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美人:每个女人都必须有一面全身镜。

重新整理衣柜,扔掉各种舍不得。

重新整理衣柜,扔掉各种舍不得。

在心理影响生理的情况下,我八个月瘦了12斤,但这不是健康的瘦,纯粹是一种无法控制的情绪压力的结果。那时候不管怎么吃,只要去球场,回来就瘦一斤。

瘦下来后,衣柜里的每一件外套、裤子、大衣、连衣裙都大到我穿不宽松。我告诉我的朋友,“一切都是松松垮垮的,没有线条,没有形状。她回答:“很好,你以前穿宽松的衣服。你有过风格吗?被她这么激动,让我想起我以前买衣服的习惯是以“宽松舒适”为前提的。下一步是什么?继续宽松?

看着衣柜满满的?说不上来是什么款式的衣服。我想应该没有比求助专业人士更好的办法了。V小姐第一次来我家,看了我的衣柜。其中一半是深色衣服,另一半是彩色的。她只对我说:“那些衣服都应该扔掉!全部都是!”我呆了几秒,所有人?!她没给我反应的时间,就开始把衣服一件件拿出来放在沙发上。没过几分钟,沙发区就堆满了她准备给我捐的衣服,但我不想扔掉或者捐那些衣服,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最爱。我怎么能摆脱他们呢?

我开始拿起每一件衣服,给她讲几个小故事:“这件衣服是在法国买的”“另一件有我的记忆”“那些衣服很贵……”V小姐看出我根本没有丢衣服的意思。她摇摇头说:“你是要我听你的故事,还是要我帮你找回自我?看着她从衣柜里拿出一个,我心里就要冒一口烟。在路上,我试图说服她,不如我们先处理掉50%的衣服,这样如果我胖回来,至少有一半的旧衣服留在衣柜里穿。面对我荒唐的想法,V小姐一句话也没说,手也没停过。

看着沙发上的衣服山,我真的不舍。为了让我知道什么叫“不再适合”和“不能将就”,V小姐决定采用体验式教学,让我一个一个地试穿自己的勉强。一天一夜!我花了一天一夜试穿所有的衣服。在这个过程中,V小姐让我学会判断哪些是合适的,哪些是可以搭配的,我就把那个留下了。果然只剩下百分之二的衣服了。我有点失望,但是真的不适合,我强求也没意思。

V小姐每隔两天来看我的时候,发现我偷偷拿了几件衣服。虽然很无奈,但也只能分享这个“抛弃惯性”的过程。“分手、放弃、离开”是一门很难学的学科。即使现在我知道她是为我好,我还是觉得:“我怎么能把衣服都扔了!」 ?

我开始打破惯性,养成了时不时离别的习惯?

我在录节目的时候遇到过囤积病人的嘉宾。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我们身边大约有4%的人患有囤积症。以台湾省2300万人口计算,可能有近百万人患有这种症状。囤积的行为特征是很难放弃物品,也会出现想得到太多的情况。他们会一直买,一直拿,一直拿。超过8%的囤积者是购物狂,50%的囤积者喜欢从外面捡废品回家堆起来。最麻烦的是没有病感的病人。他会把自己的住处堆满东西。除了看不到地面,他还可能堆起来,没地方睡觉,无法正常生活。

当然,不是东西太多,就是囤积。大多数人,即使他们爱购物,买了很多,也能保持家里干净整洁。之所以提到囤货,是因为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生活习惯,都在变化的过程中,都要面对“打破惯性”的重要环节之一。我们大多数人觉得多年的思维逻辑或认知观念很难改变,可以选择先从生活层面入手。

打破惯性

打破惯性没有固定的步骤可循,只有自己和内心之间的一个仪式。

无论从外表、生活习惯还是思维逻辑,在你开始行动之前,你都要提醒自己,这个行动之后,就意味着你已经抛却了过去,一切都是新的开始。这是心理暗示。实际的行动(比如清理衣柜)是外在的戒除惯性的姿态,而无形的仪式是对内在开始的有意识提醒。虽然“打破惯性”,学会“打破、放弃、离开”没有固定的步骤,但我个人认为清理衣柜是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衣柜里的东西覆盖了我们大部分的身体,最能体现你的惰性,你的自我意识,你对生活的态度。你衣柜里衣服的颜色、款式、数量、排列都让你审视自己。?有些衣服确实有应该保存的价值,不是数量,而是一段珍贵的记忆,是我心中的记忆拼图。找个会修改衣服的裁缝聊聊,看看那件充满母女回忆的旧微型帐篷连衣裙能不能去掉垫肩,重新抓住腰线。我不希望它很时尚,但是稍微合身一点可能会让你更容易穿上外套……等等。

但是记住,只有那些值得花钱修改的衣服才可以修改。不是每件有记忆的衣服都能被修改或创造新的价值。大部分便宜的衣服或者没有特别设计的服装,在材质上都有一定的寿命,色彩饱和度无法保持多年的新鲜。像那样的衣服,就让它过去吧。把美好的回忆留在脑子里,心里,照片里就好。

在腾出地方之前,不要买任何东西。

这段时间,我学会了不要让多余的情绪和事情停留太久。搬到新家后,我开始练习把纸袋和塑料袋放在地上的习惯。当你买了东西回家,立即处理并放回原处,并始终保持桌面和地板的整洁。这个生活原则让我很舒服。我不会喝着嘴里的咖啡,看着桌子上一袋袋的东西,想着自己得赶紧喝完整理好。没有了那种压迫感,我开始觉得每天的生活都是美好的。

家里可用的空间很大,很多已经成为过去的东西都应该收起来。收拾的定义就是整齐的打包,密封,放在角落里。而不是从你的床头搬到书桌上,或者从书架上扔到抽屉里。那不是把它收起来,而是到处扔。乱扔垃圾的结局往往需要花双倍的力气再整理一遍,既费时又令人沮丧。以前我习惯把家里堆得满满的,可能是衣服,也可能是我此刻喜欢的特定物品。但现在我已经脱离了那种惯性。因为仔细想想,其实日常生活中需要的东西并不多,包括食物,都是吃完就可以买的。家里没必要留一堆一箱的。我现在的原则是-不?输出?就是不要?投入.在碗橱里有空间之前,不要买任何东西。?

别再低头看回忆了,抬头看看自己吧!

情感是世界上最难脱离的东西。很多人在结束一段感情的时候会把所有和对方有联系的东西都扔掉或者还回去,也有很多人会保留那些回忆,时不时拿出来。第一种做法听起来更符合分手的原则,其实不然。你要问自己“感情上分手了吗?」。

也许后者能真正在感情上脱离,所以他能把一切都当成“回忆”。当然,我们身边也有很多朋友,他们不仅保留着回忆,还靠回忆生活。如果有朋友处于这种“离不开回忆,难以割舍,难以唤醒”的状态,请帮他一把。帮她把所有东西打包,收在她不容易拿到的角落。这样她就可以抬头看看自己,而不是一直低头看自己的回忆。

每天像蚂蚁一样努力,保持蝴蝶的心情。

我之前的生活曾经就像法国人说的“早上出去工作,灵魂就消失了,只有晚餐时的那杯红酒才能把它带回来。”这意味着许多人在工作中过着没有灵魂的生活。但只要你放松下来,放慢脚步,你的灵魂自然会追上来,你的身心也会更加平衡。?

现在我过着平衡的生活,因为我学会了在必要的时候断开不良情绪,那种感觉就像是在贯彻“垃圾不落地”的理念。让你的心情和生活变得如此明亮,放松和自由。

我的工作日程仍然很满,但我真的很欣赏詹雅雯老师所说的:“虽然我们每天像蚂蚁一样努力工作,但我们应该保持蝴蝶的心情!朋友问我,这些天我是怎么盘点自己的生活的?想了想,觉得生活不是打扫房子或者整理衣柜那么简单,也不是盘点,而是每天都在学习面对各种“脱节、遗弃、分离”;我们每天都要学会用“破碎、放弃、离开”的心情去看待一切。

?也可以派上用场,“打破惯性”整理。

不是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严格的V小姐,所以我不可能像我一样在一个地方清理衣柜。但是你可以这样做:

1把舍不得丢的东西打包,先给新生活腾地方。

第一,你把你真的不想扔,但又真的不会再穿的东西,整理好,打包。放在不妨碍日常生活的角落。这样至少可以刷新你的衣柜,暂时打破不必要的感情联系。

?买新衣服之前,想想衣柜里有什么。

普通人在买衣服的时候,往往会忘记衣柜里原来的物品,冲动地去买不搭配或者不重复的东西。甚至他们中的一些人是“想象购物”,即当他们看到一件漂亮的晚礼服时,他们想象自己穿上它会很漂亮。但其实过去和将来,你都没有出席过需要穿晚礼服的场合,那件晚礼服绝对是废物!

?如果这件衣服超过三年零两个月没穿过,请扔掉。

你可以找一个最好的敢说真话的姐姐或者朋友,一起看你们穿衣服,把不合适的,会做的衣服都扔掉。?

4改造充满回忆的衣服

虽然放弃“惯性”是一种改变的方式,但是当我们真的无法放弃的时候,也许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方式和想法,为无法放弃的东西创造新的价值。以整理衣柜为例。那个朋友特意在国外给你买了一件外套,你攒钱买的第一件精品衬衫,还有那件充满母女回忆的连衣裙。不能走就不能走,那就为它创造新的价值,找个裁缝改造他们!?

给自己买一面全身镜。

每个女生都必须有一面全身镜。无论多大年纪,都是女人必备的工具。其实全身镜真的有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你必须从头到脚完整地看到你的整体造型,才能判断你身上的颜色是不是太多,或者颜色是否搭配。如果只靠胸镜,只会看到上半身的颜色和款式而忽略下半身。那么我前面说的“五颜六色”的情况就有可能发生。就连衣柜墙上的全身镜也是可以的,就是越早养成看整体的好习惯越好。

*本文摘自如何按《我的易经》@于美人,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为作者对合作创新的观点,不代表作者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