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八大功效。
导语: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之一。长期练习太极拳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是现在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的健身运动。那么练太极拳的八大功效是什么呢?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1,呼吸模式科学
太极拳不同于其他运动。太极拳采用腹式呼吸,是太极拳的重要组成部分。
呼吸也配合意念,即吸气时,内气沿脊柱经络上行,呼气时,内气沿胸部任意一条静脉下沉,小腹呈凹凸状。这种呼吸练习扩大了肺活量。科学实验表明,肺活量的大小与力量的大小和寿命的长短成正比。比如人体在睡眠状态下,呼吸深、细、均匀、长的人一定是强的,呼吸短而弱或长短不均的人无疑是弱的。呼吸波的长短和粗细是一个人体力的标志。所以太极拳的健身非常注重呼吸。
2.气血运行顺畅
太极传的锻炼要充满生气。人体从四肢、筋骨的外观到内部的五脏六腑、精气神,都离不开血液的滋养润泽。良好的血液循环和充分的血液供应不仅是人体各部分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也是决定人的寿命长短的根本条件。太极拳的走位,竖顶,虚顶劲,气沉于腹,以意导气,以气运体,活血通络,加快循环频率,畅通主动脉,持久毛细血管,延缓四肢皮肤衰老。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会气血充盈,健康长寿。
3.汗腺通畅
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眼、耳、鼻、口、谷道排出体外,人体内分泌主要通过汗腺排出体外。
此外,头发和汗腺毛孔还具有保温散热的自然调节功能。所以中医有“汗腺百病不侵,堵塞的汗腺百病缠身”的说法。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和提高。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有电风扇,免除了严寒酷暑的痛苦,但同时也导致了人体皮肤的保温散热功能下降。因为头发变懒,汗液受阻,皮肤的通透性减弱,人体内脏分泌物、沉积物、病毒等有害物质没有及时排出体外,新陈代谢失衡,阴阳失调,就会自生疾病。太极拳作为一种内功,在皮肤锻炼上有其独特之处。无论春夏秋冬,行走架在体型的开合过程中,始终引导着皮肤的伸缩和毛孔的开合。相对于不练拳的普通人来说,它更好的保持了皮肤的纯净度和渗透性。内分泌通道畅通,病毒垃圾不易滞留,小病不生,大病不长。
4、弥补人体机能后天不足。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有意无意地形成了许多习惯模式。这些习惯性的刻板印象,一方面提高了行动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人体运动的缺陷。换句话说,所有的习惯性动作,大多都是单向偏向的动作。比如日常生活中的上肢动作:抱、提、捏、抓等单手动作,一般用右手;下肢动作:弹跳、跳跃、踢腿等。大部分是由右脚施加的;中上盘运动:抬、挑、抬等。大多用右肩,而左撇子则相反,无论是左还是右,都是单向运动。这种形状的单向运动,长期下去会削弱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逆向调节功能,必然导致人体内部机能的失衡。强右是弱左,左强是弱右。强者容易减肥,弱者容易生病。所以在发病上,有“男左女右”的说法。虽然这种说法可能不太科学,但人类的疾病集中在某一方面确实很常见。太极传的造型结构正是“有上有下”,招式从左到右互换,身形从上而下相得益彰,形成内外对称的动作。抽拉式强调要先左后右,要先上后下;发力时,先压呕吐,再撑、干、下。整个身体是对立统一的整体。从而有效加强大脑的逆向调节功能,维持人体运动的整体协调和平衡发展,克服单向运动致病的缺陷。
5.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感度。
人体的衰老首先发生在神经系统的萎缩和衰竭。比如面部皮肤松弛起皱,前额脱发是细胞再生神经功能下降造成的;耳聋头晕是因为听力和视神经老化;反应慢、记忆力下降是因为辨别提取神经老化;腿脚不好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老化。所有这些东西,人体的所有功能都来自于10万多条神经的功能。任何神经的萎缩都会直接导致人体某个器官功能的下降。太极拳和其他拳种最大的区别就是她是一种不用力气的运动,重意不重形,用意念支配身体。太极传全神贯注于他的工作,用他的意图引导他的精神。外貌变化万千,一笔一式不能先讲究他的意图,意不离不动,意随他走,意留不动。所谓想法,就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各种指令和信号。太极拳每次行走,首先是心的运动,其次是身的运动,也就是常说的形神兼备。另一方面,太极拳因心绪不宁、心术不精、形神错乱、内外失衡而丧失了体育本质。正是因为太极拳的技击特点,即使到了晚年,技术深厚的老拳手也大多是聋、瞎、重脚,皮肤敏感度仍异于常人。拳术书上说的“一根羽毛不能加,苍蝇不能掉”就是不尽如人意,也是指拳手的肌肉和内脏的敏感度。这些都还不错,原因是有意的练习延缓了神经的老化。
6.维持人体能量的中性状态。
关于运动与生活的关系,历来众说纷纭。通常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其原因来自于流水和愚蠢;有人认为,生活在于有多安静,减少身体的磨损和机能的消耗。持这种观点的人经常被比作龟的年龄和鹤的寿命。其实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关键在于动静不可偏废。生命在于良好的运动,但超负荷的剧烈运动无疑会使身体疲劳和早衰;比较安静不太活跃的人,往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精神萎靡,病气容易入侵,所以常年持续服药。所以,过分强调运动或者过分强调张静,对人体健康都没有好处,只有适度运动和交替运动;上班,来回,但意图不笨拙,消耗不大;就心境而言,走路强调的是放松和安静。这里所说的“静”,是指在行走或推手时,必须摒弃杂念,边走边求静,以天意专注于一才,以一念代替一切杂念,所以说外表还是静的。太极拳独特的运动方式,适合维持人体机能的中性平衡状态,所以长期运动可以让人长寿。
7、防止骨韧带老化。
无论从自然界的动植物,还是从人类的生态发展过程来看,凡是生命力强的四肢或肢体,都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任何垂死的有机体都会变得僵硬和枯萎。
就人体而言,老年人骨质疏松、关节变脆、韧带松弛、血管干瘪,都是失去柔韧性的结果。为了保持人体的健康和强壮,必须保持全身骨骼和肌肉的弹性。太极拳的走位,手指转动,手腕转动,手臂转动,腰部转动,胯部支撑,筋腱牵拉,转体转体,所有的动作都是在弧线和圆圈中完成的。这种螺旋运动的内涵,其实就是加强肌肉、骨骼、皮肤、内脏的弹性,也就是柔韧性。所以,太极传高技手多表现为肺活量大,膀胱胀缩差异大,筋长骨坚,皮肤柔软,呼吸深细,关节前后旋转角度大,都表现出身体良好的柔韧性。灵活性的延伸本身就是长寿;反之,人体内脏的任何一个器官失去弹性,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8.培养一种超然脱俗的心态
众所周知,内心纯洁,缺乏欲望的人,寿命更长。反其道而行之的人往往早死。原因是想多的人会要求多,想多的人会贪食,会多烦恼,多担心,多思考,多烦恼,多惊讶,多害怕。任何想要更多的人都会受伤。中医认为,悲、怒、肝、肺、脾、心、肾、胃、房事等对精气有害。太极拳的练习过程就是调节心态的过程。走路时,身心各部分都讲究放松、安静、空灵,顺其自然地做手势、变形很重要。所以,前进后退,身体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