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B400E钢筋一般用在哪里?
从65438到0995,原建设部和冶金部开始联合推广新型钢筋的应用。经过1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工程技术普及程度参差不齐,我国高强度钢筋的应用比例仍然较低,地区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应用好于西部地区,大城市应用好于中小城市。
按照我国现行的标准和规范,混凝土结构中高强钢筋的用量理论上可以达到钢筋总量的70%。发达国家非预应力钢筋以400MPa、500MPa甚至600Mpa为主,其用量一般占钢筋总量的70% ~ 80%。这说明我国推广应用高强度钢筋的潜力很大。考虑到两大行业生产、应用、研发的实际情况,两部门经过认真研究,确定到“十二五”末,建筑工程高强度钢筋使用量至少要达到钢筋总量的65%,这是一个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明确推广应用的技术路线是:加快淘汰335MPa,优先使用400MPa,积极推广500MPa螺纹钢筋。
高强钢筋的推广应用涉及不同行业、不同主体、多个环节,需要统筹考虑、协调配合,妥善处理好以下问题。
供求问题
丰富市场供给,满足工程需求,是推广应用高强度钢筋的基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善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平衡供需,引导价格。工程建设对钢筋的总需求大,需要的规格多。企业希望及时供应,但单个规格批量大小不一,钢筋是批量生产的,达不到一定数量,钢铁企业不愿意生产。目前,高强度钢筋的整体产品规格和生产能力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但在一些地区,很难买到方便、价格合理、规格齐全的更不用说高强度钢筋。生产和应用单位应加强协调,解决供需矛盾。鼓励生产单位创新供应方式,规划储存,发展或依托高效的物流配送渠道,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满足市场需求。应用单位应加强需求分析和预测。两个体系要形成有效的衔接机制,共同建立信息平台,及时准确地发布高强度钢筋的供求和价格信息,合理引导供应和消费。
(二)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
要坚持通过市场机制推广应用高强度钢筋,发挥企业的主体地位和积极性,保障市场供应,调节供需平衡。政府工作的重点应该转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通过完善标准体系,制定激励政策,完善监管措施,确保钢筋和工程质量,避免钢筋价格大幅波动。云南推广高强钢筋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充分发挥了企业的积极性和政府的引导作用。昆钢集团加强高强度钢筋技术研发,积极与建设、设计、施工单位沟通协调,举办高强度钢筋应用技术难题培训班,并向保险公司投保钢筋质量险。这些措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云南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出台了《关于在建筑工程中推广HRB500热轧带肋钢筋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广应用高性能抗震钢筋的意见》、《HRB500热轧带肋钢筋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技术措施》、《500MPa级热轧带肋钢筋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技术规程》等政策措施和地方标准,促进了高强钢筋的应用。
(三)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
生产单位和应用单位要有大局意识,从整体利益的高度出发,兼顾彼此的诉求,共同做好工作。由于外部环境恶劣,市场竞争激烈,钢铁企业经营困难。推广高强钢筋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拓展了转型发展空间。通过减少钢筋用量来节约成本是建筑企业使用高强度钢筋的主要动力。在一定时期内,价格仍然是影响高强度钢筋应用的关键因素。建筑企业整体利润微薄,难以承受高昂的材料价格;价格不能太低。没有钢铁企业的积极性,供应就难以为继。合理的价格,生产单位和应用单位合理的利润空间,“* * *”双赢,是高强度钢筋成功应用的前提和重要保证。云南、江苏、河北等地的经验说明了这一点。
(D)技术进步和经济适用性
不是所有的建筑结构和构件都要用高强度钢筋,钢筋强度越高越好。应坚持以节约材料为核心、以结构安全为前提的原则,科学、可靠、经济、合理地使用。建筑结构形式多样,规范中不同构件的设计、计算和构造要求也各不相同。使用高强度钢筋的节材效果差别很大。当节材效果明显或有助于保证建筑质量和安全时,应采用高强度钢筋,尤其是高层和大跨度建筑;当不需要高强度时,可以使用普通强度的钢筋。各种钢筋生产工艺都可以达到很高的强度,但是延展性不同,价格也不同。要综合考虑钢筋的强度和延性,根据地下室墙体、基础底板等结构和构件的受力特点选择钢筋,使用延性低、价格低的钢筋,降低工程造价。
(5)国家推广和重点示范问题
综合分析国情,提出了“十二五”期间高强钢筋应用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各地要根据本地区高强钢筋应用的基本条件,制定自己的目标:基础好的地区,如400MPa螺纹钢筋应用水平高的城市,可积极应用500MPa,力争提前实现国家工作目标;基础差的城市要分步推进,以400MPa为主应用;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地区,应推广高强度抗震钢筋。试点示范对高强度钢筋在全国的推广应用起到积极作用。两部门选择云南、重庆、江苏、河北、新疆作为试点,通过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城市、钢铁企业、建设项目的示范,积累高强钢筋生产应用经验,建立生产、配送、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推广应用全过程的协调管理机制。
第三,认真完成高强度钢筋推广应用任务。
两部门联合发布了《指导意见》,成立了高强钢筋推广应用协调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初步形成了协同工作机制、政策和技术支撑体系。这几年很多地方积累了很多经验,这次会议期间会有交流。为保证高强度钢筋推广应用的实施,当前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高强度钢筋的应用涉及面广,关联性强。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按照《指导意见》要求,成立有相关部门参与的领导和工作协调机构,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制定方案,形成联合推进机制,强化阶段目标管理,强化过程监管,确保部署落实和检查落实。
(2)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两部门正在抓紧研究推广高强度钢筋应用的激励政策措施。一是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将钢铁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生产高强度钢筋纳入技术改造资金范围;将高强钢筋的应用纳入绿色建筑行动计划、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和工程评奖;建筑工程领域节约材料的财政支持政策。各地也要结合实际制定支持政策。二是完善相关标准规范,进一步修订已纳入500MPa钢筋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启动《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范》、《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等修订工作。,并颁布了国家产品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
(3)做好示范。试点地区要按照《示范工作方案》的要求,坚强领导,抓好落实,按时完成任务。示范工作与全国推广同时进行,示范过程中好的经验我们将组织交流推广;我们也会采取措施解决出现的性问题。各地区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在全面推广的基础上,选择一些城市和项目进行示范,发挥典型的引导作用。
(4)加强技术研发和指导。协调小组将组织研究500MPa及以上钢筋的生产、加工、机械连接、焊接等技术和结构设计软件,加强提高高强钢筋综合性能和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性能的研究,探索准确识别钢筋品牌的方法,避免混淆。编制高强度钢筋应用图集、手册、指南等辅助技术资料。各地要成立由两个系统专家组成的高强钢筋推广应用技术指导小组,建立咨询平台,畅通沟通渠道,及时提供指导。
(5)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两个地方部门要围绕高强钢筋应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组织协调,利用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通过案例分析、专家访谈、经验交流等方式进行深入有力的宣传。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技术人员进行高强钢筋应用技术培训,特别要重视边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及中小城市。协调小组正在组织专家编写教材,并将于近期在全国组织教师培训。
(六)加强监督检查。今年,两部门将组织对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和钢筋产品标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格控制钢筋直径负偏差,杜绝瘦身钢筋。各地要把高强钢筋的合理使用作为施工图审查和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内容,严格控制。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同时,各地要及时反馈推广应用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两部门要抓紧研究,提出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