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低碳经济”,实现科学发展观?
1,实现观念创新,认真落实“低碳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的思想。
2.实现管理创新,建立促进低碳经济的制度和措施。
3.实现技术创新,构建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建议科技部、工信部等相关部委制定优惠政策,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
4.明确法律责任。建议在认真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组织专家认真核算中国的“碳足迹”,建立科学合理的“碳预算”制度,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交易”模式,由全国人大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作为应对国际气候变化给中国带来的挑战的权威国内法。
5.为促进国际合作,我们应积极参与低碳能源和低碳能源技术的国际交流,特别是加强与发达国家在低碳能源技术和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扩展数据: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在中央文件和领导人讲话中,中国多次提出将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
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增长迅速,能源消耗巨大,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来自能源和环境的压力巨大。
根据著名的卡亚公式原理,人均“碳足迹”取决于几个变量,如人口、人均GDP、能源强度和单位能源的碳含量等。因此,中国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计算将在国际上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将气候变化视为政治问题后,我们必须采取有效行动应对,并将低碳经济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国际金融危机下提升国内产品国际竞争力和扩大出口的需要,还是缓解全球减排等问题国际压力的需要。这既符合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要求,也面临国际挑战。
人民网-将低碳经济作为国家发展战略