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金三角

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的泰国、缅甸、老挝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由于这一带盛产鸦片等毒品,是世界毒品主产区,使金三角名扬天下。“金三角”涵盖缅甸北部掸邦、克钦邦、泰国清莱省、朗南塔省、丰沙里省、清迈北部乌多姆赛省和西部琅勃拉邦省,共有3000多个村镇。总面积654.38+0.94万平方公里。

因为“金三角”地区大部分位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罂粟的生长。此外,这里丛林茂密,道路崎岖,交通堵塞,是三国政府鞭长莫及的,这在政治、经济、地理、气候上为罂粟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清盛县位于“金三角”的泰国一侧,是过去著名的毒品来源地。20世纪60年代,这里因盛产鸦片而成为四大毒品产地之一,成为罂粟种植、提炼、贩运和走私的黄金地带。长期以来,这里有许多反政府武装和其他毒品武装,因此也被称为“冒险者的天堂”。自实施替代种植政策以来,当地罂粟种植大幅下降。为了帮助当地农民就业,泰国当局还大力推动旅游业的发展,现在它已经成为最受外国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虽然三国历届政府都做了禁毒工作,但都未能有效阻止该地区罂粟种植的发展。19年末至20世纪初,英、美、法等国先后到此传授种植、提炼、贩卖技术,并收购鸦片。50年代,这里形成了第一次鸦片生产高潮,随后是60年代的“黄金时代”,产量从几十吨上升到200吨左右。到80年代初,产量已达到700吨左右,达到6544。1989翻倍,产量达到2400吨。在1991,已经突破3000吨大关。

此外,“金三角”地区还有许多海洛因加工厂,大多位于深山密林中,大量技术人员操作先进的机器设备日夜工作。由于“金三角”地区的鸦片品质较高,且大部分被加工成精制海洛因,“海海洛因”成为高品质海洛因的专用名词,销往世界各地。

在泰国的“金三角”地区,有世代擅长种植罂粟的苗族、瑶族和仡佬族。罂粟种植是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致富的捷径。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罂粟种植,毒品生产也在增加。

缅甸是“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大的国家。生活在这里的人主要是缅甸的少数民族,他们世世代代以种植罂粟为生。为了对抗政府,保护自己的鸦片种植,当地居民武装起来。在这些武装力量中,最大的一支是位于前缅泰边境的昆萨(坤沙)集团。他们拥有一支近3000人的强大、训练有素的武装部队。这支部队身着军装,装备精良,作战经验丰富。

从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随着缅甸和泰国军队加强对昆萨集团的进攻,一些罂粟种植场被摧毁。同时,联合国禁毒基金拨出专项资金,在“金三角”地区实施以罂粟种植替代粮食和咖啡的政策。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成效,罂粟产量大幅下降,使得中亚的“金新月”一度取代金三角,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鸦片生产基地。但自1986以来,“金三角”罂粟生产迅速恢复发展,产量剧增,大大超过历史记录,再次成为世界头号鸦片生产基地。

每年通过“金三角”地区贩运的海洛因占世界总量的60% ~ 70%,该地区的海洛因年产量可满足全球两年的海洛因消费需求。1996 65438+10月,昆萨领导的武装向政府投降。但该地区的毒品生产并未停止,仍是仅次于“金新月”的世界第二大鸦片产区。

罂粟不是金三角的本土植物。金三角的毒品问题与这一地区政治和国际关系的不断变化密切相关。正是内外政治势力的影响,导致鸦片经济不断加强和发展,最终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毒品帝国之一。金三角地区的毒品问题越来越严重。从历史、地域、毒品数量、毒品质量的发展,可以简单地将金三角的毒品发展分为几个阶段:殖民时代(以1954年奠边府战役结束为标志)、国民党残余时代(长达1950年)、越南战争时代(跨越65438+1960年代和1970年代近20年), 坤沙时代(10年以上1980年前后)和后坤沙时代(坤沙投降至今):从鸦片产区的变化来看,分别是:老挝时代、泰缅边境时代、缅北边境时代; 从数量上看,是毒品种植面积和鸦片产量的跨越式增长;从质量上看,是毒品种类的不断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的“鸦片王国”到“海洛因王国”、“冰毒王国”的转变。

[编辑此段]别忘了南疆的英魂——守土禁毒的“蓝旗军”。

众所周知的“金三角”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毒窝之一,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并列。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正是邪恶的英国人在这里种下了第一颗有毒的种子。同样鲜为人知的是,在辞职知府林鸿烈的领导下,满清当局为了抵御英国洋人的入侵和毒品种植,在极其艰难无助的情况下,与英国盗贼展开了史诗般的斗争。:

1825年,一支全副武装的英国探险队今天到达了所谓的“金三角”地区,但当时还没有这个名字。和活跃在地球其他地方的英国人一样,这支探险队也渴望探索地形,吞噬泥土和盗贼。他们迅速用当地人从未见过的先进武器驱逐了大部分原住民,并在金三角北部的果敢县安营扎寨。通过对这一地区的全面考察,英国人认为这里非常适合种植鸦片。经过三年的试种,非常成功,于是他们开始在果敢和大勐养大面积种植鸦片。收获的鸦片大部分销往中国大陆,毒害中国人。

当时英贼所在的地区是中缅边境,也就是今天缅甸掸族(也就是中国的傣族)的主要分布区。其中果敢、班洪等北方四县(另外两县名称、面积不详)属于中国,隶属云南省管辖。因此,英国小偷的行动遭到缅甸王朝的强烈反对,当地掸族帮派奋起反抗。此外,强大的清政府也介入,所以他们很快被驱逐。但是,以侵略扩张为基本国策的英国人和外国人,已经充分认识到缅甸的经济价值及其作为未来中华帝国入侵的地缘战略价值。于是,英属印度很快被用作对缅甸发动战争的基地,两次被武装占领,摧毁了缅甸王朝,并入印度成为一个省。

1840,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大清帝国战败。从此,这个五千年历史的帝国的伟大尊严,就像它的辽阔疆域一样,被新兴的西方列强迅速吞噬。

1886年7月24日,清朝在英国人的胁迫下签订了屈辱的《中英会议缅甸条约》,将云南南部的果敢、班洪四县割让给英国人。这样,英国人和外国人完全控制了金三角,开始在这片土地上播下邪恶的种子。

果敢县原县长林洪烈。被大胆割让后,愤然辞去清廷授予的车(景洪)知府一职,率领1000多名忠诚的官兵。

独自对抗英国小偷。

当地掸族首领罗志满强烈反对英国人和外国人种植鸦片,并揭竿抵抗英国盗贼。罗布很快被英军残酷镇压,被迫带领残部退入深山,坚持战斗。林洪烈出发后,罗志满率部叛变,与林组成“抗英蓝旗军”。

蓝旗军组建后,林洪烈为大元帅,罗志满为将军,招募骁勇善战之士,拥兵两万余人,长期抗击英军。蓝旗军与英军对峙了五六年。在此期间,大量鸦片田被摧毁,英军有生力量被消灭,给其以有力打击。对这支军队无能为力,英国人和洋人用外交手段向清廷施压,要求清廷出兵配合镇压蓝旗军。腐败的清政府被迫接受了这一请求。唉,忠厚善战的蓝旗军两面受敌,没有援军。虽然拼死一战,但寡不敌众,开始撤退。最终,林洪烈、罗志满率领5000士兵退回萨汶河,被英军和清军合围。五千精英最后弹药和粮食耗尽,全部壮烈牺牲。

蓝旗军失败后,英夷畅通无阻的服务使当地民众大力种植鸦片,最终使金三角地区成为今天的鸦片基地和包括今天英国政府在内的西方当局强烈指责的毒品发源地。属于中国的果敢、班洪四县至今被缅甸控制。

当我得到写这篇文章的资料时,我感触良多,但我总结为三点:

1)我由衷地敬佩以林洪烈为首的蓝旗军官兵,在南疆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为保家卫国,最后英勇牺牲。拳击的爱国精神不言而喻。尤其是林鸿烈元帅,在当时以做官为人生最大追求的人文环境下,在边区知府是不折不扣的“土皇帝”的社会现实下,同时在边民即将被奴役的屈辱处境下,没有苟且偷生,而是选择了毅然辞官,浴血奋战的道路。虽然他最终没能献身,但他用自己的生命写了一篇关于中华民族的文章。

2)经过一个世纪的屈辱,古老的帝国失去了无尽的疆域和尊严。但是,在关注蒙古、库耶、硫磺岛,为香港、澳门回归欢欣鼓舞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在遥远的新疆南疆还有一块被外国控制的领土。如果我们不能收复这些失去的土地,我们如何面对为我们开疆拓土、浴血奋战保卫边疆的先辈?

3)在当今的禁毒事业中,英国是领先的国家之一。表明决心,砸钱,支持国际禁毒组织,以为自己受害最深,做出“苦菜花”的模样。但我不知道他是装傻还是真的傻。最早的大毒贩,一个比现在的“哥伦比亚贩毒集团”或者“金三角贩毒集团”大得多的贩毒组织,是戴安娜王妃的祖先,一个浪漫温柔贤惠有爱心的女人,还有她的前婆婆!从军队建设的性质和活动的目的来看,

中国的“反英蓝旗军”是世界上最早的武装禁毒组织!

[编辑本段]附:没有祖国的军队

湘军第八军战败后,李米退守台湾,丢下士兵独自逃跑。其中,93师一路南下,从广西开始,逐渐退到缅甸、泰国、老挝交界处才安定下来。

回来的路上,有个士兵实在饿了,跑到附近的农田里,偷了农民的红薯,被连长当场枪毙。——谁说国民党军队没有军纪?正规部队也很严格。半年来,8军93师居无定所,颠沛流离。50年除夕,我终于蒙混过关,进入缅甸境内。在逃跑过程中,93师和另一个团和一个师的残余部队带走了7000名不愿投降的士兵及其家属。

然而,缅甸政府不想接受他们,于是战争开始了。虽然国军士兵在内战中屡战屡败,但对付缅甸政府军绰绰有余。三击,五处两处,将缅甸军队打得落花流水终于在金三角站稳了脚跟。缅甸政府随后向联合国投诉,这是后话。当李米看到自己的残兵居然已经在金三角站稳了脚跟,并且打赢了缅甸政府军,他立刻跑出来说:“我军在中国边境上取得了胜利,这是反攻大陆的基础,然后到处寻找外援。”然而,93师的兄弟们早已放弃了战斗。经过多年的战斗,国军官兵只想早点返回台湾省,但李米坚决拒绝了。李米想从蒋介石那里得到资本,第八军在云南的残余正好证明了他们的作用。休整一年后,李米要求第93师师长反攻大陆。起初,国军发动快速攻势,接连拿下四郡。但后来在三个解放师的包围下,终于败北,再次回到缅甸。此时,缅军已与印度达成协议,决定印度出兵帮助缅军赶走国民党残余势力。这是一场激战,国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也是一场惨烈的胜利。国民党残余势力以不足万人的兵力击败了印缅联军。完全停在了中缅边境。后来,联合国决定把国民党剩下的人撤到台湾省,李米要求老弱病残撤离,留下主力部队。但是没有反击大陆的力量。他们想回大陆,但政府拒绝了。就这样,金三角出现了一支没有祖国的军队...后来为了生存,种了鸦片。这些年来,他们从未忘记自己来自中国!

滇缅边区第一次反攻大陆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影响很大!李米在台北更是兴奋不已,说以不到三千残兵,一周连下四县,说明“滇抗* *复国军”的强大,等等。有道理。国民党残余势力一开始占了一点上风,后来紧急调遣三个师几万人才定下来。此后,在昆明建立军区,建设军校,都与土匪的原始军饷有很大关系。

上世纪50年代末,* * *军与缅甸政府达成协议,秘密出兵滇缅边境地区剿灭蒋介石土匪。然而这一次部队并不是很顺利。1.国民党残余势力在滇缅边境地区活动多年,熟悉地形。2.* * *军队出国打仗,气候地理不明,补给不足。因此,镇压变成了追击行动。* * *军撤退,人就回来了。后来,李米撤回老弱病残兵约3300人到台湾省,但仍留下约2500人作为反攻大陆的主要依据。基本上是以两个团的编制为主,师里人员疏散。

自六十年代以来,我们党对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已经有了彻底的了解。但随着1965年国民党再次进攻大陆狂潮的临近,李米再次要求滇缅边区国军将士积极准备对大陆的第二次反攻。但是留在滇缅边境的国军士兵很清楚自己的实力,老老实实留下来就好了。谁不得不出去送死?结果士兵不服从命令,此事终于不了了之。

20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向周边地区输出* * *,先后在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爆发了* *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缅甸* * *和政府军开始了持续的战争。据说缅甸名人昂山素季的父亲坚决反对* * *。此时,为了获得缅甸政府的居留认可,93师的士兵不得不再次与缅甸开战。后来缅甸* * *打不赢,国军士兵伤亡惨重。最可怕的是根本没有补给(自从联合国称李米撤军后,93师途经泰国的补给线也被冻结。所以,剩下的兵越来越少。在云南、泰国、缅甸的边境地区,已经形成了大大小小几十支武装力量。缅甸政府完全束手无策,想通过招募本国老兵来提高战斗力,但93师的士兵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祖国加入缅甸。

后来连年战乱,没有货源,国军、缅甸和一个缅甸支队的士兵开始在金三角地区集体种植鸦片,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毒品生产加工基地!通过种植鸦片来筹集军费的做法在中国非常流行。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中美蜜月期,留在滇缅边境地区的93师老兵大多已经年过60。他们向祖国提出,希望回到祖国。毕竟,50年前的战争已经成为过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大陆政府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他们不得不再次要求留在缅甸,但是缅甸以你上次拒绝的理由拒绝了他们的申请。

最后,留在滇缅边境地区近40年的93师官兵成为了一支没有祖国的军队...

毕竟都是炎黄子孙。他们仍然每年庆祝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唱中国民歌,说中国的语言...

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我们要和缅甸政府军,印缅联军,大陆为了不同的信仰,帮派,缅甸* * *...

40年来,他们为生存进行了不懈的战争,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毅力...

歌曲《金三角》

蔡依林

歌词:陈镇川作曲:尼克泉/西娅霍尔/拉斯昆/RNG。

温柔,先放一边,假笑,先放一边

在大象背上荡秋千

锁骨上积的汗湿了。

阳光正猛烈地照射过来

我几乎睁不开眼睛,眼睛是灰色的。

切断文明世界的消息

暂停未解决的问题

忘记了回家的日期

温柔,先放好。生命的开始本来就不好

先把假笑收起来,没人要倒掉。

先藏起闹钟撒野的姿态

佩兴斯,先关起来。我有一枚避免死亡的金牌

逃离一英里又一英里的规则

颠覆聪明懂事的道理

原谅尚未被放弃的压抑。

隐藏自己。

想发呆,想嗨,想嗨。

金三角允许恶作剧。

河床上长满了苔藓,没有人愿意来这里。

切断文明世界的消息

暂停未解决的问题

忘记了回家的日期

温柔,先放好。生命的开始本来就不好

先把假笑收起来,没人要倒掉。

先藏起闹钟撒野的姿态

佩兴斯,先关起来。我有一枚避免死亡的金牌

逃离一英里又一英里的规则

颠覆聪明懂事的道理

原谅尚未被放弃的压抑。

我不想面对压力。对不起

反对所有建议谢谢。

我没有忘记最初的自己。

谁也不能放弃,不要怀疑

温柔,先放好

先把假笑关了。

先把闹钟藏起来

先把耐心关起来

温柔,先放好。生命的开始本来就不好

先把假笑关起来,即使金三角不好。

先藏起闹钟撒野的姿态

佩兴斯,先关起来。我有一枚避免死亡的金牌

切断文明世界的消息

暂停未解决的问题

忘记了回家的日期

转自/view/236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