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山西会馆简介
山西会馆是多伦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建筑。建于余干龙10 (1745),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原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只剩一半了,但基本属于中轴线建筑。
山西会馆,位于盖州古城东门外,与三江会馆、福建会馆、山东会馆并称盖州四大会馆。明清时期,以盐业、银行等业务为主的晋商称霸天下,富甲天下,足迹遍布全国。商业繁荣的地方就一定有晋商,有晋商的地方就一定有雄伟壮丽的建筑——山西会馆。
山西会馆坐北朝南,呈正长方形,原由后厅、正厅、东西厅、二层钟鼓、山门、戏台等建筑组成,占地约3600平方米。该寺雄伟壮观,具有典型的山西建筑风格。正殿为关帝殿,又称武祠。是一座宽大的木构架建筑,宽三间,深三间。它位于一个高约0.9米的平台上,由花岗岩条建造而成。
扩展数据
多伦山西会馆是山西商人在清朝乾隆十年(1745)修建的。原名伏魔宫,又称关帝庙。它是山西商人在多伦地区聚会、娱乐和讨论的地方。当时是内蒙古唯一的省级会馆,所以被称为“塞外商埠”。这个大厅里有100多个房间。主要建筑有大山门、大剧院、苏夏、二山门、三国殿、东西走廊、厢房和正殿。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说到山西会馆,就不可避免的要说到蒙古的商人。商旅蒙古早在17世纪就出现了,起源于康熙平定葛尔丹时的军事贸易。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帝攻克格尔丹,途经蒙古草原时,各部各旗都被允许向沿途清军出售马、牛、羊、骆驼等物。另一个营是由的袁建立的,商人在这个营里进行贸易。
自清政府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开放“海禁”以来,全国各地的商人纷纷渡海到辽东经商贸易。当时,奉天府盖平县的李安运岛港(西河口)是辽东最早、最大的海上贸易港口,也是辽南的陆路交通枢纽。此外,这里盛产丝绸、海盐、海鲜和大豆等农产品,自然成为全国各地商人尤其是晋商在辽东进行贸易的首选之地之一。
百度百科-山西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