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经常吃什么样的食物既健康又美丽?每天应该少吃什么食物?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爱美的女性朋友。除了日常护肤,还要注意饮食,因为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让自己更漂亮。下面小编给女性朋友介绍一些健康又美丽的食物,希望对女性朋友有所帮助。那么你经常吃什么样的食物既健康又美丽呢?每天应该少吃什么食物?

第一,健康美丽的食物

1、蜂蜜:保持皮肤红润有光泽,含有大量易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糖类。经常食用可以使皮肤红润、细嫩、有光泽。

食用方法:蜂蜜每次用量为25-50g,一般不超过100g。否则容易引起轻度腹泻。一般可以用温开水冲服,与豆浆、牛奶、粥混合,涂食。避免高温,以不超过60摄氏度为宜。否则会破坏蜂蜜中的维生素和酶。

蜂蜜是一种弱酸性物质,能与金属发生弱反应。应使用非金属容器(如玻璃或塑料桶)储存,并注意密封。包装好的蜂蜜最好放在干燥阴凉通风处,避免热膨胀。

2、胡萝卜: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有助于维持皮肤细胞的正常功能,减少皮肤皱纹,刺激皮肤新陈代谢,保持皮肤湿润细嫩。

吃法:在众多吃法中,最推荐的是用胡萝卜做馅做饺子和包子。胡萝卜中富含的β-胡萝卜素只有溶于油中才能被人体吸收。胡萝卜拌肉做馅料时,动物脂肪会提高β-胡萝卜素的吸收率如果做素馅,也最好将切碎的胡萝卜在油锅里翻炒几下,使β-胡萝卜素溶解后再调成馅料。胡萝卜切碎后营养更容易被吸收。用油炒胡萝卜还能促进人体对β-胡萝卜素的吸收,和其他食材一起炖,比如牛羊肉,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你不妨先把胡萝卜煮熟,再切成片,和肉一起炖。据研究,这可以使胡萝卜中的抗癌物质比切丝煮增加1/4。

3.三文鱼:三文鱼中的Omega-3脂肪酸可以消除破坏皮肤胶原蛋白和皮肤保湿因子的生物活性物质,预防皱纹,避免皮肤粗糙。

吃法:刺身当然是三文鱼的首选,也可以红烧、煎烤。

4.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蹄、爪、皮等。):胶原蛋白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可以让细胞变得丰满,从而填充肌肤,减少皱纹。

怎么吃:吃胶原蛋白,一定要真的被身体利用,变成胶原蛋白。你必须依靠你身体的血液通过微血管渗透到真皮,刺激成纤维细胞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在维生素C和E的辅助下,胶原蛋白才能被身体充分吸收和利用。要想在体内产生胶原蛋白,就需要维生素c和e,一些含有胶质的食物,如牛筋、鸡翅、鸡皮、鱼皮、软骨等,都含有胶原蛋白。鱼胶原蛋白最好,成分和结构最接近人体,最容易吸收。鸡爪鸭爪也富含胶原蛋白。

5、西红柿:含有番茄红素能使皮肤嫩滑。一项实验发现,经常吃西红柿可以减少黑眼圈和晒伤。

吃法:熟食比生食营养价值高。当西红柿被加热到88摄氏度时,尽管加热过程会降低其维生素C的含量,但其番茄红素和其他抗氧化剂的含量会显著增加。作为一种抗氧化剂,番茄红素可以降低癌症和心脏病的风险。

6、西兰花: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能增强皮肤抵抗损伤的能力,还有助于保持皮肤弹性。

吃法:风味比菜花更鲜美,主要用于西餐配菜或沙拉;西兰花焯水后,要放入凉开水中,冷却后再用,煮盐时间不能过长,以免防癌营养成分流失和破坏。

7、海带:富含矿物质的碱性食物,经常食用可以调节血液酸碱度,防止皮肤分泌过多油脂。

吃法:注重食疗的韩国人在鲸鱼受伤的时候会寻找海藻类食物来疗伤,所以用海藻来调理身体。海带有助于孕妇净化血液,对抗牙齿脱落和脱发。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煮汤和凉拌。

8、牛奶:是皮肤最喜爱的食物,能提高皮肤细胞活性,延缓皮肤衰老,增强皮肤张力,消除细小皱纹等功效。

吃法:成人一天要喝400 ~ 500ml,也就是两瓶牛奶,至少250ml。但不能超过1000ml。保证一瓶,争取两瓶,最好三瓶,不要超过四瓶。饭后饮用为宜。早餐最好每天喝一瓶,早晚各喝两瓶。喝酒前吃一些富含淀粉的食物,这样牛奶可以在胃里停留较长时间,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9、大豆:富含维生素E,能破坏自由基的化学活性,抑制皮肤衰老,并防止皮肤上的色素沉着。

吃法:根据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关于平衡膳食的建议,每人每天食用大豆30-50g,或南方豆腐240g,北方豆腐120g,豆腐干80g。

10、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能干扰黑色素生成,防止色素沉着,保持皮肤白皙,有助于消除皮肤上的雀斑等斑点。

吃法:一定要用熟食。未成熟的猕猴桃又酸又多刺,含有大量的蛋白酶,会分解舌头和口腔黏膜的蛋白质,引起不适。用手指肚轻轻按压猕猴桃两端。如果感觉不硬,压的地方有轻微变形,但不是很软,这是最好的吃的状态。不能空腹吃东西。脾胃虚寒者忌食,腹泻、尿频者忌食,月经过多、先兆流产者也忌食。

并且,每天少吃食物。

1,葱油饼。

做一个葱油饼,肯定要掺很多油,再加上还要用油炒,油往往超标严重。台北马偕医院营养师赵强说,1/4葱油饼含500卡热量,相当于1碗米饭和2汤匙油。吃得太多是非常有害的。

建议:还是少吃为好。很多人以葱油饼为主食,容易导致油脂摄入过多。偶尔吃一次是可以的,但只能是一小块。买油少的葱油饼,多吃蔬菜,少吃肉,多喝水。

2.酱牛肉。

广州市消委会的一项调查显示,73%的熟肉制品不合格。北京军区总医院营养师于仁文说,很多熟食店的酱牛肉、肘子花都是粉红色的,颜色非常鲜艳。这主要是因为它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胭脂红等色素。

建议:尽量少吃酱牛肉。买的话一定要慎重选择。好的酱牛肉切开后呈灰褐色、深褐色或酱褐色,用手特别容易撕,肉煮熟后容易散开。不好的酱牛肉颜色是红色的,有弹性,肉煮的不好但不散。不仅是酱牛肉,其他熟食也要少吃。

3.香肠。

军事医学科学院食品与营养系博士芮莉莉,十几年没吃香肠了。她指出,超市销售的成捆香肠和路边摊的香肠都存在亚硝酸盐、色素和油脂含量高的缺陷。100克香肠可能含有20~30克的油脂,烤香肠中的油脂含量甚至超过50%。

建议:能不吃就不吃,最多两周吃一次。吃的话可以搭配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西红柿、黄瓜,或者青椒、芹菜炒香肠。购买时选择颜色较暗的,蒜味香肠、玉米香肠、鸡肉香肠相对好一些。

4.培根。

为了便于长期保存,腊肉的含盐量很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学教授李惠表示,含盐量高的食物会对肾脏造成很大负担。腊肉中亚硝酸盐含量高,可能致癌。脂肪占50%左右,胆固醇含量也高,对身体不好。

建议:一定要少吃腊肉。吃之前要蒸一下,去掉多余的油,或者把腊肉切片,放在淡盐水里泡一会儿,冲淡腊肉里的一些盐。用腊肉炒菜时,可以多放些葱、蒜、蒜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亚硝酸盐变成亚硝酸铵(致癌物)。

5、锅贴。

锅贴是油炸的,主要风险是油多。赵强说10的锅贴有700多卡路里,相当于1碗半饭和2大勺油。锅贴中高脂肪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馅料,比如五花肉,含油量高;第二,炒的时候,面水很吸油。生煎包子、煎饺都存在这个问题。

建议:第一,一次只吃两三个;二、选择白菜、西葫芦馅等素食锅贴,少吃油;三是配粥吃,不能配皮蛋瘦肉粥、海鲜粥等。最好用紫米粥、绿豆粥等杂粮粥,要稀一些。

6、油条。

油条一般是在发面加入明矾和泡打粉,油炸而成。广西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利平表示,油条属于高脂肪食品,营养价值低,铝、明矾容易超标,有加重认知障碍的风险。另外,如果油炸油条的油反复用于油炸,会产生致癌物质。油条中的添加剂也会刺激消化道,引起消化不良。油饼、油炸饼等。对人体有类似的风险。

建议:一个月吃油条不要超过两次。一定要观察油条的油是否清澈。如果是浑浊的,建议不要买。最好买小油条,这样一次吃的油量比较少。马利平建议,大家也要警惕连锁餐厅或者酒店的油条。虽然它们看起来很好,但它们可能含有更多的化学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