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红包多少钱?

为什么过年要包红包?

发“红包”是过年的习俗。中国人喜欢红色,因为它象征着活力、幸福和好运。

一方面,给未成年的晚辈发红包(根据中国人的观念,已婚的人被认为是成年人)意味着给他们带来祝愿和好运。红包里的钱只是为了让孩子们开心,它的主要意义在红纸里,因为它象征着好运。

另外,春节拜年时,长辈要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发给晚辈。都说压岁钱可以镇邪,因为“老”和“贵”谐音,晚辈可以用压岁钱平安度过一年。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把彩色的绳子穿成龙的形状放在床脚,这是燕京年记载的;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就是父母把分发给孩子的钱用红纸包起来。压岁钱可以在晚辈拜年后当众给,也可以在除夕夜孩子熟睡时,由父母放在孩子的枕头下。?

还有一种说法是,人们认为可以给孩子压岁钱,当恶灵或“年”伤害儿童时,儿童可以用这些钱贿赂他们,将邪恶转化为好运。阿清吴曼云《压岁钱》诗中说:“百元彩线长,再从枕上收,论鞭炮价,使焦耳忙了一夜。”从这个角度来说,压岁钱是扎在孩子心里的,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过节需要的东西。

现在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依然盛行,金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大多是孩子们用来买书和学习用品的,新的时尚赋予了压岁钱新的内容。

过年红包是给谁的?这个包多少钱?

春节期间,许多年轻人,包括一些老年人,感到困惑和头痛。因为给红包,给多少,回多少,里面充满了中国人特有的人情事故和世故,这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启蒙以来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能力。

前几十年经济普遍不发达,大家都没多少钱。所以过年给亲戚朋友的孩子包红包是一种礼遇,对家庭经济和个人收支影响不大。现在不同了。大家的收入差距拉大了,对过年的红包数量也有了不同的理解:如果自己包的红包太寒酸,就忍不住咬咬牙,让自己的钱包在春节期间快速“瘦身”。

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中国人好面子带来的红包能挣面子的功能,其实在中国社会,包红包还有其他社交功能:在上下级交往中,给孩子包红包体现了一种职场人际交往;给父母等长辈发红包体现孝顺;给配偶亲友的子女送红包,体现了处理家庭关系的和谐智慧...可以说,红包的上述功能,其实是中国人特有的人文文化。过年给红包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不再只是过年的仪式。

但是,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下,这种给很多白领带来困扰的礼仪,是否需要简化或“简化”。为什么一定要给红包——说白了,给钱能体现长辈对晚辈的关心?过年的时候给孩子买个学习小玩具或者一本好书,就像外国人带着小礼物去朋友家做客一样,不是更优雅更有教育意义吗?让孩子从小就眼巴巴的看着,心里数着哪些亲戚给的压岁钱最多,然后确定亲戚朋友之间的距离,这是压岁钱的重要作用吗?这对孩子的成长未必有好处。

另外,人情的异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这些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奢侈。炫富炫富,把奢侈等同于面子。因为浪费之风的侵蚀,亲情人情都变得势利了。公款吃喝等“官方经济”得到明显遏制,必将导致社会风气动荡清明,人情得以清理。新年自然不再难熬,可以期待。

反观国外,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压岁钱基本不会超过100元,多是20到30元的轻微表示。

所以,或许应该让压岁钱回归它的“本质功能”——镇邪,给孩子平安。不要以多少来判断远近,要以厚薄来看荣与贫。

红包,网友包多少?

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会选择给父母发红包,大部分都在千元左右。也有一些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只是送礼物,比如给父母买件新衣服。和家人一起逛街,自己买单也不错。

“我的包是10到100元。我是工薪阶层,装不起100-200。小时候收到的红包都是1元2元,最多的时候是10元。后来生活好一点了,但是最多的是50,有10元,大部分在20元。现在100元的红包起步,二三十个孩子真的买不起!像香港那么有钱,只有10,20给孩子,甚至1元。这个大陆是真的有钱,还是什么?”

“近亲给一百个孩子,远亲给五十个孩子,普通熟人给二十个孩子,只点头的人的孩子给10元都无所谓。当然,除了特殊情况,有些很熟的也要当近亲。”

据统计,65%的网友表示普通大三学生可以包200元,20%的网友表示包500元。15%的网友表示“如果大家都有孩子,那就算了。”

也有网友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想法——把红包做成鼓励孩子成长的礼物。

“红包和期末考试成绩挂钩,500块钱给50级,50级比上学期期末进步了一点点。”

“可以根据孩子的大小给红包,尤其是读书的阶段。如果是在大学,可以给个500元。对于高中生,给个200元。如果是小学,给100元。”

过年送红包的艺术。

1.新加坡的父母给孩子“红包”,数量多,分量轻。

新加坡的华人仍然保留着春节期间给“红包”的习俗。

他们送给孩子和未婚青年男女,节日里只要打招呼、交往,不管是有亲情的孩子和青年男女,还是没有亲情的孩子和青年男女,他们都给“红包”。但“红包”一打开,是一枚面值两元的新币,或者两枚面值两元的新币,最多十元。

节日过后,孩子们互相问你拿了多少“红包”,而不是问你拿了多少压岁钱。所以成人节前准备了一个漂亮的红包纸袋。一个新加坡人告诉我,她用100块钱包了30多个“红包”。

2.“红包”的作用是给孩子一种节日的气氛和家庭的温暖。

新加坡人告诉我,发红包是为了增加节日气氛,是区别其他节日的内容。这很有道理。

同样,国内一位母亲告诉我,每年春节,都要先打听今年压岁钱的行情。如果付出太多,我们承受不了。给的少很尴尬。多难啊!其实拿到压岁钱的孩子也不开心。一拿到红包,连看都没机会看就“上交”。

因此,新加坡华人可以借鉴“红包”的运作方式。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提前准备一些面额较新的十元、二十元、五十元的人民币,分别装进红包里。年夜饭后,给每个孩子发了两个红包,并声明不用上交,作为零用现金保管。看看孩子们是否开心。你一定是那晚最受欢迎的人。不用说,它的节日气氛是浓厚的。

3.给孩子的“红包”应该由孩子自己收。

既然是给孩子的红包,就应该由孩子自己处理。这是孩子的权利,家长不应该越权。但是你可以和孩子商量怎么处理。对于2-4岁的孩子,你可以让他们认识红包和人民币的面值,告诉他们可以用人民币买糖和玩具,也可以存起来买更多需要的东西。美国的教育家把这种教育视为生存的需要。

对于5-7岁的孩子,可以带他去银行,让他观察存钱的过程,不要忘了给他看如何填写存款证明。如果你真的想把这笔压岁钱做成“专款专用”,可以存到你的名下,让孩子保管,告诉他拿到身份证后存折才能改成他的名字。然而,他有权使用这笔钱。孩子会很开心,同时也了解了金融的初步知识。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你不仅可以尝试在大人的“监控”下存钱,还可以和他讨论如何有效地使用这笔压岁钱。

参考来源:

/27824/2013/02/17/2165s 4021386 . htm

/com news/system/2014/01/08/011301974 . shtml

/col 1490/col 4590/article . htm 1?id=1137326

/article/ca2d 939 df 1 d29 beb 6 c 31ce 2c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