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过所有这些关于水果的故事吗?

酸甜多汁营养丰富的水果是我们日常饮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网络上或者谣言中总会有一些关于他们的“小道消息”。谣言最有杀伤力的是,即使你一开始不把它当回事,听了很多,你的内心也会慢慢开始接受它。今天我们就来列举一些流传已久、影响广泛的水果谣言,和你一起鉴别真伪。

不要空腹吃酸水果?

不能一概而论!

空腹能不能吃酸多的水果,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苹果是一种酸比较多的水果,但是有些人饿的时候吃一个苹果,不仅不会感到肠胃不适,还会减少能量摄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肥的作用。但肠胃不好的人空腹吃苹果后,会因为水果中的某些成分,如单宁等,与胃酸反应形成沉淀,进而产生一些不适。比如石榴、番茄都含有一些刺激胃酸分泌或与胃酸反应形成沉淀的成分。对于肠胃不好的朋友,我们建议你尽量避免空腹吃酸多的水果。

为了保证营养吸收,要先吃水果再吃?

真不敢相信!

网上流传一句话:“先吃饭再吃水果。水果被正餐挡住了,不能直接消化。但是水果本身比晚餐更容易腐烂变质。轮到水果消化的时候,营养流失变质,剩下的都是渣滓。”这种听起来相当“形象”的说法是不正确的。结合上面一条,如果空腹不能吃水果,饭后也不能吃水果,那应该什么时候吃水果呢?很明显,这里面有逻辑问题。

进一步讨论,吃和吃水果的冲突是什么?如果有,那是因为胃容量有限。一个吃多了,另一个就吃不下了。水果的主要成分是水,其次是少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少量的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吃正餐没有直接联系。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糖尿病患者,建议在两餐之间吃少量GI(升糖指数)低的水果。一方面,水果中少量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主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饭后及时适量的水果对糖尿病人的营养平衡也很重要。

水果皮农药残留太多不能吃?

你放心吧!

大家一定听过一句绕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带皮的水果可以吃吗?很多人因为担心农药残留而选择不吃。其实对于水溶性农药来说,经过仔细清洗,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是不会残留在水果上的。近日,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新版《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也从法律法规层面更加严格地规定了农药残留的用量,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农药残留的问题。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水果的果皮通常比果肉含有更多对健康有益的物质,如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所以建议水果的食用皮可以在清洗的前提下食用。

水果多少最合适?

一天半斤。你达标了吗?

水果应该吃多少也有很多误区。有些需要减肥的朋友认为多吃水果比较好,可以减少主食的摄入,有助于减肥。首先,用水果代替部分主食确实有利于能量控制,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前面我们提到过,水果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是水和少量的碳水化合物。长期吃水果会导致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等一些营养素摄入不足,不利于健康。

有朋友认为水果含糖量高,吃水果不吃会胖。有这种认知的人混淆了甜味和肥胖的关系,认为甜味就是高能量,吃了会胖。其实同等重量的水果比主食的能量低很多。所以不用担心吃水果会胖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中国居民水果推荐摄入量为每天200 ~ 350g(约半斤),但中国居民平均水果摄入量远未达到这一标准。还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增加水果的摄入量,以满足身体对均衡饮食的需求。

过季水果不健康?

应该保持多样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的选择真的是越来越广了。无论什么季节,只要你愿意花钱,任何水果都可以买回家,随时品尝。尤其是很多老人给孙子买水果的时候,愿意花大价钱买反季节水果。许多人不同意这一点,理由是反季节水果不健康。

我们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水果时,应重点购买当季和当地的水果,同时需要保持水果种类的多样性。认为反季节水果的种植过程中总会有不健康的因素是不准确的。

果蔬中是否存在不健康因素,与自然种植或温室种植没有必然联系。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温室水果种植技术日趋成熟。所有防腐剂、食品添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只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在规定的用量内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

作者简介:郭晓慧,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