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饥饿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现代人基本都是饿着肚子减肥,或者是因为工作太忙没时间吃饭。不吃世界上那么多好吃的,真的失去了人类花了几千年才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意义。人体对缺氧最敏感,只能忍受几分钟。只要充分供给氧气和水,在完全食物饥饿的情况下,它仍能存活50天左右。在短期饥饿或饥饿的初期,例如人在1 ~ 3天不进食时,人体首先有强烈的饥饿感,心窝表现出微弱的不适感和食欲,这主要是胃肠排空后周期性蠕动和收缩的刺激和体液成分变化的刺激引起的,但对于长期饥饿和过度疲劳的人来说,饥饿感受到抑制,明显降低。

由于肝糖原和血糖明显下降,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从而加强分解代谢,促进糖异生,以保证葡萄糖的供应,这是大脑的第一需要。在整个饥饿过程中,人体的生理保护非常突出,即加强肌肉等次要部位的分解,保证大脑、中枢神经、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营养需求。

饥饿持续,进入长期饥饿状态。除了上述生化代谢的特点外,人体还有以下变化:①脂肪动员和酮体生成利用进一步加强,蛋白质分解减少,血糖水平得以维持。②饥饿早期的负氮平衡得到缓解,尿氮含量下降到相对稳定的低水平。③酮体利用增强,尤其是大脑。④肾脏的糖异生作用明显增强,几乎与肝脏相当,肾脏释放的谷氨酰胺增多,谷氨酰胺释放的酰胺氮和氨基氮促进氢离子以氨的形式排出,从而改善酮症和酸中毒。

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的人,表现为器官活动强度降低,如心跳变慢、呼吸变浅、肌肉活动减少、性功能下降、整体物质代谢水平下降,机体基本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低级功能活动。虽然失重率随饥饿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但没有热量消耗的多,说明代谢水平的下降并不完全是由体重下降引起的。进一步的研究也证明,轻度食物缺乏可以敏感地影响代谢水平,但不一定引起病理反应,因此可以进一步了解营养对机体发育和健康素质的影响。

米饭还是好吃的。无论是减肥还是工作,都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作为支撑。一旦身体垮了,一切都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