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哪些值得分享的育儿「神器」?
是带宝宝出行解放双手的必备“神器”——腰凳!
众所周知,抱孩子是个体力活。如果遇到需求高的宝宝,全家人都有抬不起胳膊的风险。这时候如果用一个腰凳,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
腰凳是一种椅子式的,拴在家人身上的新型育儿工具。可以通过面对面、交叉抱、背抱、侧抱等多种不同的方向和功能来满足不同年龄宝宝的需求。
腰凳最初的设计理念是因为父母经常抱着孩子,长此以往容易导致手臂、颈椎、腰椎的慢性劳损。所以腰凳的发明,就是通过一条宽厚的腰带,将孩子负重的力度均匀地分布在父母身体的上半身腰部周围。腰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妈妈长时间抱着孩子造成的腰背部肌肉慢性劳损,将部分负荷转移到臀部,可以保护腰椎的生理曲线。
有些宝妈用腰凳感觉腰背更不舒服,主要是因为使用腰凳时没有正确佩戴。
腰凳的正确使用方法应该是这样的:
(1)腰凳在背部,腰带在髋骨上方。
(2)深呼吸,试着把腰间的粘扣系紧一点。
③粘扣带两边要正确搭接,这样会有更好的支撑。
(4)插入外固定扣,拉紧腰部两侧的带子。
⑤呼气,调整腰凳向前。
⑥调整腰凳位置,整理腰凳高度等细节。
⑦调整到最适合自己和宝宝的位置,如左、中、右。
这时候宝宝就可以坐起来了。
穿腰凳也要注意这些:
①腰凳不能穿得太宽松。
②腰凳不宜长时间固定在一侧、左右、前后,每隔一段时间可换个方向。
③长时间外出时,最好佩戴支撑腰凳的肩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腰部的负荷。
4宝宝情绪不稳定/哭闹时,最好从腰凳下抱,或改为横抱,以减少孩子身体在腰凳上跳跃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