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分的目的
道德加分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2013年9月起,全国各省市招生考试部门开始发布高考相关信息。本次政策发布对相关加分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主要集中在体育、奥赛等减分项目上,多站点奥赛获奖者将不再进入保送行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3省加分提到了思想品德和见义勇为,有的省市甚至达到了20分。
高考是学生人生的第一道坎。这些年来,高考的额外热度让各地的学生家长拼命把孩子送到各种补习班和超长班。孩子们都发育不良,却忽视了对他们品德和生活技能的教育。高考加分的不断瘦身,是对近年来奥数热、体育热的一次纠偏。与此同时,加分项在体育、奥赛等项目上有所缩水,但在道德领域却一直在扩大,思想品德成为衡量一个学生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高考指挥棒使得各地都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被培养成考试机器,但各地对思想品德的培养重视程度较低,直接导致部分学生情商不足。前段时间的复旦投毒事件虽然是个例,但其中反映出的情商缺失却具有普遍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也就是说人和其他东西是有本质区别的。除了成为有用的人,更重要的是成为道德健全的人,这离不开社会、家庭、学校的道德教育。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都希望孩子长大。但有些家长只注重成为“人才”,而忽视成为“人”。复旦大学投毒案可以证明。复旦学生智商不高,但这个学生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同学的包容。智商再高的人,如果还没有成为“人”,社会危害会更大。作为社会公民,首先要培养一个人的情商,一个人的公民意识,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公民道德、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能量免疫力,抵御暴力、色情等负能量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