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知乎:人生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怎么过?

这个问题有两个部分。一个是人生应该是什么样的,问题是结果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达到什么样的人生状态;二是如何生活,问的是过程,生活的过程。但归根结底,这个问题问的是人应该怎样生活。有类似问题的人还活着的原因是什么?人是怎么生活的?

主体应该想知道的是,个体应该怎样生活?人类或者其他大多数人应该怎样生活?因为每个人价值观不同,不可能达成一致。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这样做就是独裁和胁迫。那为什么很多人价值观都一样?那是因为* * *,人都是一样的。生活中如何生活是个人问题,需要根据每个人的价值观去探索、分析、判断和选择。

但是,这不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吗?你问我怎么活,我回答:你要自己判断,你要问自己。似乎没有答案。如果你感兴趣,我重复几句。以下回答均基于个人经验。请纠正我:

人应该怎样生活?你可以试着从了解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

只有了解了大多数人是怎么生活的,才能解决人应该怎么生活的问题。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先来回答人是怎么生活的。

这个问题有两个层面:第一,人类是怎么生活的?二、一个人怎么活?

第一,人类或者大部分人是怎么生活的?

结论一:人的活动或大部分人的活动是有固定模式的,是吃、喝、睡、暖、通勤、旅行、工作、学习、休闲娱乐(例如玩手机、看电影、运动)和爱好的有机结合。除非宇宙的运行出现了bug,宇宙的规律发生了变化,否则这个模型会长期保持这种状态,保持不变。

的确,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除了吃喝拉撒这些基本活动,我们还能找到更多应该做的或者有趣的活动吗?还没有!

每个周末,一个蛋一个人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他就想,周末该干嘛?

打球?没有朋友。

看电影?没有女朋友

短途旅行?周边景点都去过了,没意思。

南极一日游?没有船。

当一个宅男在家思考周末做什么的时候,发现看肥皂剧还是一种享受,于是熬夜看电视。周末来了,他睡到中午,起床,穿衣,看书,完成领导的额外任务,看肥皂剧。

我有限的个人经验告诉我,吃、喝、睡、暖、通勤、旅行、工作、学习、休闲娱乐的有机结合(比如玩手机、看电影、运动...)和爱好构成了一种活着的状态。当人们聚集成群体,当群体聚集成社会,当社会聚集成国家,当国家聚集成人类,这些个体的行为模式也形成了人类的活动模式,最后人类的活动模式反过来影响个体的活动模式。

人类或者大部分人基本都是在这种模式下度过一生的。这种状态在未来十几年甚至上百年都会保持。

人类的活动模式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我称之为限制器。

限制因素:时间、空间(自然环境)、人文理念、技术手段等因素。

这些因素的变化可以改变人类或相应人群的活动模式。创新也是一种固定模式。在目前的环境下,人类不可能凭空长出翅膀,像超人一样让时光倒流,像一拳一样从月球飞到地球,像神一样漫游宇宙,创造生命。

所以,只有解除了这些限制因素,人类或大多数人的生活或活动才有可能发生一些变化,而且是巨大的变化。这种巨大的变化在变化完成后趋于稳定。

第二,个体如何生活?

结论二:个人活动和人类或者大多数人一样,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是吃、喝、睡、暖、通勤、旅行、工作、学习、休闲娱乐(比如玩手机、看电影、运动)和爱好的有机结合。除非宇宙运行出现了bug,宇宙法则发生了变化,否则这个模型长期处于这种状态。

具体到个人,在固定的模式下,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生活或活动方式。这些生活方式或活动的有机组合是由个人的输入输出系统决定的。

个人输入输出系统分为输入和输出两部分。输入包括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输出系统也包括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出。个人的输入输出系统在人类固定模式的作用下达到了动态平衡。垃圾输入越多,如果不及时清理,人就会变得越垃圾;输入的好东西越多,不及时消化就会消化不良。人体输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经过消化提炼后,可以重组为其他形式的物质、信息和能量。

以张无忌为例。六校围攻光明顶的时候,张无忌练的是干坤大招,就是输入。修行结束后,他在少林寺找老秃驴的麻烦,于是效仿,按照干坤大招的心态,给了老秃驴一手自己的,这就是输出。当然,他也可以根据干坤大招输出其他武功。就像霍颖的卡卡西一样,只要看过对手的武术,他就能模仿。输出武学五花八门,能力相当强。

结论三:个人的物质、信息、能量投入产出的组合是千变万化的,人的生活方式也是如此。

在固定模式法则下,个人的生活方式表现出以下特征。

1.多样性(唯一性):这个世界上有76亿人,所以至少有76亿种生活方式。

2.阶段:随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每个阶段的生活方式是不一样的。回想你的宝宝,学生,工作年龄,创业年龄,退休年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都在变。

3.限制:生活方式受到限制者的限制。比如受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系统、人的惰性等制约因素的制约,

受社会环境的制约:比如没有钱,没有人需要的稀缺资源,你就无法和大多数人交易。比如没钱就不能在淘宝上买东西,没钱就不能有钱。

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比如虽然是亿万富翁,但是技术不够,不呼吸不喝水就没办法活在这个世界上。

受人的惯性思维制约:比如人的惯性思维让我们习惯于一成不变。这有助于提高人们处理问题的效率,但也限制了人们的创新。——人类的惯性定律:每个人都应该保持状态一秒不变,直到外力迫使其改变。

在限制者的存在下,个体的活动模式保持不变,输入输出系统达到平衡系统。

当有外力时,限幅器的一些限制被解除,人的生活就会发生改变。

结论四:根据人的生活方式的一些特征,我们应该知道,影响一个人生活方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输入物质、信息和能量的质量水平和个体认知加工的综合加工能力。

输入的物质、信息和能量质量越高越稀缺,人的个人加工能力越强,输出的物质、信息和能量质量越高,个人的发展就会越好。自然规律等限制因素限制了个体的发展,但也赋予了人类认知和处理的能力。

例1:先天条件好:美貌、可爱、财富、智慧并存,他(她)所能重组的物质、信息、能量的质量和数量都可以很高,重组后的生活方式将是多样的、优质的。

例2:先天条件好:漂亮可爱有钱,但认知能力不好,投资失误可能导致坐吃山空的局面。

例3:营养不良,家境贫寒,但认知处理能力强,这些人可能有一个惨淡的童年,但随着时间的积累,他们可能会把不毛之地变成千亩良田。

......

总结:

第一,人是怎么生活的?

人的活动是有固定模式的,是吃、喝、睡、暖、通勤、旅行、工作、学习、休闲、娱乐(比如玩手机、看电影、运动...)和爱好。除非宇宙运行出现了bug,宇宙法则发生了变化,否则这个模型长期处于这种状态。

在有限者的制约下,个体的物质、信息和能量输入输出的组合是千变万化的,所以人的生存方式也可以是千变万化的,人的生存方式呈现多样性(唯一性)、阶段性和约束性。

影响人们生活的最主要方式是输入物质、信息和能量的质量水平和个体认知加工的综合加工能力。

二、人应该怎样生活?

人类或者其他大多数人应该怎样生活?因为每个人价值观不同,不可能达成一致。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这样做就是独裁和胁迫。那为什么很多人价值观都一样?那是因为* * *,人都是一样的。生活中如何生活是个人问题,需要根据每个人的价值观去探索、分析、判断和选择。

后记:

人类的固定模式极其稳定,但还是会受到一些变量的影响。大多数人生活在这种稳定固定的模式中,少数人创造变量或利用变量创新。你可以选择追随命运,也可以选择征服自然,逆自然而变,在希望中虚度一生。有一首丁宏强的歌我很喜欢:

“一瞬间有一百万种可能。

是时候前进还是等待。

这个冬夜有一百万种不确定性。

渐渐进入黑夜或者期待黎明。"

一百万种可能性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我们应该如何去探索、分析、判断、选择自己的人生?我最后一句话是:做真实的自己,尊重自己的内心,倾听自己真实的想法。

梅贻琦说:“什么是真实:你所看到的,你所听到的,你所做的,你和谁在一起,都有一种从你内心深处溢出的平静和喜悦,没有遗憾也没有羞耻。”

《莫问西东》中,救助饥饿孤儿的飞行员说: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真诚、正义、无畏和发自内心的同情。

罗素对1000年后的年轻人说:无论你在研究什么,思考什么观点,只要问问自己,事实是什么,这些事实所证实的真理是什么?永远不要让自己被自己更愿意相信的东西影响,或者人们相信的东西会对社会更有益。就看什么是真相。

你的答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