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宽的街道在哪里?
从...种植
巴西利亚是巴西的首都,位于巴西高原上的戈亚斯州。这里曾经是一片荒野。1956为了促进内陆经济的发展,时任总统的库比契克亲自出谋划策,并奠基。1960于4月20日正式竣工,首都由里约热内卢迁至本市。
巴西利亚平均海拔1.050米,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全年气温在19℃至26℃之间,气候十分宜人。在托坎廷斯河、旧金山河和巴拉那河的分水岭上,水源便利,地下水丰富。巴西人还利用一个月牙形的天然洼地修建人工湖和水电站,作为城市供水供电的源头和居民休息游览的场所。巴西利亚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城市绿化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60%。城市里有无污染的企业,交通发达。高速公路连接北部的贝伦港和南部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港。这条铁路连接着“两港一城”和首都。距离首都市中心半径不超过25公里的8个卫星城“拱月”,气势非凡。
巴西利亚最有特色的是城市规划。这是由著名规划师、拉美现代建筑师卢西奥·科斯塔设计的“飞机蓝图”。参与过联合国大楼建设的巴西著名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是首席建筑工程师。在建设过程中,所有的建筑都是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的,每个房子都要纳入整体规划。为配合主体工程建设,统筹安排了公路、铁路、机场、电站和房屋的建设。整个工程只用了3年零2个月,充分体现了“巴西奇迹”。
完工后的巴西利亚,从空中看,就像一架向东起飞的巨型喷气式飞机,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
在城市的最东部,向东流的巴拉那河(巴拉那河的上游源头)被截断,使其在河坝西侧的自然洼地形成一个规则的月牙湖,形状为“[FK]”。这个人工湖也被称为帕拉诺湖。城市的主体位于偏执狂湖中部的半岛上,突出到湖中心。平面头部面向东方,整个城市美观典雅,功能分区清晰,配合紧密,寓意深刻。
“鼻子”是一个“三次方的正方形”,有20个足球场那么大。广场东侧由议会大厦、最高法院和总统府组成,广场因此得名。议会大厦是两座并排的28层长方形建筑,是整个城市的制高点。法律规定任何建筑都不能超过这个高度。两层楼之间以“H”的形状连接着一条过道,这是葡萄牙语“Homen”的第一个字母,表示议会“一切为了人民”。议会大楼的右边是众议院大楼。楼前有一个大“碗”形建筑,象征“倾听民意,实践民主”;左边是元老院大楼,前面是一个巨大的倒“碗”形建筑,象征着“集中民意,形成决议”。
黎明宫,又名奥罗拉宫,是总统的官邸,建在城市的最东部。意思是每天第一个迎接朝阳。这是一栋精致别致的两层建筑,几乎全部由玻璃制成。整个建筑似乎是停泊在巴拉那湖的一艘游艇。黎明宫周围的回廊裸露在空气中,有些柱子像菱角,上长下短。有些就像大雁展翅。钻石的四个角模仿了印第安人古老的盾牌,表明巴西最早的主人是印第安人或者印第安人是巴西家族的重要成员。在最高法院所在的“司法宫”前,有一座司法纪念雕像,是一座被蒙住眼睛的稳重威严的正义雕像,表明巴西司法“大公无私,法不认人”!?从三权广场到城西的广电大楼。主干道全长8公里,宽250米,是世界上最宽的街道。主干道的两侧是“飞机”的机身,“机身”的前部靠近三权广场的两侧,这是中央部委的大楼。这些建筑都是平行的火柴盒建筑。每栋楼都标新立异,一楼没有雷同。比如外交部的伊塔-马拉蒂宫就建在一个水池上,钢架玻璃结构突出了水晶宫的特色。池中五个石头头组成的莲花形石雕,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国家教堂比欧洲哥特式教堂更明亮,体现了巴西人民英雄般的人生观。“机身”后面是现代化的写字楼、酒店和商业区,后面是前总统库比茨切克的纪念馆和运动区、为政府部门服务的工业区和印刷出版区。“尾巴”是国家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