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金三角”。谁知道呢?
“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的泰国、缅甸、老挝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因为这一带盛产鸦片等毒品,是世界毒品主产区,有“金三角”之称。“金三角”涵盖缅甸北部掸邦、克钦邦、泰国清莱省、朗南塔省、丰沙里省、清迈北部乌多姆赛省和西部琅勃拉邦省,共有3000多个村镇。总面积654.38+0.94万平方公里。
因为“金三角”地区大部分位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罂粟的生长。此外,这里丛林茂密,道路崎岖,交通堵塞,是三国政府鞭长莫及的,这在政治、经济、地理、气候上为罂粟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65438+2005年10月4日,位于泰国北部清盛县丛林中的一家酒店。清盛县位于“金三角”的泰国一侧,是过去著名的毒品来源地。自实施替代种植政策以来,当地罂粟种植大幅下降。为了帮助当地农民就业,泰国当局还大力推动旅游业的发展,现在它已经成为最受外国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到20世纪60年代,这里已成为以盛产鸦片而闻名的四大毒品产地之一,成为罂粟种植、提炼、贩运和走私的黄金地带。长期以来,这里有许多反政府武装和其他毒品武装,因此也被称为“冒险者的天堂”。
虽然三国历届政府都做了禁毒工作,但都未能有效阻止该地区罂粟种植的发展。19年末至20世纪初,英、美、法等国先后到这一带传授种植、提炼、贩卖技术,并收购鸦片。50年代,这里形成了第一次鸦片生产高潮,随后是60年代的“黄金时代”,产量从几十吨上升到200吨左右。到80年代初,产量已达到700吨左右,达到6544。1989翻倍,产量达到2400吨。在1991,已经突破3000吨大关。
此外,“金三角”地区还有许多海洛因加工厂,大多位于深山密林中,大量技术人员操作先进的机器设备日夜工作。由于“金三角”地区的鸦片品质较高,且大部分被加工成精制海洛因,“海海洛因”成为高品质海洛因的专用名词,销往世界各地。
清莱省,一名泰国士兵持枪守卫罂粟田。
在泰国的“金三角”地区,有世代擅长种植罂粟的苗族、瑶族和仡佬族。罂粟种植是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致富的捷径。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罂粟种植,毒品生产也在增加。
缅甸是“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大的国家。生活在这里的人主要是缅甸的少数民族,他们世世代代以种植罂粟为生。为了对抗政府,保护自己的鸦片种植,当地居民武装起来。在这些武装力量中,最大的一支是位于前缅泰边境的昆萨(坤沙)集团。他们拥有一支近3000人的强大、训练有素的武装部队。这支部队身着军装,装备精良,作战经验丰富。
缅甸仰光禁毒博物馆2006年6月竣工5438+0。
从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随着缅甸和泰国军队加强对昆萨集团的进攻,一些罂粟种植场被摧毁。同时,联合国禁毒基金拨出专项资金,在“金三角”地区实施以罂粟种植替代粮食和咖啡的政策。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成效,罂粟产量大幅下降,使得中亚的“金新月”一度取代金三角,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鸦片生产基地。但自1986以来,“金三角”罂粟生产迅速恢复发展,产量剧增,大大超过历史记录,再次成为世界头号鸦片生产基地。
每年通过“金三角”地区贩运的海洛因占世界总量的60% ~ 70%,该地区的海洛因年产量可满足全球两年的海洛因消费需求。1996 65438+10月,昆萨领导的武装向政府投降。但该地区的毒品生产并未停止,仍是仅次于“金新月”的世界第二大鸦片产区。
配料:1/3 bolscremedebaanes (Bos香蕉甜酒),1/3RonricoRum(白朗姆酒),1/3菠萝汁。
调整方法:将所有原料放入摇杯中,摇匀。
特点:甜美的外表和一颗饥渴的心。
别忘了南疆的英雄气概――保卫国土、拒绝毒品的“蓝旗军”:
众所周知的“金三角”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毒窝之一,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并列。然而,鲜为人知的是,
是邪恶的英国人在这里种下了第一颗毒药。同样鲜为人知的是,满清当局为了抵抗英国人和外国人的入侵和毒品种植,抗议领土的投降,
在辞职的知府林洪烈的领导下,汉、傣两个民族的蓝旗军在极其困难和无助的情况下,与英贼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
1825年,一支全副武装的英国探险队到达了今天所谓的“金三角”地区,但当时还没有这个名字。
和活跃在地球其他地方的英国人一样,这支探险队也渴望探索地形,吞噬泥土和盗贼。他们使用了当地人从未见过的先进武器。
大部分原住民很快被驱逐,在金三角北部的果敢县安营扎寨。通过对这一地区的全面调查,
英国人认为这个地方非常适合种植鸦片。经过三年的试种,非常成功,于是他们开始在果敢和大勐养大面积种植鸦片。
收获的鸦片大部分销往中国大陆,毒害中国人。
当时英贼所在的地区是中缅边境,也就是今天缅甸掸族(也就是中国的傣族)的主要分布区。其中,北方的勇气,
班洪四县(另外两县名称和面积不详)属于中国,隶属云南省管辖。因此,英国盗贼的行为遭到了缅甸王朝的强烈反对。
当地的掸族部落奋起反抗,强大的清政府介入,于是很快被驱逐。
但是,以侵略扩张为基本国策的英国人和外国人,已经充分认识到缅甸的经济价值及其作为未来中华帝国入侵的地缘战略价值。
于是,英属印度很快被用作对缅甸发动战争的基地,两次被武装占领,摧毁了缅甸王朝,并入印度成为一个省。
1840,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大清帝国战败。从此,这个五千年的帝国拥有了与其辽阔疆域一样的伟大尊严。
很快就被新兴的西方列强吞并了。
1886年7月24日,清朝在英国人和外国人的胁迫下,签订了屈辱的《中英会议缅甸条约》,改变了滇南的勇气。
班洪四郡割让给英夷。这样,英国人和外国人完全控制了金三角,开始在这片土地上播下邪恶的种子。
果敢县原县长林洪烈。被大胆割让后,愤然辞去清廷授予的车(景洪)知府一职,率领1000多名忠诚的官兵。
独自对抗英国小偷。
当地掸族领袖罗志满强烈反对英国人和外国人种植鸦片,并与英国盗贼展开了斗争。吕布很快被英军残酷镇压。
被迫带领残部退入深山,坚持战斗。林洪烈出发后,罗志满率部叛变,与林组成“抗英蓝旗军”。
蓝旗军组建后,林洪烈任大元帅,罗志满任将军,招募骁勇善战的将士,拥兵两万余人,长期抗击英军
。蓝旗军与英军对峙五六年,期间大量摧毁鸦片田,歼灭英军有生力量,对其进行有效打击。
对这支军队无能为力,英国人和洋人用外交手段向清廷施压,要求清廷出兵配合镇压蓝旗军。腐败的清政府被迫接受了这一请求。
唉,忠厚善战的蓝旗军两面受敌,没有援军。虽然拼死一战,但寡不敌众,开始撤退。
最终,林洪烈、罗志满率领5000士兵退回萨汶河,被英军和清军围剿。五千精英最后弹药和粮食耗尽,全部壮烈牺牲。
蓝旗军战败后,英国人和洋人让当地人大力种植鸦片,最终使金三角地区成为今天的鸦片基地。
它已经成为西方当局强烈指责的毒品发源地,包括今天的英国政府。属于中国的果敢、班洪四县至今被缅甸控制。
当我得到写这篇文章的资料时,我感触良多,但我总结为三点:
1)我由衷地敬佩以林洪烈为首的蓝旗军战士们,在南疆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为保家卫国而孤军奋战,最终壮烈牺牲。
权力和爱国不言而喻。尤其是林洪烈元帅,在当时以做官为人生最大追求的人文环境下,
在边区知府是不折不扣的“土皇帝”的社会现实下,同时在土地荒废、边民即将被奴役的屈辱处境下,也没有苟且偷生。
他毅然辞去职务,选择了浴血奋斗的道路。虽然他最终失败了,献身了,但他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又一伟大篇章,不屈不挠,保家卫国,拒绝毒品。
为了子孙后代,我们绝不能忘记!
2)经过一个世纪的屈辱,古老的帝国失去了无尽的疆域和尊严。然而,在关注蒙古、库耶、硫苏弗尔,为香港、澳门回归欢欣鼓舞的同时,
我们绝不能忘记,在遥远的南疆还有一块被外国控制的领土。如果我们不能收复这些失去的土地,如何面对为我们开疆拓土的挑战?
浴血戍边的先辈
3)在当今的禁毒事业中,英国是领先的国家之一。表明决心,砸钱,支持国际禁毒组织,认为自己受害最大。
做成“苦菜花”形状。但我不知道他是装傻还是真的傻。最早的大毒贩,好过现在的“哥伦比亚贩毒集团”或者“金三角贩毒集团”
不知道有多少贩毒组织,就是戴安娜王妃的祖先,她的前婆婆,浪漫温柔贤惠又有爱心!从军队建设的性质和活动的目的来看,
反英蓝旗军是世界上最早的武装反毒组织。
罂粟不是金三角的本土植物。金三角的毒品问题与这一地区政治和国际关系的不断变化密切相关。正是内外政治势力的影响,导致鸦片经济不断加强和发展,最终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毒品帝国之一。金三角地区的毒品问题越来越严重。从历史、地域、毒品数量、毒品质量的发展,可以简单地将金三角的毒品发展分为几个阶段:殖民时代(以1954年奠边府战役结束为标志)、国民党残余时代(长达1950年)、越南战争时代(跨越65438+1960年代和1970年代近20年), 坤沙时代(10年以上1980年前后)和后坤沙时代(坤沙投降至今):从鸦片产区的变化来看,分别是:老挝时代、泰缅边境时代、缅北边境时代; 从数量上看,是毒品种植面积和鸦片产量的跨越式增长;从质量上看,是毒品种类的不断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的“鸦片王国”到“海洛因王国”、“冰毒王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