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玉米须”就是这么厉害!不要扔掉它!
中医认为玉米须,味甘、性平,能利尿消肿、清热、平肝利胆,还能抗过敏,治疗肾炎、水肿、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鼻窦炎、乳腺炎。玉米须对人有利尿作用,可增加氯化物排泄。其利尿作用在肾外,故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有一定疗效。虽然可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但作用不太强。玉米须能扩张外周血管,所以降压作用较弱。玉米须能促进胆汁排泄,故可作为无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或胆汁排泄障碍的胆管炎的利胆药。也可用于治疗肝炎引起的黄疸。
由于玉米须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增加血小板数量,抗溶血,故可用作膀胱、尿路结石的止血药和利尿药,也可用于急性溶血性贫血。因为它具有抗过敏作用,所以也可用于治疗荨麻疹和哮喘。玉米须的解毒功能可用于治疗乳腺炎。此外,玉米须还有开胃的作用。炎热的夏天,喝一杯玉米须茶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
玉米须的民间应用秋天,农民收获玉米的时候,大部分都会扔掉。其实很可惜,但不知道这是治病的良药。中医认为玉米须味甘、淡,入肝、肾、膀胱经,具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性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米须含有大量的硝酸钾、维生素K、谷甾醇、豆甾醇和一种挥发性生物碱。它具有利尿、抗高血压、降血糖、止血和利胆的作用。如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公众脉象健康咨询、疾病搜索、医生在线咨询。1.肝硬化:玉米须,瓜子,红豆,煎服。2.高血压头晕:玉米须50g,菊花10g,水煎服。这是每日一剂1,分早晚两次口服。
3.头晕:玉米须50g,煎汤代茶,每日1剂,早中晚三次。
4.牙龈出血:必须将50g玉米放入保温瓶中,用开水冲泡,加盖10分钟以上,在1天内多次饮用,每天1剂,7天1个疗程。
5.咳嗽:玉米须30g,陈皮9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
6.咯血:玉米须50g,冰糖50g,煎服。每日1剂量,分早晚两次口服,5天为1疗程。
7.鼻衄吐血:玉米须30克,香蕉皮30克,栀子9克,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5天为1个疗程。
8.特发性水肿:无原因的水肿。玉米须50g,大枣5枚,以开水代茶冲泡,每日1剂,可连续服用1个月。
9.黄疸(黄疸型肝炎):玉米须30g,茵陈蒿20g,水煎服。每日1剂量,早晚两次口服,7天为1疗程。
10.胆囊炎:玉米须30g,茵陈20g,蒲公英10g水煎。这个剂量是1天,分早晚两次口服,5天为1个疗程。
11.糖尿病口渴多饮多尿:玉米须50g,清水菠菜150g,清水适量,煎汤去渣取汁。每日1剂量,分早晚两次口服。
12.肾炎水肿少尿:玉米须50g,黄精10g,水煎。每日1剂量,分早晚两次服用。
13.膀胱炎小便黄赤:玉米须50g,车前子9g(每包),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量,分早晚两次口服,5天为1疗程。
14.少尿、尿频、尿急、尿道灼痛:玉米须、玉米芯各50g,水煎去渣代茶。每日1剂量,早中晚三次。
15.血尿:玉米须50g,白茅根18g,水煎。每日1剂量,分早晚两次服用,5天为1疗程。
16.产后腹痛:玉米须50g,泡水20分钟,然后水煎取汁。这是每日一剂1,分早晚两次口服。每次可加入20克红糖。治疗女性产后腹痛,服用后疼痛停止,乳汁增多。
玉米须有什么作用?玉米须味甘、淡、平;归肾、肝、胆;质量轻,往下渗。具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效。适应症:水肿、漏尿、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和乳房阻塞。
1、玉米须治急性肾炎:玉米须60g、西瓜皮30g、鼹鼠7只、生地15g、肉桂1.5g..水煎服,1剂量,隔日一次,连续服用4 ~ 5剂。症状消退后,服用济生肾气丸,每日2次,每次6 ~ 9g。(全国中草药汇编)
2、玉米一定要预防习惯性流产:怀孕后服用1玉米一定要每天熬汤,直到流产的最后一个怀孕月,剂量加倍,一直服用到足月。(全国中草药汇编)
3.玉米须可以治愈血吸虫性肝硬化。腹水:玉米须30 ~ 60g,冬瓜子15g,红豆30g。水煎服,每日1剂量,15剂量为1疗程。(食品中药和方便药方)
4.玉米须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将玉米须晒干,切丝,与当归尾干粉混合,点燃于烟斗中吸食,每日5 ~ 7次,每次1 ~ 2斗。(全国中草药汇编)
5、玉米须治尿路感染:玉米须15g,金钱草45g,萆薢30g。用水煎服。(湖北中草药志。
6.处方一:玉米须30克,黄芪30克,山药30克,牡丹皮12克,天花粉15克,麦冬15克。用水煎服。(四川中医杂志1982)配方二:玉米须60g,薏苡仁30g,绿豆30g。用水煎服。(《福建药理学》)
7、玉米须治肾脏炎症,早期肾结石:玉米须,分量不限,煎浓汤,勤服。(《贵阳秘方》)
8.玉米须用于治疗胆结石(肝胆管和胆总管内的淤石,或静止状态下胆管内的小结石):玉米须、芦根各30克,茵陈蒿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全国中草药汇编)
9、玉米须治血尿:玉米须30g,荠菜花15g,白茅根18g。水煎去渣,1,每日两次。(《食物中医与方便药方》)
10,玉米须用于急慢性肝炎:玉米须30g,太子参30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入眼。黄疸者,加茵陈同煮;对于慢性患者,加入30克柠条根(或虎杖根)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11.玉米须用于治疗高血压伴鼻出血、呕血:玉米须30g,香蕉皮30g,栀子9g。用水煎服,冷却后服用。(《食物中医与方便药方》)
12、玉米须橘皮治咳嗽:玉米须橘皮为宜。* * *水煎,每日两次;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
13、玉米须治糖尿病:取玉米须30克,猪胰脏200克,水煎,吃猪胰脏喝汤,每日1剂。
14、玉米须治牙龈出血:玉米须50g,置于保温瓶中,开水冲泡,加盖10分钟以上,1天内分次饮用,每日1剂,7天为1疗程。
15、玉米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取玉米须6克,马齿苋10克,以开水代茶冲泡,每日2剂。
16、玉米须治头晕:玉米须50g,煎服代茶饮,每日1剂量,早中晚三次。
17、玉米须治疗急性膀胱炎:取玉米须50克,车前草20克,甘草6克,水煎取汁温服,每日2剂。
18、玉米须治高血压、头晕:玉米须50g,菊花10g,煎服。这是每日一剂1,分早晚两次口服。
19、玉米须治肾炎水肿:取玉米须30克,车前草30克,水煎,取汁代茶,每日1剂。
20、玉米须治疗特发性水肿:取玉米须50克,大枣5枚,用开水代茶冲泡,每日1剂,连续服1个月。
21,玉米须治妊娠水肿:玉米须30克,冬瓜皮60克,水1000毫升,煎服300毫升,分两次服,5天。
玉米须属于膀胱经,利水通淋。尤其适用于湿热膀胱小便短赤涩痛,单味可大量煎服。玉米也必须与车前草和金钱草同等使用。玉米必须用来淋石。如《贵阳秘方》可单味煎服,也可与海金沙、金钱草等同用。玉米须味甘淡,有漏,使水渗湿消肿。玉米须可治水肿、小便不利,可单用大剂量煎服,或与泽泻、冬瓜皮、赤小豆等利尿剂同用。还可治脾水肿,与白术、茯苓同用。玉米须能祛湿转黄,药性温和,阳黄阴黄皆可用。可单剂煎服,玉米须还可与金钱草、郁金、茵陈同用。
玉米须的营养知识玉米须是禾本科玉米属玉米的花柱和花头。玉米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全国各地都有种植。秋天收玉米的时候,收割,晒干或者晒干。
玉米须常集结成松散的簇状,花柱线形或须状,完整的长30厘米,直径0.5毫米,呈淡绿色、黄绿色至棕红色,有光泽,稍透明,柱头2裂,分叉,柔软,无臭无味。柔软有光泽者优先。
玉米须适合人群,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
玉米须的治疗作用:味甘、淡、平;归肾、肝、胆;质量轻,往下渗。具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效。适应症:水肿、漏尿、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和乳房阻塞。
玉米胡子排骨瘦身汤怎么做?
玉米须60g,新鲜排骨150g。
工作方法
1.首先用清水将玉米洗净,去除杂质和沉淀物。
2.新鲜排骨用清水洗净去血渍,用刀剁成小块备用。
3.所有汤料准备好后,将所有汤料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中火熬汤。汤中排骨可以当菜吃。去掉汤里的玉米须渣,剩下的汤可以作为平时或一日三餐的饮料。
注意事项1。汤里的玉米须有很强的利尿作用。高血压患者如果尿频,要注意饮用。
2.这种汤的剂量是一个成年人的剂量。专家提醒:玉米收获季节,玉米一定要新鲜。
玉米须更有效。新鲜玉米须的用量要加倍(即120g)。
玉米须晒干后可以喝吗?玉米一定要晒干,可以喝。
①利尿作用:玉米须对人和家兔均有利尿作用,可增加氯离子排泄,但作用较弱。其水提取物的甲醇不溶部分的利尿作用最强,无论口服、皮下还是静脉注射都有明显效果。利尿作用主要在肾外,对肾脏的作用很弱。
②对循环破碎的影响:麻醉犬静脉注射汤剂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但对慢性颈动脉桥犬每日服药3周后无降压作用。在低浓度下,指甲可以扩张外周血管。
③降血糖作用:玉米须发酵制剂对家兔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④利胆止血作用:玉米须制剂能促进胆汁排泄,降低其粘度,增加其胆色素含量,故可作为慢性胆囊炎、胆管炎患者的利胆药物,无并发症。还能减缓血液凝固的过程,增加血液中凝血酶原的含量,增加血小板的数量,因此可用作膀胱和尿路结石的止血剂和利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