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氧运动有什么好处或坏处?

让我们知道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区别:

有氧运动又称有氧代谢运动,是指人体在供氧充足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有氧运动的好处是:可以增加氧气的摄入,更好的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也就是说,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量相等,达到生理平衡。所以它的特点是强度低,节奏快,持续时间长。要求每次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进行3至5次。通过这种运动,氧气可以充分发酵体内糖分,消耗体内脂肪,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是健身的主要运动方式。

无氧运动是指肌肉在“缺氧”状态下的高速、剧烈运动。无氧运动多是负荷强度大、即时性强的运动,难以持久,疲劳消除的时间也较慢。无氧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运动时的摄氧量很低。因为速度太快,爆发力太强,人体内的糖分无法被氧气分解,只好靠“无氧供能”。这种运动使体内产生过多的乳酸,导致运动后肌肉疲劳、肌肉酸痛、气短。如果你想让你的身体更强壮,你可以去健身房参加无氧运动。但是,在锻炼的时候,最好听从教练的指导,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

一般来说,游泳属于有氧运动,但是50米以下的短距离比赛应该属于无氧运动!

健身需要常识:有氧运动好还是无氧运动好?

有氧运动,顾名思义,就是在有氧代谢下进行运动,通过运动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达到减肥的目的。很多人的有氧运动根本不是有氧状态下的健身运动,所以失去了有氧运动本来的减肥功能。

人体预存的ATP能量只能维持15秒,跑完100米就会全部用完。跑200米时,血糖必须迅速合成新的热能物质ATP来提供能量,其副产物是乳酸。跑步200米或400米,游泳100米,网球足球等。,利用血糖无氧分解提供的能量,所以运动后肌肉中积累了大量的乳酸,这是运动后引起肌肉疼痛的物质。这种运动所需的血糖由淀粉提供,所以不能燃烧脂肪,不利于减肥。

血糖(淀粉)无氧分解提供的能量只能维持40秒,跑完400米就会全部用完。跑800米时,在接下来的400米中,血糖、血脂肪酸、血氨基酸必须合成新的热能物质ATP来提供能量,而血糖由淀粉分解供给,血脂肪酸由脂肪分解供给,血氨基酸由蛋白质分解供给。这个全过程需要供氧,即氧气燃烧淀粉、脂肪、蛋白质产生热能物质ATP,供给运动后期所需的热量,这就是有氧运动。

跑步800米或1500米,游泳200米或400米,拳击等运动都需要用氧气开始燃烧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所以这类运动的后期是有氧运动。作为有氧运动,心率一般为65,438+0,30次/分钟。锻炼前五分钟左右烧淀粉。运动持续的时间越长,燃烧的脂肪就越多。只要持续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摄入的热量就有50%由燃烧脂肪供给。如果不节食,即使做一个小时的有氧运动,也只能燃烧食物中的淀粉和脂肪,而不能燃烧人体内堆积的脂肪,对减肥还是没用的。节食后,一小时的有氧运动有机会燃烧体内的脂肪。

总之,减肥只有节食后做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后再节食,才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