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可以调理经络气血。哪些人不适合这种待遇?

针灸

1,针灸不适合白血病人群。

2、体质较弱的人,刺激不宜太强,尽量采用卧位。

3、劳累、饥饿、紧张的人,这类人不宜马上针灸,需待其康复后再行治疗。

4.针灸不适用于有自发出血倾向或受伤后出血的患者。尽量避免血管针刺,防止出血。

5.患者有皮肤感染、溃疡、疤痕,但针灸的抗炎效果在临床上很好,要具体分析。

6.有触电感并有明显疼痛或针尖进针时触及硬组织的人。如果这类人在治疗过程中发现这种症状,就应该拔针,而不是继续进针。

7.囟门未闭合的患儿,一般不适合针刺头部和项部的穴位。此外,由于小儿不能配合,针刺宜采用速刺的方法,不宜留针。

8、眼区、胸背部、肾区、项部、胃溃疡患者、肠粘连、肠梗阻、尿潴留患者应掌握耻骨联合针刺的深度和角度,禁止直接针刺,以防误伤重要器官。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艾灸,是利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刺激经气的活动来调节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1,极度疲劳、饥饿、饱腹、醉酒、多汗、情绪不稳,或女性经期忌灸。

2、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搐,或体力极度衰竭、骨瘦如柴等禁忌灸。

3、没有自控能力的人,如精神病人,应避免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