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你的电池可能在偷偷“瘦身”!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电池不用的时候怎么就没了?这其实就是电池的自放电现象。如果充满电后1个月内,电池容量每昼夜下降3%以上,可能是故障自放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电池自放电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原因1:长期储存
电池存放时间长了,硫酸会下沉,导致极板上下产生电位差,从而引起自放电。此外,如果溢出的电解液堆积在电池盖表面,正极和负极可能会形成通路,导致功率损失。
原因二:电解液不纯。
如果电解液不纯,或者电池极板材料不纯,那么杂质与极板之间,沉积在极板上的不同杂质之间,就可能形成电位差,通过电解液产生局部放电,使电池“瘦身”。
原因三:电极片活性物质脱落。
电池极板活性物质脱落,下部沉积物过多可能导致极板短路,电池电解液上下两层也可能造成自放电。
如何预防?
为了避免电池自放电,我们需要定期检查电池。如果长时间不用,可以拿出来放在干燥通风处定期充电。此外,电池的电解液也需要定期更换,以保证其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