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游记随笔

儿子平时工作很忙,总想着怎么利用周末来丰富我的退休生活。然而,天空并不美丽。上海的初冬很反常。本该是干燥寒冷的季节,却阴雨连绵。如果不清理,我想人会发霉的。

终于盼到了周末天气好转,儿子马上安排了去苏州的行程。仔细考虑了一下,苏州的景点很多,最能代表苏州美景的是拙政园(花园)和周庄(水乡)。周五下午,儿子给本田加满油,妻子买好路上需要的食物和饮料,打包好必要的衣服和用具。28日一早,我们一家六口开始了去苏州的周末旅行,去自驾游。一直以来,苏州美景的赞誉是天下第一,我也看过很多相关的图片。一旦身临其境,那种奇妙的兴奋和激动是无与伦比的,发自内心的。

苏州拙政园以山水为中心,亭台楼阁,山水缠绵,花木繁茂。拙政园建于明朝郑德年间。当时的钦差大臣王因回乡而遭朝中特务机关陷害,历时十六年才在此建园。此后,在明朝崇祯四年,侍郎王馨漪买下了花园东侧的土地,建造了一座私人花园。这两座园林随时多次易手,解放后延期收归国有,并合为一园,即今天的拙政园。整个公园分为三部分,即东花园、中花园和西花园。东园开阔宽敞,中园精致华丽,西园奇妙美丽。整体布局严谨,地方风格各异。有山有水,有堂、廊、亭、阁、楼、台、亭、阁、酒楼、船、墙等建筑。所有建筑形神兼备,其形神与天上地下的自然环境相一致,同时公园各部分自然相连,从而体现出典雅、静谧、含蓄的艺术特色,其美景为全国之最。让你的眼睛眼花缭乱,在此期间,你会逐渐变好。

我陶醉于祖先创造的人间天堂。拙政园虽然只是苏州园林中的一个,但已经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文化特征。它反映了中国人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人生观。这个项目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奋和智慧。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哲学、儒释道等宗教思想和山水诗、中国书画等传统艺术精华。是中华民族文明博大精深的又一写照。我们在欣赏前人非凡创造力的同时,也不禁赞叹庄园主、贵族文人、文人墨客们高贵典雅的生活方式。回顾过去,思考现在,我在心中祈祷,呼吁今天的人类在推进现代化的同时,珍惜和保护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近期,全国各地特别是大城市雾霾天气肆虐,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威胁人类安全健康,教训十分深刻。

晚上一家人在金鸡湖边漫步,欣赏苏州美丽的夜景和湖中摇曳的倩影。当我们坐在湖边的月亮塔酒店,品尝糖醋桂鱼,品尝苏味脆皮鸡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了古代苏州人的闲适与浪漫。

第二天,在酒店享用自助早餐后,我们立即赶往周庄。此时天色阴沉,空气潮湿,薄雾笼罩,细雨绵绵,仿佛上天有意为我们游览江南水乡营造一种朦胧梦幻的自然意境。

一进景区,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周庄的美,源于水的魅力。城在水中,水在城下,这是周庄的一大特色。镇上明清时期的砖雕土木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各种大小不一的石拱桥星罗棋布,桥与街相连,房屋依河而建。水中的小船摇曳,绿影摇曳。如果去周庄,不看双桥就不能算周庄。双桥是周庄四大名桥之首。美国画家陈逸飞的画作《故乡的回忆》使其闻名于世,让越来越多的人领略到中国水乡古镇小桥的迷人风情。虽然大桥和人民巷挤满了人和游客,但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兴趣和热情。我们有时走过狭窄的街道,门两边的牌匾和旗帜依然存在;我不时踩着石桥,看着水路在地平线上忽近忽远地消失。有时我会在商店停下来,被柜台上各种绣有民间图案的挂毯和刺绣吸引住。就这样,走走停停,手机一刻也没闲着,响个不停。几乎不用太多取景,一个位置就能拍出十几张。因为游客太多,在合影或个人合影时,很难找到一张不受他人干扰的照片。还好拍到了一些纯风景的照片,满足了我收集素材的需求。

眼看天色已晚,考虑到还有几个小时才能回家,我们依依不舍地结束了短暂而愉快的苏州之旅。回上海的路上,大家都聊起了此行的收获和感受。尤其是我,被那古色古香的白墙黛瓦,悠闲停泊的曲船,来来回回的高墙深巷,那个水乡特有的圆拱桥,那种宁静、温馨、舒适的江南山川氛围深深感染了。一直在我脑海里闪现。这时候我才亲身体会到什么叫回归自然,为什么她会吸引国内外的著名画家。为什么周庄画家村的作品特别晦涩?我认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不仅可以大饱眼福,还可以得到一次心灵的触动和洗礼。老子说,善如水。是水,让周庄显得那么安详宁静,包容一切世俗的事物,永远与世界的变迁和谐相处。人和人相处的时候不更需要这种包容和开放吗?感谢周庄带给我们这份精神礼物。虽然这次游览显得有些仓促,但有些景点还没来得及光顾和品尝,故事的很多细节就因为没有导游现场讲解而被留下了。好在上海到周庄的路程不远,留下一些遗憾,大概是为了以后重游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