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一个男明星吐槽的一瓶饮料居然有232种成分。相关品牌对此如何回应?
关于饮料的味道,冯雷在喝完之后的视频中给出了答案,喜欢“果汁”。此事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称赞“感觉整个农贸市场都被清空了”。
记者注意到,早在几个月前,就有不少网友在网上曝光了这种健康饮品。在包装设计的醒目位置标注了“232植物酵素”、“0糖、0脂肪、0动能”和“(GABA)y-氨基丁酸”等字样,其市场价超过了普通苏打泡泡水。记者发现,上述成分的名称在配料表中都属于“综合果蔬酵母粉”的范畴,添加量为5 mg/L,此外,配料表还注明了水、赤藓糖醇、抗性糊精、二氧化碳、红葡萄浓缩汁及其紫胡萝卜浓缩汁。5mg/L的植物酶含量不是很高,对人体有益的化学物质也很少,不如吃一个苹果。专家认为,这种健康饮品的营销手段非常大。9日,这款苏打泡泡水的生产商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添加的是一种含有232种植物元素的酵母粉,并不是真的添加了232种栽培植物。至于为什么要把酵母粉中含有的232种植物元素全部整理出来,工作人员表示这也是技术相关问题,他也不清楚。说明他的产品不是药品,没有添加调节身体的功能。有些网爆是果酶本身的作用。配料表是什么?
产品标签是商家传递给用户的信息,所有的预包装都会要求标识。根据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产品标签一般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经营者和/或经销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电话、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标准代号以及其他必要的标识内容。
产品标签中的配料表是一种商品的原料成分,包括名称和数量信息含量。食品行业根据配料表进行适当的标注,也保证了顾客的自主权。所以不会出现餐厅添加了一些食材却不标注的现象。如果有,就违反规定了。
同一种饮料,成分几乎一样,但排列方式不同。两者有什么区别吗?按照上述标准,很多预包装的成分在制造或生产时都要按照加持量降序排序(录入量不超过2%的成分可以不降序排序),证明成分表中成分越高,其含量越高。
比如你看到一款饮料,配料表第一个是“水”,第二个是“糖”。其实本质上相当于一瓶“红豆糖浆”。
这就提醒了人们,在购买饮品时,应该优先选择那些在配料表中排名前二三的原辅材料,这样会客观反映出大家都付出了什么代价的食物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其次,最好选择配料表标明食用添加剂种类较少的产品。
除了配料表,从未知的营养参考值过程中寻找重要信息也是一种生存技能。除了一些豁免的食物,每个营养素参考值都必须标注五项信息,包括动能、蛋白质、人体脂肪、蛋白质和钠。一般以100g(mL)的食品含量进行宣传(有些是以每份为准)。
所以,纯牛奶营养参考值上看不到“钙”的含量,燕麦粉上看不到“膳食纤维”的含量都是正常的,因为这是厂家标注的具体含量。
在每种营养元素的右侧还注明了“营养素参考值%(NRV%)”,是指人体一天所需的每100g(mL)食物中所含营养素的百分比,这个标准值反映了成年人一天需要摄入营养素的意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