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房县推行人情新风尚是怎么回事?

不再有鼓和鞭炮,也少了豪华轿车和摊位。“从今年正月开始,村里只有两户人家办了婚丧嫁娶。按照县里的倡议,一件事不超过15桌,每桌不超过300元(含烟酒)……”湖北省石岩县尹吉甫镇双湾村村支书李有全感慨地说:“流水席浪费钱,人情礼金负担重。自从提升了人情,全村就能省下几百万的人事费!”

仅在两年前,村里还经常“二话不说就送礼待客”。10桌的流水席一开,把剩菜倒掉,另开一个座位,浪费严重。“早上鞭炮一响,棚子就搭好了”是这家人要办事待客的“信号”。听到“信号”的村民会想着拿多少钱。“不丢面子,先把买种子肥料和儿童奶粉的钱带过来也是常有的事。”李有权说。

房县位于秦巴山区连片贫困地区,是国家级贫困县。但随着乔迁、开业、升学、庆生、满月、住院等名义请客送礼的现象。,沉重的人情债压弯了群众的腰,浪费了人力财力,败坏了社会风气,扭曲了友情亲情。

“年底的时候,我慌了。一年的血汗钱都快花光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家户户纷纷效仿,为之正名,形成一种陋习。”房县庆丰镇庆丰街村65岁的张写了一首顺口溜,生动地描述了当地盛行的人情风的危害。“不停止人情往来,就没有办法脱贫。”

为了不让人情债成为扶贫路上的绊脚石,尹吉甫、清丰等乡镇10多人自发组成“清风会”,抱团治歪风。为减轻群众负担,弘扬扶贫精神,房县文明委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移风易俗、人情练达活动。

据房县文明办主任赵丽江介绍,2015年底,房县在全县范围内启动了新人情建设的整体化、系统化、制度化、大众化,先后出台了《关于号召真正办婚丧喜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婚丧喜庆新人情的紧急通知》等规定,推动全县新人情建设。

目前,房县通过培育简约的价值观,推出了农村居民“约定”、红黑榜“晒”、家风“教育”、十颗星“创造”、乡风社团“劝导”等载体平台,有效遏制了一度泛滥的人情风。

“家里的个人账本有好几本,现在一年比一年少送礼。要是早几年就好了。”说起这一变化,庆丰街村村民刘善英眼眶湿润。两年多前,由于没有一个村民招待客人,刘善英的丈夫被当面质问,“丢了脸”。夫妻吵架后,丈夫自杀了。

“人情债下来了,扶贫成果才能巩固。去年房县一万人脱贫,没人请客人送礼。”县委宣传部长高永表示,全县党员干部带头不参加违规宴请,不准做违规宴请的客人或主人。所有顶风违纪的人都受到了纪委的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