三,唐听到的绯闻,整个人都崩溃了。
在她去世的前一天,和唐吵到流泪分手,然后她传呼唐:“你不回我电话,就见不到我了。”
没有等到回应的翁美玲打电话给一个朋友,说他太苦了,不想活了。
第二天,他被发现自杀了。
看到这一幕,我们在惋惜损失的同时,也深深地理解了唐。
谁能受得了这么敏感多变的女朋友?
集美貌与荣耀于一身的翁美玲,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完全寄托在爱人身上,最终将自己的人生寄托在他身上。
可怜,可悲,可怜。
真正导致她死亡的不是唐,也不是他们摇摆不定的感情,而是她自己病态思维下的恶劣情绪。
原来是这样的。
2013年,翁美玲的少女时代男友罗伯·乐德博在网上公开发声:翁美玲自杀我一点都不惊讶。
我们只知道翁美玲的家庭出身很不好。作为私生女,她从小就情绪敏感。在她和唐在一起之前,她有过许多“自杀”的念头。
她情绪不稳定背后的原因是她从小就严重缺乏爱和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的人很容易陷入病态思维的漩涡。
如果,当初,翁美玲意识到自己的思维问题,早一点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症下药,学会用理性思维来缓解自己的情绪,她的爱情,她的人生,会是另一番景象。
俗话说:心为天堂,我怀念地狱。
这里的“读”字就是你所想的。
面对身边的人和事,用“更好的选择”的思维去看,就像在天堂游荡,用病态的思维去看,就像下地狱。
埃利斯的回答一方面说明了理性情绪治疗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要接纳自己。
生而为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被杂七杂八的想法影响。为了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我们要理性思考。
接受真实的自己是所有心理学的一致方向,也是过上幸福生活的最好方式。
拿破仑说过,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理想城市的将军更伟大。
成为伟人太遥远了。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只需要用更好选择的理性思维来指导自己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