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惊心动魄”的营养讲座

孩子的身高一直是父母关心的问题,不管父母高不高。

孩子身高低于正常范围的家长就不用说什么了。看着那小小的身影,别提有多着急了!父母个子高的父母,当看到自己的孩子没有像预期的那样比正常人高的时候,也会不停的问自己:TA为什么没有长高?父母个子不高的父母,即使孩子的身高一直在正常发育范围内,也无法停止担心孩子以后会不会长高。

如果你也有点在意孩子的身高,那就太巧了!我一直担心大哥的身高,直到现在。然后,我终于在前几天的一次营养专题讲座中学到了一些营养知识。

孩子的身高只取决于遗传吗?除了遗传,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孩子的身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帮助拉出一个孩子?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1,一个公式:遗传身高怎么算?

男孩身高=(父亲身高cm+母亲身高cm+12)/2

女孩身高=(父亲身高cm+母亲身高cm+12)/2

做个小总结:

如果你想预测你的孩子将来会长多高,可以通过公式来预测。比如我的两个大儿子将来会长到169cm,好像不太好!

接下来的两张图呢?首先我们根据前面算出的遗传身高来找分位数,也就是18岁时的身高是哪条分位数线。

按照我家的计算,我的两个儿子将来都在身高的第25百分位。你什么意思?意思是100个男人中,比他们高的有74个,比他们矮的只有25个。说到这里,请允许我独自哭一会儿...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遗传身高所在的分位数线对应的当前年龄的身高。以我的小七为例。25分线对应的3岁3个月身高95cm。对比他现在98cm的身高,可以看出他的实际发育比遗传指数要好。

所以通过上图,我们可以大致算出孩子目前的发育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发育良好,超过了基因水平,说明我们的饲养方式已经合理了。如果发育不满意,低于遗传水平,就说明要注意了!要尽快调整喂养方式!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永远高于天!发育好,父母希望孩子长高,180是最低标准!一般的发展和追赶的动力就更不用说了。

让孩子成长到自己满意的高度不是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

怎样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

3.几个误区:不要让自己固有的思维限制了孩子的身高。

误区1:父母高,孩子就高。父母矮,孩子也必然矮。

真相:传给孩子的只是上下相差6.5厘米的身高范围。环境因素对孩子的身高同样重要!

误区二:有的孩子长得早,有的孩子长得晚,不用那么担心。

真相:早长晚长全靠骨龄。在营养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后期生长的几率很小。

正常孩子2岁以后每年长5-7厘米。我们的孩子达到了吗?

4.怎么办:想让孩子长高?没问题!父母准备好了吗?

1)对照标准表看孩子身高体重的分数。

2)预期身高得分和实际身高得分有什么差别?

3)增长速度是否正常或合适。

4)遗传潜力是如何发挥的?

5)体重如何影响身高?

6)早长还是晚长

7)确定身高提升的干预方案。

5.测量知识:精确的测量非常重要。光看身高不理想就够让人担心的了。不要因为测量误差,让自己每天都有坐过山车的感觉。

1)每周固定时间称重:早上小便后称重。

2)每个月生日固定时间测身高:上午测会比下午测高,第一测是上午测,以后要早起。要不要下午考不要紧,只要你有一颗坚强的心,哪怕你发现一个月都没长出来,你也不会哭。

3)每次测量都是由同一个人和量具进行测量和记录,不同人测量的结果会有误差,量具也是一样的。

6、如何分析测量结果:有的放矢,才能练就百发百中的本领。只有分析问题出在哪里,才能有针对性地干预孩子的身高。

1)前面说过,首先根据孩子目前的身高,我们判断目前的发育状况:

对应现在的身高和遗传身高,我们会得出一些结论:

A.当前身高水平=遗传身高水平:环境因素对孩子身高没有影响,或者处于放养状态,或者保健不到位。

b当前身高水平>遗传身高水平:环境因素促进了孩子的身高。

C.当前身高水平<遗传身高水平:环境因素已经阻碍了孩子的身高。

2)对比孩子目前的身高体重,判断体型:

a身高=体重(对称型):体重对身高没有帮助,以免体重增加过多。

B.身高>体重(苗条型):有利于长高,不易长早。

c身高<体重(矮胖型):避免超重,控制体重增长过快,容易长得早。

?2岁以后,年生长速度为:身高5-7 cm,体重1-2 kg。

?3)设定目标:无论我们对孩子的身高是否满意,我们都会设定一个未来的身高目标,以此来决定我们的干预计划。

4)坏习惯:身高管理从告别坏习惯开始,看孩子是否中招。

?a .挑食;

?b .甜品过量;

?c .饮食不规律;

?d .不喜欢运动;

?e .父母责备太多。

5)饮食指南:

A.合理饮食:

充足的能量,动物性食物,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纤维素类食物。

B.高大上的食物(合适):

50g肉,1鸡蛋,500ml牛奶。

C.增肥食物(不合适):

甜饮料、油炸食品、西式快餐、果汁。

6)适当的运动:

A.耐力运动:适合刺激膝关节、踝关节和脊柱的运动,如做操、跳绳、踢毽子、跑步、球类运动等。

B.规律运动:规律定量运动,每周5次以上,每次持续20-40分钟。

7)愉快的心情:

A.抑郁和紧张会影响身高增长。

B.愉快的心情有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

C.好心情可以促进营养吸引。

D.好心情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8)充足的睡眠:感觉这是史上最简单的方法,没有之一!

9)与健康和身高密切相关的维生素:现在刚入冬,赶紧补维生素D吧!

最后,如果你看完这些还是无所适从,但是又想对孩子的身高做点什么,你也可以选择去医院的保健科,交给专业的医生来解决。

说真的,听完这个讲座,感觉自己坐在过山车上,惊心动魄。一开始因为遗传身高的原因,我很着急,我恨自己没有努力长几厘米。当我听说高度的时候,我可以介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感觉两个儿子的身高又安定下来了,心终于没有跳出喉咙。

不管我们是否执着于孩子的身高,作为一个育儿者,我们总想从各方面给孩子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最好的东西,但我们往往做不到,以至于看到孩子长大后才后悔偏差。

一次营养讲座让我认识到,不管怎样,只要你有改变的决心,就没有你找不到的路,哪怕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看似不可逆转的领域。

开始永远不会太晚。什么都别说。老母亲得赶紧给儿子们买买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