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高负债经营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长期以来,建筑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据有关统计,我国建筑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平均高达83.5%,有的甚至超过90%。高负债率给建筑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和财务风险。从行业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建筑企业负债率过高的原因,并结合行业性质分析了建筑企业债务的特点和主要风险。最后,从加强财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应对负债率过高的措施。一、建筑企业高负债经营的原因(一)行业宏观分析如下:(1)建筑行业盈利能力低,股东后续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企业资本结构失衡。根据2007年建筑业发展报告,国内建筑业产值利润率长期徘徊在2% ~ 3%,在国民经济中属于微利行业。如果建筑企业仅仅依靠自身发展和积累来优化财务结构,速度是很慢的;另一方面,建筑行业仍然属于竞争性范畴。目前,建筑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已占总数的74.5%,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领域的使命仍有待时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造自己的任务远未完成。国有建筑企业普遍存在产权单一、原始注册资本低、后续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现象。(2)建筑市场秩序混乱,政府相关部门行业监管不力,企业间恶性竞争大量存在。(3)税费过高增加企业负债。建筑企业是典型的微利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税负过重。(2)从企业微观管理角度,分析如下:(1)工程项目结算慢导致资产负债率高。行业会计处理特点和工程项目结算缓慢导致企业资产负债同时虚增,导致资产负债率上升。根据《建造合同准则》和《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中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未完工工程的成本反映在存货项目下的未结算项目中,而不是应收账款项目,预收业主或承包单位的材料准备或进度款反映在应收账款项目中。事实上,由于业主或承包单位始终处于强势地位,即使签订了合同,工程的分段或最终结算也往往有意或无意地拖延,会造成施工企业最终资产负债表中存货和预付款项目偏高,应收账款项目偏低。相应地,由于施工企业与业主或承包单位之间的结算不能及时敲定,施工企业与其分包单位之间的工程结算无法确定,企业与分包单位之间的往来只能通过预付款和应付款来体现,这两类工程无法长期结转,从而加剧了企业虚增的资产负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资产负债同时虚增导致负债率上升的问题更加突出。(2)历年工资及福利费节余的影响。工资和福利费的节省,是企业长期以来欠员工的福利积累。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建设单位已经将其作为流动资金周转使用,但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负债项目管理。但不同于应付账款、长期借款、短期借款等一般负债。这一因素对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影响不容忽视。(3)其他长期应收应付项目处理滞后,影响企业期末资产负债率的计算结果。有的施工企业期末有大量的其他应收应付项目,如存款等,有的已经逾期,但企业没有核销;有些长期应付款项目按制度规定可以转为资本公积或营业外收入等权益项目,但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处理;一些集团性质的施工企业,关联企业之间的资金往来,代收代付等业务都是通过本项目体现的,由于没有定期的核对和清算,存在长期挂账现象。因此,会计基础工作的薄弱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资产负债的虚增,从而影响会计期末资产负债率的计算结果,使其偏离实际。二、建筑企业高负债的特点及主要风险(一)企业高负债的特点首先,从负债构成来看,长期负债一般比较少,主要是短期借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短期负债。由于工程项目多,结算周期长,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相当一部分预备费和进度款在结算前体现为负债,长期不能与应收账款核销,导致应收账款提前积累。据不完全统计,施工单位预收账款往往占企业流动负债的60% ~ 80%。二是真实负债不多,大部分属于零成本负债。从严格意义上讲,预收账款和工资储蓄这两个项目虽然在会计报表中作为负债反映和管理,但并不符合会计准则中负债的定义,因为这两个项目的转售并不一定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另一方面,预收账款、工资和福利费的节省、大部分应付账款一般没有资金成本,这与银行长期和短期贷款形成的负债明显不同。从所有者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零成本负债越多越好,由此带来的资产负债率上升完全不怕。第三,资产负债率会因经营规模和结算(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抵销)而发生变化。按照现行的财务会计处理方法,在项目合同价格合理且预付款项、所欠债务、应收款项和预付款项之间无抵销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会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而上升。在合同价格合理,预付款、资金短缺、应收账款和预付款之间没有完全抵销(及时结算)的条件下,无论经营规模大小,资产负债率为零;如果有预收账款和负债,负债比率会随着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抵销而变化。抵消得越充分,资产负债率就会下降,反之就会上升。(二)企业高负债率的主要风险高负债率和微利经营给企业的良性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决定了整个行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不足,并将长期影响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高资产负债率加剧了企业的经营和财务风险。一是严重影响业务招标的拓展。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通过招标承包工程是施工企业最重要的业务获取渠道。很多业主出于对工程质量、安全、资金、工期的综合考虑,对参与投标单位的负债率有明确要求。如果企业负债率高于80%,就会影响综合得分,甚至直接失去入围资格。过高的负债率对建筑企业是非常不利的,无论是开拓新市场还是巩固老市场。二是过高的负债率降低了企业的信用可靠性,导致融资能力下降。过高的负债率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而且降低了企业的信用可靠性,影响了金融部门对企业的信用评价,导致企业融资能力下降。比如银行部门在审核评估建筑企业资产负债率时,一般以60%为参考基准。如果超过这个基准,就认为企业风险较高。这种影响如果处理不好,会导致企业资金和信用的恶性循环。第三,影响会计信息的其他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价。比如税务机关、政府和行业监管部门、其他债权人等。,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不当评价,甚至采取对企业不利的措施,从而影响企业的声誉和社会形象,最终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三、降低高负债风险的对策(1)建立新的资本运营分析机制,对财务状况做出科学评价。理论上,资产负债率可以用来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和风险。但就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而言,需要根据行业和单位的特点以及其资金周转和核算的特殊性,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准确的评价。先参考同行业负债率,判断单位处于什么水平,找出差距再进行深入分析,制定相应对策。二是结合其他动态指标对企业偿债能力做出科学评价。由于资产负债率是一个静态的财务指标,不可避免地仅以此来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有其局限性。只有结合一些动态指标,如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增值率等,分析评价才能更加全面客观。第三,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在使用一般资产负债率公式时,考虑按照以下方法进行修正后再进行评估。资产负债率=100%-(总负债-预收σ项目款-节约工资及福利费)/(总资产-σ存货类别对应项目金额)四、及时与银行、业主沟通协调,尽量用修正后的资产负债率替代报表中直接计算的资产负债率,以取得相关单位的理解或补充必要的书面说明。(2)不断优化财务结构,逐步降低资产负债率。一是加强债权债务管理,及时清查清理,瘦身资产负债表。债权由企业流动资金转化而来。债权的长期沉淀不仅影响企业正常的资金周转,还会增加坏账风险。施工企业要充分利用工程台账,对不同工程、不同业主进行分类分析,组织专门部门,通过设定目标、明确责任,加大工程资金归集力度。对于长期恶意无故拖欠可以考虑法律等强制措施;对于不良债权,符合核销条件的要及时按程序核销,提高资产质量。符合制度要求的,应及时转入收益或权益项目,真实反映企业的债权债务。二是以企业改制为契机,努力通过债转股将债权转化为企业的股权。对于节省下来的工资和福利费,可以利用企业改制的机会,按照规定的顺序和额度,适时转为员工持股。这一点财政部在6月1999+01《关于要求解决铁路施工企业100%节约问题的函》中已经明确,开了先河。通过这些措施,可以调整企业的财务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