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剧,缩水?
文|李
来源|北京日报
此外,郝传的播出从63集变成了62集,即将播出的西夏死书从47集变成了44集,就连娘道的播出也从80集变成了76集。这种集数的变化似乎预示着国产剧“缩短”的趋势。对于已经被又臭又长的“注水剧”影响的观众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喜欢大的,跑大的”问题。
国产剧的集数经常变动。
仅仅一个月的电视剧备案通知,实际上并不能印证短国产剧变的趋势。查阅2018年6月的备案通知可以发现,2012年6月,总局通知了49部电视剧变更集数,其中《长安的t.a .最长的一天》甚至出现了集数的大变动。
通过对今年65438上星电视剧10月至2月播出的剧集进行统计,发现正在播出和即将播出的电视剧集数普遍在40集左右,最长的一集是刚刚在湖南卫视落幕的《你知道应该是绿肥红瘦吗》,共78集。其他本该多集的古装剧,如《招摇》、《寂寞女王》也只有五六十集,最长的网络直播剧集《甄嬛传》也只有62集。
这种集数的“瘦身”变化,似乎预示着国产剧发展多年的长期趋势有望终结。
据统计,2004-2008年间,国产剧平均控制在30集以内;2009年至2012年,国产剧数量延长至30至35集;到2013,平均每部电视剧已经超过35集。《全球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6)》数据显示,2015年前后,国产剧数量已经达到平均42集。
虽然没有明确的统计,但是在2017和2018以古装剧和IP剧为主流类型的市场环境下,国产剧持续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2065438+2008年6月总局发布的电视剧备案通知中,几乎所有电视剧集都朝着变长的方向变化。
此前,《楚乔传》从45集变成了68集,《醉酒与玲珑》从45集变成了54集,《大唐荣耀》从40集变成了60集,《龙珠传奇》、《天择》、《封神》和《西游》的集数也增加到了60集。
平台不再为“注水剧”买单
“中国的剧烈变化是短暂的。其实更多的古装剧变短了,古装剧现在很难上星了。卫视播出的电视剧开始以当代题材和现代题材为主。这些类型的题材本身篇幅不会太长。”电影《艺术独白》主编杨文山直言,长剧的古装剧市场规模明显萎缩,这些腾出的份额被平均30集到40集的现代剧占据,导致明星电视剧整体数量变短。
知名编剧、中国广播联合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于飞也表示,从个人角度来说,他赞同电视剧应该缩短。“延长集数,多卖钱,可以降低资方的风险,但如果50集减为80集,这50集的内容必须非常可靠,才不会被观众骂。如果只拍20集,制作质量高,可以现场播出。其实风险降低了。”于飞说他在写一部谍战剧,管理层要求他只写30集,多余的内容可以放到下一季。
2018以来,电视制作方和播出平台之间的议价能力发生了一些转换。按照电视剧市场的买卖惯例,电视剧的价格是按照“集数乘以单集价格”来计算的。在不伤害作品质量的情况下,电视剧制作方往往会选择加长集数来增加卖电视剧的收入。
“在市场行情好的情况下,播出平台为了抢播出权,愿意出钱。但现在平台尤其是网络平台已经回归理性,他们必须寻求发展。如果没有素质,他们最终都会死。意识到这一点后,自然就不能再注水了。”于飞说。
创作者的自律
回归创造法则
对于当代都市电视剧《青春斗》来说,其剧集的缩短更多是因为制作上的主观原因。赵宝刚工作室的工作人员解释,东方卫视即将播出的《青春之战》一集原定为40集,但经过导演粗略剪辑后,集数为38集,所以做出了更改集数的声明。虽然从成本上看,两次以上的聚会会有更多的收入,但是“导演有自己的艺术坚持。”
《青春斗》剧照
“在过去的一年里,减少片酬和费用是许多制作公司的选择,而第一选择是减少剧集的数量和时长。”杨文山透露,去年以来,广电政策不仅要求降低演员片酬比例,还要求以“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三大原则指导创作,对影视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之前国产剧注水现象严重,无论是作品质量还是观众反馈都是怒不可遏。”
于飞也说过,如果故事好,制作好,收藏长的观众都能看得懂,就怕什么都淹了。之前的IP剧乱象中,有台词注水,用类似绕口令的废话来凑数的情况。正常的创作模式被打破了。“现在电视剧在回归初心,大家需要回到遵循最起码的创作规则。杜绝‘注水剧’只是回归正常的一种表现。”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