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直播打开想象空间

当商品直播从一个口号变成一种潮流,互联网巨头们基本坐不住了,要么砸大钱,要么冲进游戏。腾讯也不例外。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9以来,腾讯已经推出了四款基于微信生态的直播产品,分别是看点直播、小程序直播、微信群直播,以及最近更新的视频号直播。

腾讯的姿态很容易给人“赛马”的错觉,但深入了解四款产品后,你会发现它们并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基于不同微信工具/场景的不同直播解决方案。

但无论哪种直播解决方案,流量和转化都是商家最关心的问题。

所以从商家流量获取能力和产品私有化程度两个维度来看,这四个直播产品在同一个坐标系下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不难看出,视频号直播比其他三个直播产品更具想象力。

接下来我们就从这张图开始,看看这四款直播产品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它们在坐标图中的相对位置是这样的?还有为什么视频号直播更有想象力?

第一,微信群直播和小程序直播伤得很重

先说坐标图最右侧的微信群直播。

微信群直播目前还处于内测阶段,但从公布的数据能力来看,其优势和劣势都非常突出。

1.优点:最贴近用户。直播间直接开放到私域流量池,转换链接最短;

2.缺点:可见流量天花板。直播间流量不能超过微信群可容纳的用户数上限,群发起的直播不支持跨群分享。

这就决定了微信群直播无法承载大规模的业务。所以无论是自有流量的大品牌,还是追求高流量的中小商家,基本都不会把微信群直播作为营销阵地。

流量获取确实是微信群直播的短板,但是比私域的长板要长,所以对于刚开始IP变现的用户来说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不能跨群体分享的劣势,对于对内容隐私更感兴趣的用户来说,也会变成优势。

所以说实话,微信群直播是有价值的,但是商业价值并没有行业媒体鼓吹的那么大。

接下来看微信群左上方的小程序直播。

与微信群直播不同,小程序直播已经公测9个多月,期间经历了“三八女神节”、“618购物节”、“广州首届直播节”、“双11购物节”等多次电商战役,并产生了一些不错的数据。

但据不完全统计,小程序直播的这些亮眼数据目前都集中在一些知名品牌、超市、第三方平台,以及已经布局私域流量的玩家,中小商家基本消失。

原因有二:一是中小商家没有用完好看的数据,所以不会上报;第二,中小商家根本没有用小程序直播。

关于第一点,我写过一篇关于机构平台如何美化数据的文章《为烂大街的数据报告挤水分》,这里就不赘述了。今天我重点讲第二点:中小商家为什么不用小程序直播?

1,成本问题:

我曾经就职于一家小程序第三方服务机构,在国内排名第一。他们主要是为电商、新零售等中小商家提供小程序。制作成本不低,基础版会小几千。如果加上砍价、拼、会员等高级功能,价格又要涨了。

要知道,这还是前期的制作成本。如果算上后期的运维成本,小程序对于预算已经捉襟见肘的中小商家来说,更不用说依托小程序的直播,并不是一个好生意。

2.流动问题:

之前拜访小程序商家的时候,我都会问他们同样的问题“你对小程序直播有什么体验?”因为没有流量,大部分回答都是“体验一般”。

“小程序直播还是考验企业本身的能力,可能更适合私域运营能力强的较大商家。”某护肤品牌创始人也表示,年初在小程序试水了两次直播,后来由于效果不理想,转移到其他平台直播。

而且几个月前我走微信PR推送流程的时候,也从官方口中验证了这一点。相比淘宝直播、Tik Tok直播等竞品,小程序直播的公共领域流量不足确实影响了商家对直播平台的选择。

后来微信给出了试用方案。7月17日晚,微信官方发布《新官方词条“购物直播”,称微信团队在微信安卓版灰度上发布购物直播功能,用户可通过“发现小程序购物直播”观看。购物直播包括直播、预览、回放三种直播间。这相当于为小程序直播安排了一个公共领域流量入口,作为竞争筹码,吸引更多商家入驻平台。仅仅四个月过去了,这个芯片还在灰色测试中。

就算退一步讲,这个功能未来会全面上线,但入口太深的问题还是要解决,否则很可能步“附近小程序”的后尘。

第二,看直播和视频号的直播。

如果说小程序直播还处于在“公域+私域”的道路上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那么同时推出的观影点直播和后来的视频号直播,就是已经铺开前进脚步的典型案例。

先说看直播吧。

在四大直播产品中,看直播和小程序直播在产品形态上最为相似。他们还用小程序承载流量,还可以在微信生态中完成分享、邀请、观看、互动、购买等环节。他们也成功验证了自己强大的私有领域变现效率。

但与小程序直播不同的是,直播一直非常重视公共领域流量的引入。2019 12 16,看点直播首次推出针对商家的“引力广播”计划,其中一个重要话题就是公共领域流量支持。2020年9月15日,“引力广播”计划现场发布,亿级公共域流量支持再次成为亮点。在这两个计划中,看直播高举的公共域流量支持,其实就是打通腾讯内容平台,为优质直播内容提供公共域流量的配置。

而且,与其他直播平台时刻警惕用户分流不同,Watch Live允许并鼓励商家将公域流量分流到自己的微信官方账号、微信群等私域流量池进行深度运营,这对于追求“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两全其美”的商家、主播和MCN来说,无疑更具吸引力。

公域流量变成私域流量,私域流量通过维护运营拆分成更多的私域流量,最终实现直播时的流量变现。这就是看直播的商业逻辑和核心竞争力。

接下来说说今天的主角,也拿“公域+私域”的视频直播号来说。

视频号直播的私域能力不难理解,毕竟植根于微信。真正耐人寻味的其实是它独特的公共领域能力,这和它的功能设计有很大的关系。

前段时间你可能见过视频直播号的这个新功能,就是朋友圈好友分享的直播。但由于该功能在视觉上“扰民”,引发众怒,微信团队后来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将选择权交还给用户,并允许用户关闭朋友圈顶部的直播窗口。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上述成绩无疑值得喝彩;但是对于追求流量的商家和主播来说,心情可能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从高处急转直下。

说实话,大家也没必要这么低落,因为视频号直播真正强大的公共领域能力其实是信息流的展示。它不同于看直播、淘快摇提供的有限的“鱼塘式公共领域流量”,而是基于社交网络的超大公共领域流量,理论上可以覆盖微信654.38+0.2亿用户。出于好奇,你打开你朋友正在看的直播,你其他朋友也打开你正在看的直播。这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整个过程像涟漪一样不断向外扩散。当然,视频号直播“社交网络公共领域流量”的模式要想运行,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视频号的生态必须繁荣。对此我持乐观态度。今年6月,张小龙在朋友圈发布了一张日视频量超过2亿的成绩单,并表示“3亿、4亿无标必输”,给参赛选手和看客都注入了信心。第二,直播需要启动流量。目前,视频号提供了一个集中的流量入口。从目前的测试结果来看,20公里以内的直播都可以看到,覆盖面还是蛮大的。

但是,商家和主播必须意识到,提供的流量是有限的。如果想提高直播效果,强运营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结合视频号、微信官方账号、微信群进行预热引流。基于以上判断,我们有了开篇坐标图,其中淘宝直播作为一个控件存在。三、视频号直播打开想象空间

“公域+私域”的视频号直播想象空间确实巨大,但对于“无利可图,起不起早”的商家来说,这似乎不足以成为他们争相入驻的理由。还需要更强的力量来推动商家。

这个推力就是“视频号直播+微信小店”。

要知道,无论是小程序直播、看点直播、淘宝直播、Aauto快一点直播、Tik Tok直播,开通直播都是有一定门槛的,有些门槛基本上是小商家很难跨越的。

“视频号直播+微信小店”的无门槛组合,直接化解了直播和商品的门槛。

视频号直播已经基本放开,大家都可以直播;微信商店的开通也很简单,有企业/个体户和个人两种选择。前者需要营业执照,后者只需要完成身份验证。“人人都可以做点小生意”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另外,视频号直播新速度惊人。仅仅一个多月,该产品就推出了许多新功能:

屏幕上,从最初被大家吐槽的美颜不足,码率低,到最初的美颜功能,更清晰的直播画质。

在分享上,从信息流直播到信息流展示,信息流直播和朋友圈好友分享直播。

在设备上,从一开始只能手机直播,到现在可以向视频号团队申请直播。

在交互方面,从一开始只有简单的留言,到现在支持上墙评论,以及即将支持的连麦等标准能力。图片来源:新榜单

视频号直播正以这种冲劲十足的姿态,向我们讲述着一个电商直播赛道的“新故事”,不断打开我们对腾讯电商直播的想象空间。

说实话,这篇文章发出后,视频直播号突然更新,我一点都不奇怪。我现在更好奇的是,它会多快补齐标准的直播能力,会推出多少类似“评论墙”的特殊能力,值得期待。

作者:一拳超人的弟弟,互联网媒体人,产品爱好者,说话不太流利,走路很快,脑子总是在沸腾。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