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保健食品有什么问题?有哪些科学合理的减肥方法?
1,减肥保健食品的问题
第一招:减肥保健食品功效不可信。
减肥保健食品宣传中经常看到“见效快”、“无副作用”、“茶叶+胶囊,双管齐下,减肥真快,效果奇效”等字眼。其实只要涉及到疗效的宣传,这些保健食品的减肥宣传都可以认为是违法的。
我国《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指出,“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含有表示产品功效的断言,不得含有保证和含有使用该产品获得健康的表示,不得含有不能证明的所谓‘科学或者研究成果’、‘实验或者数据证明’,不得含有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不得直接或者间接宣传治疗作用,不得通过宣传某些成分的作用明示,不得暗示该保健食品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可见,只要宣传中含有对治疗效果的介绍,这些减肥保健食品都是不可信的。
第二招:广告减肥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
在保健食品的宣传中,“一个半月能瘦48斤”、“六天能瘦2斤半”、“一月瘦30斤”、“每天都在减肥,每天都在变”的说法比比皆是。身体脂肪的燃烧是由身体的多种因素决定的,是一个复杂的代谢过程。
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烧”是不可能的。“一个半月能瘦48斤”,就算拉肚子也不可能拉肚子这么快,除非生病。可见,宣传减肥速度是不科学的。当然要给这样的减肥保健食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第三招:宣传超低价减肥保健食品不可信。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减肥保健食品开始在价格宣传上大做文章,比如“10元减肥”、“30元体验减肥奇效”、“一天不到三元,一天一斤”等等。拼低价本身就是对自己产品不自信的表现,给人一种“骗了就跑”的印象。
专家指出,这些刻意在价格上做文章的减肥保健食品,科技含量普遍较低,要么是添加了一些过了专利保护期的药物,要么是使用了一些古老的药物,并无新技术。所以减肥的效果根本无法保证。
在吃了没有效果的减肥保健食品的基础上,花再多的钱也是不对的,甚至可能危害健康。所以,消费者一定要对在价格宣传上大做文章的减肥保健食品保持清醒的头脑。
对于爱美爱健康的中青年女性来说,减肥是一个永恒的热门话题,但减肥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想真正达到减肥的目的,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缺一不可。
2.减肥药的常见成分
1,番泻叶减肥药成分之一
后遗症
呕吐、腹痛、腹泻、脱水、电解质失衡、手脚麻痹,严重者甚至出现暴发性肝炎、严重神经病变、全身瘫痪而死亡。
说到减肥,泻药是最常用的。腹泻千万不要作为减肥药,长期服用会对肠胃紧张造成很大影响。要知道,番泻叶虽然有止泻作用,但是价格便宜,经常被添加到减肥茶和食物中!因为含有大黄素,大量长期服用很可能会损伤肝脏。
2.利尿剂,减肥药的第二种成分
后遗症
1,脱水症状:乏力,头晕,口干,皮肤干燥弹性差,舌上有纵向皱纹,血压低。
2、电解质失衡:肌肉无力、麻木、抽筋、呕吐。
促进肾脏增加尿量,从而排除体内多余水分的药物,常用于降低血压,或缓解肾脏疾病、心力衰竭、肝硬化等引起的水肿。
3.麻黄素减肥药的第三种成分
后遗症
心悸、头痛、失眠、头晕、心脏病、中风、精神异常等。患有心血管疾病或长期服用高剂量的人甚至可能死亡。
中国古代生药之一,具有类似肾上腺素的生理功能。服用后会引起心跳加速、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出汗、精神兴奋等。因为这些作用都是提高新陈代谢的生理现象,所以一直被强调“全天然”的减肥食品行业视为最有效的减肥成分。
4.安非他明前体减肥药的第四种成分
后遗症
毒瘾、心悸、肝肾疾病、脑损伤、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等。
黑心减肥药的添加剂可谓琳琅满目,甚至不惜掺杂毒品,其中“苯丙胺类结构”最大。吃饭后会出现不想睡不想吃的亢奋症状。减肥效果虽然好,但是烦恼也是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