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努力跑步后没有瘦下来?容易被忽视的影响减肥效率的四个重要因素
锻炼健身是否有效,第一决定因素是你投入锻炼的时间。没有足够的运动时间作为基础,一切都无从谈起。“充足的运动时间”涉及三个因素:运动频率、运动持续时间、运动周期。
运动频率。为了积累跑步带来的运动效果,每周至少安排三次跑步。相关研究发现,每周运动三次以上时,最大摄氧量的增加趋势会逐渐减缓,而运动五次以上时,最大摄氧量的增加幅度会变得很小。所以对于普通跑者来说,每周安排三四次锻炼是比较合适的锻炼频率安排。同时,从运动后的身体反应来看,一周少于三次跑步(即一周跑0-2次)会使人在每次跑步过程中或之后出现肌肉酸痛和长时间不跑步导致的身体疲劳,因此跑步的健身效果无法积累。
锻炼持续时间。著名的理论是“有氧运动需要30分钟才能开始燃烧脂肪”。事实上,研究表明,有氧运动的持续时间确实呈现出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改变糖和脂肪利用的趋势。但是在30分钟的时间点上实现一次性切换还不够准确。好像前30分钟只有糖在供能,30分钟后只有脂肪在供能。根据一些实验数据提供的数据,运动开始时脂肪供能不足50%,但半小时前后逐渐超过一半,而糖的供能比呈下降趋势。所以,如果想通过跑步减肥,最好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增加脂肪消耗。
运动周期。也就是你能坚持多久?每次跑步要有足够的运动频率和足够的运动时间。初学者要坚持至少1到3个月的运动周期,才能得到明显的减肥效果。假设有人每周慢跑三次,每次1小时,那么一个月总跑步次数为12次,总跑步时间为12小时,实际操作起来并不难。对于很多跑步减肥的新手来说,通常在第一个月就能看到很好的减肥效果。
如果跑步后没有瘦下来,首先要检查的是运动频率、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周期。如果没有达标,请继续努力,不要抱怨跑步减肥无效。
力量训练可以通过提高骨骼肌含量来促进减脂效率,从而提高基础代谢,让身体燃烧更多的脂肪,这是一种观点(虽然有人持不同观点,但于选择从真实经历中认可这种观点)。此外,EPOC(运动后耗氧量过剩,又称后燃效应),即运动健身后耗氧量过多或后燃效应,是力量训练减脂的另一个原因。发现训练强度越高,训练后恢复阶段身体需要消耗的氧气越多,从而消耗的热量也就越多。而有氧运动(如长跑),由于运动时间较长,在运动过程中并不欠多少氧,或者根本达不到最大摄氧量。力量训练则不同,训练后加力效果持续时间最多可达72小时。另外,国外某大学一项关于力量训练提高基础代谢的研究表明,举重的加力效应可以使训练者的基础代谢提高9到11%。
跑步是否能达到减肥的效果,涉及很多因素,个体差异很大。但只要解决以上四个问题,重拾曼妙身材,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