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保健常识

1.耳朵前面哪三个点是耳朵健康的障碍?

治疗耳鸣耳聋,改善听力,调理“耳前三分”。

“耳前三穴”是指耳穴、听宫穴、听会穴。找这三个穴位的时候,可以张开嘴喊一声“啊……”。这时候耳朵前面的脸颊会出现三个凹陷。上面的是耳屏上切迹边缘的耳穴,中间的是听宫穴,下面的是耳屏下切迹上的听会穴。

用食指或拇指同时按揉两侧的穴位,会有明显的酸麻感,每天坚持* * *这三个穴位?持续3分钟,可强耳,改善耳鸣、耳聋、听力下降。耳鸣、听力下降与肾有关,可在* * *“耳前三穴”的基础上结合太溪穴、涌泉穴,激发肾气,滋肾填精,达到标本兼治,强耳健听的目的。

2.* * *耳朵哪个穴位可以排毒?

1.中耳(膈)HX1的位置:在耳轮的角度,也就是耳轮1的面积。

应用:血虚、血瘀、血热所致的皮肤病,顽固性皮肤瘙痒、荨麻疹。2.直肠HX2定位:耳轮脚棘上方耳轮处。

应用:便秘。3.耳尖HX6和7的定位:在耳廓向前折叠的上尖处。

应用:五官急性炎症,如麦粒肿、红眼病、咽喉痛、面神经炎、荨麻疹、湿疹、痤疮、皮肤瘙痒等。4.丰溪SF1与滋的位置:耳轮结节前方,手指与手腕之间,耳甲1与2交界处。

应用:皮肤过敏、皮肤瘙痒;荨麻疹和湿疹;手指和手掌角化病;痘痘。5、交感AH6a定位:耳轮下脚端与耳轮连接处。

应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失眠、多汗、面部潮红等各种证候。6.子宫位置(内源性)TF2:三角窝前1/3凹陷处。

应用: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白带过多,盆腔炎;黄褐斑、痤疮;肥胖。7.神门TF4的定位:三角窝内,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

应用:失眠、多梦、心烦、疲劳;头痛、面部疼痛、牙痛;荨麻疹、湿疹、瘙痒;戒断综合症。8.骨盆TF5定位:在三角窝后方3/1的下部。

应用:白带过多,盆腔炎,附件炎。9.肾上腺TG2P的定位:耳屏游离缘下部的尖端。

应用:血压低,气血不足,面色苍白,头晕目眩。过敏性皮肤病。

10,皮质下AT4定位:耳屏内侧。应用: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神经性头痛;软弱。

11,AT1,2,4i屏间定位:耳屏自由边的尖端。应用:皮肤过敏,皮肤瘙痒。

12,CO1定位:1/3在螺旋的脚下。应用:面瘫。

口腔炎,口角炎,嘴巴周围长痘痘。13,CO4胃的位置:耳轮脚消失的地方。

应用:消化不良、腹胀;失眠,口臭;痤疮、酒渣鼻;肥胖。14,CO7大肠位置:螺旋足上方第1/3处。

应用:便秘;肥胖;痘痘。15,肾CO10定位:耳轮下足后方。

应用:早衰、脱发;神经衰弱;月经不调。16,肝CO12位置:耳甲船后下部。

应用:月经不调、痛经、经前紧张;更年期综合征、癔症;黄褐斑,痤疮。17和脾CO13的位置:耳甲腔的后下部。

应用: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形容营养不良,萎顿;便秘、腹泻、食欲不振;白带过多,崩漏。18,心脏CO15位置:耳甲腔中部凹陷。

应用:神经衰弱;口疮,声音嘶哑;癔症位置19和肺CO14:耳甲腔中心周围。

应用:声音嘶哑、喉炎;皮肤瘙痒、荨麻疹、痤疮、扁平疣;便秘。20、三焦CO17定位:耳甲腔底部,内分泌在里面,耳孔外面。

应用:便秘、腹胀;单纯性肥胖。21,内分泌CO18位置: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

应用: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肥胖;黄褐斑,痤疮。22.脸颊LO5和6i的位置:耳垂5区和6区边界线周围的区域。

应用:面部保健美容* * *;面瘫,面部疼痛;痤疮、黄褐斑、扁平疣。

3.***耳朵哪个穴位可以治疗肾病?

耳道* * *穴法对肾病以外的疾病也有显著疗效,现已广为流行。

做法很简单,双手托住耳廓,要求双眼前侧水平往外推。这时会发出奇怪的声音,感觉刺耳。这个动作会持续做15~20次左右。

这个* * *跟肾的激活有关。早晚各做两次。重要的是坚持做下去。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大多是由于肾脏的肾小球发生炎症,导致肾功能下降。这种耳穴疗法不仅可以防止肾功能下降,还可以使肾功能旺盛,预防高血压。

另外,双手捂住耳朵,暂时保持这个动作,然后突然松手,有节奏地重复10~15次,也是有用的。这是一种简单易学的穴位疗法,不妨试试。

4.如何保护耳朵

1.提起耳尖: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耳朵上部,然后往上拉,直至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这里的穴位有神门、盆腔、内外生殖器、足、踝、膝、臀、肝阳穴、丰溪穴。

2.上下耳轮,向外拉:用拇指和食指沿耳轮上下按揉耳轮,使其发热,然后向外拉耳15-20次。耳轮主要有颈椎、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穴位的反应区。3、下拉耳垂法:先揉揉耳垂,再下拉耳垂15-20次,使其热烫。耳垂处的穴位有头、额、眼、舌、齿、颊等。

4.按压耳窝:先按压外耳道开口边缘的凹陷部分,此处有心、肺、气管、三焦等穴位。,并按15-20,直到此处有明显发热、烧灼感,再按上面的凹部,此处有脾、胃、肝、胆、大肠、小肠、肾、膀胱等穴位。,并来回摩擦。

5.耳朵里有哪些穴位?

耳穴是分布在耳廓上的穴位。

也叫反应点和* * *点。当人体脏腑或身体患病时,耳廓某些部位常出现压痛、结节、变色、导电等局部反应。

这种现象可以作为疾病诊断的参考,也可以利用这些反应点(耳穴)来预防和治疗疾病。耳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

所有脏腑在耳廓都有相应的反应区(耳穴)。* * *耳穴对相应的脏腑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 * *耳穴的主要方法有针刺、埋针、放血、耳穴贴压、磁疗、* *等。这些将在“经络美容常用方法”讲座中介绍。

图45。耳朵*** 1和中耳(横膈膜)hx1的位置:在耳轮的角度,也就是耳轮1的面积。应用:血虚、血瘀、血热所致的皮肤病,顽固性皮肤瘙痒、荨麻疹。

2.直肠hx2定位:耳轮脚棘上方耳轮处。应用:便秘。

3.耳尖hx6和7的定位:在耳廓向前折叠的上尖处。应用:五官急性炎症,如麦粒肿、红眼病、咽喉痛、面神经炎、荨麻疹、湿疹、痤疮、皮肤瘙痒等。

4.丰溪sf1与滋的位置:耳轮结节前方,手指与手腕之间,耳甲1与2交界处。应用:皮肤过敏、皮肤瘙痒;荨麻疹和湿疹;手指和手掌角化病;痘痘。

5、交感ah6a定位:耳轮下脚端与耳轮连接处。应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失眠、多汗、面部潮红等各种证候。

6.子宫位置(内生)tf2:三角窝前1/3凹陷处。应用: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白带过多,盆腔炎;黄褐斑、痤疮;肥胖。

7.神门tf4的定位:三角窝内,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略上方。应用:失眠、多梦、心烦、疲劳;头痛、面部疼痛、牙痛;荨麻疹、湿疹、瘙痒;戒断综合症。

8.骨盆tf5定位:在三角窝后方3/1的下部。应用:白带过多,盆腔炎,附件炎。

9.肾上腺tg2p的定位:耳屏游离缘下部的尖端。应用:血压低,气血不足,面色苍白,头晕目眩。

过敏性皮肤病。10,皮质下at4定位:耳屏内侧。

应用: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神经性头痛;软弱。11,at1,2,4i屏间定位:耳屏自由边的尖端。

应用:皮肤过敏,皮肤瘙痒。12,co1定位:1/3在螺旋的脚下。

应用:面瘫。口腔炎,口角炎,嘴巴周围长痘痘。

13,co4胃的位置:耳轮脚消失的地方。应用:消化不良、腹胀;失眠,口臭;痤疮、酒渣鼻;肥胖。

14,co7大肠位置:螺旋足上方第1/3处。应用:便秘;肥胖;痘痘。

15,肾co10定位:耳轮下足后方。应用:早衰、脱发;神经衰弱;月经不调。

16,肝co12位置:耳甲船后下部。应用:月经不调、痛经、经前紧张;更年期综合征、癔症;黄褐斑,痤疮。

17和脾co13的位置:耳甲腔的后下部。应用: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形容营养不良,萎顿;便秘、腹泻、食欲不振;白带过多,崩漏。

18,心脏co15位置:耳甲腔中部凹陷。应用:神经衰弱;口疮,声音嘶哑;歇斯底里

19和肺co14的位置:耳甲腔中心周围。应用:声音嘶哑、喉炎;皮肤瘙痒、荨麻疹、痤疮、扁平疣;便秘。

20、三焦co17定位:耳甲腔底部,内分泌在里面,耳孔外面。应用:便秘、腹胀;单纯性肥胖。

21,内分泌co18位置: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应用: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肥胖;黄褐斑,痤疮。

22.脸颊lo5和6i的位置:耳垂5区和6区边界线周围的区域。应用:面部保健美容* * *;面瘫,面部疼痛;痤疮、黄褐斑、扁平疣。

6.如何* * *耳朵,可以让耳朵清晰?

中医认为,耳朵上有很多反射区,往往耳朵可以对这些反射区对应的脏腑起到保健作用。

* * *耳法:用拇指、食指、中指捏住同耳尖,轻轻用力向上拉左耳尖。15次;然后双手掌心揉搓,沿着耳朵前后重复10次;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摩擦同侧耳垂,然后把耳垂往下拉15?20次;用手从后向前轻轻扫耳20次左右,最后用食指和拇指提起耳屏,由内向外提起,每次做3次。五分钟。* * *听耳时手法要由轻到重逐渐加大,拉力要无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