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舌头”,你想“割掉你的舌头”吗?

近日,丁香园母婴“丁香妈妈”发表了一篇文章《被虐中国式绊倒舌:多少孩子无谓挨了一刀?获得了10万以上的阅读量。那么,有必要“割舌”吗?记者就此采访了江苏省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语言康复门诊的姜医生。

实习生孙扬子晚报/新闻记者杨艳

●切舌筋。在孩子有牙齿之前,先拿把刀。

所谓“切舌”,即“舌系带矫正”,是一种用于治疗舌系带过短的手术。舌系带俗称“舌腱”,即孩子张嘴翘舌时,舌头与口腔底部之间的一条薄薄的组织。舌系带过短,俗称“大舌头”,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舌系带与舌腹侧或口底粘膜的附着点前移,限制舌头向前伸展、上抬或左右摆动,勉强向前伸展呈W形。

如果发现孩子说话不利索,家里老人可能会根据经验给出“切舌筋”的建议。有些担心产生的比较早,孩子还没说话。通过观察孩子舌腱甚至舌头的形状,有的家长会带孩子去医院“切舌腱”,预防可能出现的说话问题。

●医生说

说话不利索不都是“舌肌”的错吗?

儿童学习语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不断地听、说、模仿、纠正错误,直到最终形成正确的发音。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他们可能无法学习正常的发音。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后期的专业治疗来帮助他们正确发音。

姜医生强调,孩子说话不清的情况因人而异,如何处理需要交给专业的医生来判断。医生不仅要看舌的形状,还要看舌的运动功能,才能得到诊断。蒋医生说,一到暑假,江苏省口腔医院的门诊量就会翻倍,一天至少十几个,一个暑假至少有两三百个病人来看口齿不清,但只有少数孩子,只有1%,最终确诊后还要做舌系带手术。很多孩子发音不清是其他原因造成的,而不是舌头肌肉短。这个时候没必要让孩子白挨这一刀。

这些问题家长要注意。

蒋医生表示,虽然大部分孩子的口齿不清与舌系带长短无关,但家长也不可掉以轻心。一般来说,如果孩子两三岁了,还有很多发音不清,或者觉得自己说话鼻音很重,听起来嗡嗡作响,那么就应该尽早去医院检查,让专业的医生给孩子诊断。

如果你四岁了,说话还是不清楚,那就必须去医院。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孩子说话是否清晰,不能仅凭家庭来判断。

蒋医生提醒,如果你的孩子经常被外人说“说不清楚”,那么孩子的发音很可能有问题,需要尽早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